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7)
从常用的口译笔记技巧和原则入手,探究释意理论的“脱离语言外壳”假说在英译汉口译笔记中的应用.首先对口译笔记的来源和作用进行介绍,并阐释“脱离语言外壳”的重要内涵,接着从“脱离语言外壳”角度分析实例,以期为将来的口译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引. 相似文献
2.
封宇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释意理论建立的翻译程序是理解原文、"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用另一语言表达理解了的内容和情感。"脱离原语语言外壳"为释意理论的核心概念。实际上,释意理论体系就是建立在意义可以脱离语言外壳这一大胆的假设之上的。但是Seleskovitch只是粗略地提出了这一假说概念,却没有回答意义被口译员理解和提取之后,以何种形式、通过何种载体来储存和记忆?这种意义的载体是完全与人类语言无关,还是一种语言和非语言介质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3.
林天宝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5,(3):33-35
释意理论是法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学家D.塞莱丝柯维奇在其长期的口译实践基础上创建的.该理论的特点是非常注重对翻译过程的研究,把翻译过程分为:理解原文、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用另一种语言表达理解了的内容和情感三个主要程序。以释意学理论为根据,将其运用到日汉口译实践中,通过对其阐述的翻译三个程序的分析,结合日汉互译的实例和体会,对日汉口译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如语言功底、认知知识、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等及相应的口译技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释意理论是口译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是法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达尼卡·塞莱斯柯维奇在其长期口译实践基础上创建的.本文旨在分析释意理论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口译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脱离语言外壳理论是释意派的观点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脱离语言外壳对学生克服卡壳现象、提高口译速度和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脱离语言外壳理论在教学中的体现主要是克服卡壳,一词多译、一句多译和一篇多译训练。 相似文献
6.
唐军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183-185
释意理论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在口译过程中,译员在理解意义之后便将之与语言形式分离。这就是塞莱斯科维奇的"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正是依据这一假说,塞莱斯科维奇提出了的口译过程三阶段理论。该文对释意理论的"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和分析。由于该假说涉及到现代科学也无法解释清楚的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相信人们围绕该假说的激烈讨论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7.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6):132-133
口译教学研究相对于笔译研究起步较晚,还远远达不到笔译的研究水平,但口译在生活中的应用比笔译还要广泛,因此近年来口译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记忆心理学、认知学、应用语言学等在口译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口译教学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对口译的标准进行分析,然后集中探讨记忆心理学在口译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王军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30(3):48-50
巴黎释意派翻译理论的核心原则,即"脱离源语言外壳"阶段,引用英汉、汉英翻译实例,阐明释意理论在翻译中的广泛应用与体现,并借此说明"脱离源语言外壳"在翻译教学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讨论了释意理论在国际会议口译中的指导意义,并通过介绍国际会议口译的特点,指出了释意理论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重新表达三个步骤对国际会议的指导作用,并分别举例说明了具体翻译策略和技巧,旨在为国际会议口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硕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13(3):33-35
分析了释意理论的内涵,将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归纳为:翻译即释意、脱离原语外壳的存在、翻译的三角模式。结合目前高校口译教学现状,从源语分析归纳训练、交际性角色扮演训练两方面探讨了释意理论对口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马晓丽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
本文从口译的定义出发对口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根据心理学家对人类记忆的研究,解析口译工作中译员记忆的工作原理。进而通过对口译过程中工作记忆模式和原理的分析,确定口译工作中可能影响译员工作记忆能力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并得出了口译教学中几种有效的记忆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2.
唐军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1)
释意理论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在口译过程中,译员在理解意义之后便将之与语言形式分离。这就是塞莱斯科维奇的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正是依据这一假说,塞莱斯科维奇提出了的口译过程三阶段理论。该文对释意理论的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和分析。由于该假说涉及到现代科学也无法解释清楚的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相信人们围绕该假说的激烈讨论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3.
梅傲雪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3):38-41
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试图将短时记忆中的工作记忆规律应用到口译教学实践中。探讨了在口译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译记忆能力,拓宽学生的记忆广度。 相似文献
14.
模糊性与精确性一样,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口译要求即时性.口译者没有太多的时间琢磨用词,因此不可能像笔译那么准确。本文以口译的即时性为出发点,提出在口译临场紧张的状态下,译者可以通过巧用模糊语言使译文顺畅准确。 相似文献
15.
16.
刘少仙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35-37
口译是一种即时性很强的交际活动,它的即时性对译员的各项能力特别是短期记忆能力提出了特别的要求。译员超强大的短期记忆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后天习得的。本文将从短期记忆的各种相关概念和特点入手,对培养学生短期记忆的具体方法加以了比较详细的探讨,以便提高口译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为学生今后的口译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傅顺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6):63-68
关联机制在口译记忆中起到信息选择的作用,决定了口译过程中瞬时记忆的关注点、短时记忆的内容以及工作记忆的处理对象和方式。对口译中源语听解和译语输出这两个阶段的分析揭示了口译员的认知语境与关联选择之间呈正比关系。因此,建议口译教学中在充实认知语境、增加长时记忆信息量的基础上,强化听辨推理训练。 相似文献
18.
认知记忆是口译复杂信息加工和处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口译实践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记忆能力与口译活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不仅有利于提高实际口译效果,而且促进了口译教学与训练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仲方方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4)
根据Daniel Gile的精力分配模式,短期记忆是口译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在当今口译教学中,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听力和语言训练上,从而忽视了记忆力的专门训练.本文试图通过对三种记忆系统(瞬时、短时和长时记忆)的工作机制的探讨,重点阐述短时记忆对口译的重要作用,并从当前比较通行的记忆力训练方法中选择了一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黄柳燕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31(2):93-95
口译教学已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译教学模式正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语言技能培训为中心转变。对英语口译语言即口语体的特点的分析,有助于有效处理口语体信息的口译教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