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珍藏的爱     
(一)金鱼灯和铜壶离开老家莱州,外出工作已经20余年,搬了几次家,破破烂烂的东西丢掉了不少,只有一盏正月十五孩子提的金鱼灯和一把紫铜壶总是带在身边。这都是过了时的东西,妻子和孩子几次要丢掉,都被我阻止了。我总想,这两件东西现在不能丢,将来不能丢,只要我不闭上眼睛,将永远把它们带在身边。这两件普通的东西凝结着我的大爷爷和大奶奶一对老夫妇对我的挚爱,也象征着我家一段绝处逢生  相似文献   

2.
西汉时期的京兆尹是京师长安的所在地,也是一个特殊的政治概念,它既是行政区域的名称,又是该区域行政长官的名称,同时也是西汉三辅的中心区域。该区域承袭秦汉内史,是西汉王朝的京畿重地,自西汉王朝建立以来,就不断地对其区域及其属县进行调整,以加强对该区域的控制和管理,再加之西汉所特有的陵邑制度,这就造成了京兆尹属县的不断变化,直至汉元帝时期才最终确定,共有十二属县。其属县格局为除蓝田在南边外,其余都在京师长安的东边,自长安至函谷关,呈一字排开之势。对于京兆尹属县的探讨,有助于对西汉三辅制度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广州南越王墓鼓腹型句鑃的出土将该乐器的使用时间下延至西汉初期,也将其流行地域扩至岭南地区。作为南国汉代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珍品,8件成套的编乐句鑃不仅是岭南与江南吴越地区青铜文化交流的物证,也是南越国对吴越和中原音乐文化进行吸纳、再创造的例证,其对于研究西汉南越国音乐艺术和音乐机构“乐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四册中魏学洢的《核舟记》,第一段最后一句是:“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文中注释对这句中的“盖”字未作注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上这一篇课文的译文中也没有与“盖”字相对应的译文。可能是认为“盖”字是发语词,在此无实在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黄岳洲主  相似文献   

5.
六安双墩汉墓基本具备西汉诸侯王陵的特征,但对墓主人身份的确定,不宜取铜壶"共府"铭文为核心证据,因为环绕双墩墓"共府"铭文的证据链基本上并不指向刘庆.事实上,"六安飲丞"封泥等物件在确定墓主身份时更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
扇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拿起手中的扇子随意一扇,习习凉意便拂面而来.可是你知道吗?这平凡的扇子背后,也藏有许多文化知识呢. 一、中国扇子的渊源和发展 中国扇子的历史可上溯到远古的虞舜时代,史料中有“舜始造扇”的记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扇子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金银错铜壶上奴隶手执的长柄扇;现存最早的完整扇子实物是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篾丝编木制长柄扇.  相似文献   

7.
有一副对联这样说:"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这里的西汉是历史,但文章却是文学,一位是司马迁,作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前句写<史记>的史学价值,后句却是谈<史记>的文学价值了.  相似文献   

8.
汉朝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一终时代。从前面的课文里,你己经知道句奴这一民族。两汉时候,这个民族成为我国历史上更加重要的成员。西汉和东汉,同句奴时和叶战.具体情况如河?有名的昭君出塞是怎么回事?句奴族后来到哪里去了?都将从本课得到答案。  相似文献   

9.
秋天,小青蛙学了一句诗:“荷尽已无擎(qíng)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可是这“荷尽已无擎雨盖“是什么意思呢?小青蛙带着这个疑惑进入了冬眠期。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请亲汉朝,汉元帝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精心打造胡汉和亲。昭君出塞,生儿育女,在西汉历史上正式形成了汉匈血脉相连的民族关系。从研究和亲文化这个角度评论汉元帝,认为汉元帝有独到的治国韬略,促进匈奴统一,实现胡汉和亲,获得边境安宁,这是汉元帝在西汉治国史上有所建树的几件大事。  相似文献   

11.
福建闽南地区流传一句俗语:人生三大事,娶妻、生子、起大厝。起大厝就是盖大房子。盖一栋自己的大房子,是人生浓墨重彩的三笔之一。意思是说,人活一世,不在自己手中盖起几间大厝,不仅妄对自己的人生,也愧对他人的眼光,是一件说不过去的事儿。可见房事非小事。  相似文献   

12.
贾谊是西汉初期赋家,现存赋四篇,通过对其用韵的探析,归纳系联出16个韵部,并与王力先生考证的先秦音系对照,可知贾谊赋与当时的语音情况吻合。他的赋作换韵频繁,隔句押韵,韵句为主,散句为辅,韵脚字不一定是末字,贾谊还尽力把韵部按照平仄以类相押,"真"部和"文"部还可通押。以贾谊辞赋为代表的西汉辞赋在押韵方面无疑处于正在发展但尚未完备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和时间赛跑》一文中引用了一句流传的俗语,叫“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意思是说时间宝贵,应该珍惜。有些学生提出这种说法有些奇怪,光阴怎么能讲尺寸呢?时间能用寸来量吗?其实,古人的确曾利用阳光下竹竿的影子来测量时间的长短,所以才有“寸阴、光阴”的说法。用竹竿的影子来测量时间毕竟不是一个好办法。此方法,阴雨天怎么办?即使是晴天,晚上怎么办?所以这种办法终被淘汰了,代替它的是铜壶滴漏。其方法是用铜壶盛水,让水从底部的小孔慢慢地滴下来,从水位来观测时间。壶的中间插上一支箭,上边刻了一百度的记号,代表一昼夜。水位…  相似文献   

14.
在红、黄、蓝三只箱子的某一只中,放有一个苹果。只见红箱盖上写着:“苹果在这箱子里”;黄箱盖上写着:“苹果不在这箱子里”;蓝箱盖上写着:“苹果不在红箱子里”。已知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正确的。小朋友,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出苹果在哪只箱子里吗?如果判断对了,这个苹果就奖给你。  相似文献   

15.
西汉置观县,属东郡,上溯至夏启王子武观所封观国,下延至东汉改置为卫县,并设卫公国,北魏改置为卫国县,隋代改置为观城县,北宋徙治所于今山东莘县观城镇,直至公元1956年撤销观城县。期间四千年,既一脉相承,又变化频仍。至于观国遗址、西汉以降所置县之名称、治所、版图的变更,仍缺乏系统研究,实有必要予以探索和廓清。  相似文献   

16.
成语“一刻千金”表示时间珍贵,要珍惜时间.那么“一刻”是多少时间呢? “刻”,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单位,一刻用作计时常常指15分钟. 在古代,我国没有今天这样的钟表,那时的计时工具叫“铜壶滴漏”.远在周朝,已经用漏壶计时,它是靠铜壶里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漏来计算时间的长短的.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在铜壶底钻一个小孔,壶内竖一根刻有度数的箭,水灌满铜壶后,从小孔一滴一滴漏下,水面缓慢下降,箭杆上表示时间的刻度就会逐一露出水面,一天一夜刚好滴尽.  相似文献   

17.
“瑞雪兆丰年”这句谚语大多数的人都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今年的大雪预示着来年的丰收。有经验的老农还把雪比作“麦子的棉被”。冬天雪下得越多,棉被就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所以又有这样一句农谚:“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大家可能认为这是迷信,其实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的。首先,雪的导热性十分差,土壤表面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被,可以减少土壤里面的热量向外面散发,还可以阻挡空气中的寒气向麦子“进攻”。所以受雪保护的麦子可以安全越冬。积雪还能为植物储存一部分的水分,大雪盖在麦苗上,可以防止…  相似文献   

18.
西汉史上的陵县问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所谓陵县,即以帝陵、后陵(本文不考察后陵)为中心,为安置徙民而设置的县。秦始皇三十五年徙三万家丽邑,已开徙民实陵之先河。而以诸陵为中心置县,大规模安置徙民,则始于西汉。汉九年,高祖接受刘  相似文献   

19.
《詹天佑》选取詹天佑一生中最具有典型性的一件事——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过程中的表现,赞扬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如何理解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并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同时进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呢? 一、熟读课文,探明思路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指出:“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作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这段话虽然只有3句,但是非常重要,第一句点明了文章的中心;第二句指出了文章记述的具体事情;第三句强调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是一首传世最早的五言乐府诗。"江南古词,盖美芳辰丽景,嬉游得时。"它被采入《宋书.乐志》。可见到了六朝刘宋时,这首产生在东汉(甚或西汉)的朴素的民歌,仍然风靡于民间歌吟者的唇吻之间。一《乐府诗集》收入这首诗时归为"相和曲",于是有论者以为,这是一首一人独唱起头,而后多人轮唱的歌曲。我以为全诗开头三句为独唱歌词,"鱼戏莲叶间",最好重复一下,这就一下子唱出了四句。然后多人分为四组,轮唱"东西南北"四句,每组均有多人齐唱一句——当然应该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