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融合教育以融合为导向,推动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改革,在我国近年来的一些重大教育政策中已有所体现。在融合教育的大背景下,解决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成了教育工作中的新任务。本文通过分析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经过随迁子女家庭教育指导探索,总结随迁子女家庭教育指导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今教育发展越来越快,更多学者开始研究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成为了一个热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融合教育在这个热点中更加突显。国内的研究者们运用了相关的理论去解读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融合过程,此过程涉及到各个方面。为了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在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一些新问题也不断凸显.其中,这一群体的融合教育问题比较突出,也值得关注.本文对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面临的问题予以分析,提出学校在开展融合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农民工子女的主体地位,遵循教育规律,实现自然融合;开展教育科研,总结提炼融合教育模式;转变家长观念,消解他们对农民工子女的陈见.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互动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质性"问题是融合教育进程中的障碍。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充分发挥互动在融合教育中的作用,建立学校、社区以及家庭三方联动的互动机制势在必行。推进随迁子女融合教育,须提高农民工随迁子女人际交往能力,平等就学、混合编班、混合编组,鼓励朋辈群体互助,强化农民工随迁子女家长教育,积极开发融入地的方言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三名优秀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文化资本和家庭教育行为,探讨其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三个个案家庭教育的优质经验包括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帮助子女良好习惯的养成;克服工作时间限制,注重亲子交流;集中家庭全部资源,支持子女兴趣爱好;走近子女内心世界,塑造子女健全人格。个案家庭教育也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给子女更多的陪伴时间、提高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度、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是其重要的基本权利,但我国现阶段却因户籍制度、相关保障性法律法规不完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匀、打工子弟学校力量不足等原因,使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利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护,有关各方都应认真履行其职责和义务。  相似文献   

7.
符号互动论是西方社会学界研究微观层面的一种理论。随迁农民工子女作为流动劳动力的派生部分,在城市接受教育的人数也在逐年攀升,运用符号互动理论解读随迁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教育,以全新的视角探析目前影响随迁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的原因,对于加强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促进城乡儿童共同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皓 《亚太教育》2022,(2):25-27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涉及孩子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健康,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帮扶策略有助于学困生的有效转化,也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对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9.
孟晓艳 《文教资料》2010,(36):168-169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上学长大,但他们在参加高考时由于高考户籍制度的限制,不得不回到原居地参加高考,出现高考难的现象。本文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高考困难的现象,提出研究的必要性,并分析该现象存在的现实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及策略。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随迁子女高中教育成为继义务教育之后的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流入地政府的教育政策是决定农民工随迁子女能否在流入地平等地接受高中教育的制度因素。当前涉及农民工随迁子女高中教育问题的政策可从三个维度划分为四种类型,总体上来看,这些政策保守性特征凸显。对高考移民的担忧、高中教育资源供求失衡和高等教育机会分配地方化是造成保守性教育政策的成因。政策制定方式被动、政策本身缺失公平、政策执行效果不确定是当前农民工随迁子女高中教育政策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法新规要求改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获得与城市子女公平对等的教育权利。但是,由于环境、文化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家庭教育这一块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亲子关系疏远、缺乏有效的家校沟通等。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相关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周晓凤 《时代教育》2013,(4):158-159
家庭教育是对少年儿童教育的基础,它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效果。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双管齐下,搞好儿童教育工作是时代赋予的要求。本文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分析解决其子女教育的现实意义,进而提出新时期建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新型协作模式的思路,促进其子女能平等、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随迁子女高考升学政策思考——基于上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农民工随迁子女有着强烈的在输入地城市高考升学的愿望,但现实存在的高考限制以及市民心理冲突等因素阻碍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高考之路。基于社会公平、教育公平以及城市自身发展的需求,分阶段研究并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高考升学问题,有条件地开放部分高等教育资源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其子女在教育、生活等方面面临种种困难。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引发了社会的日益关注,尤其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其子女的身心健康。但是,大多数农民工家庭迫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或者是教育方式不当,无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造成了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本文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加强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和谐社会、创办优质教育的背景之下,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成为一项自上而下的重要的工作。当前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政府政策难落地、社会关注低、家庭力不从心等方面。解决的对策是,政府以顶层设计引领各方,社会以组织活动体现人文关怀,家庭以自强捍卫自身责任。  相似文献   

16.
对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农民工随迁子女较为集中的4所学校的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教育适应性水平整体偏低,表现为学习主动参与程度不高和学习满意度低、学校归属感弱、家庭支持度不足、与同伴和教师难以深入交流等特征。只有通过随迁子女家庭、就读学校、教师、政府和社区五方协同合作,才能让农民工随迁子女真正融入城市教育。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中考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和努力下,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继续接受更高阶段教育的客观需求。当前,大部分城市的高中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加上制度和现实环境等因素,农民工随迁子女很难在流入地继续升学。满足规模巨大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继续接受教育的需求,需加强教育需求情况调研,做好异地中考政策规划;引入教育券,解决教育经费在区域间的支出流动问题;以职业教育作为推进异地中考政策的突破口,在城市向农民工随迁子女全面开放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户籍制度,剥离附着于户籍上的各种福利与管理功能;改革高考制度,形成中考、高考配套的政策体系;创新高中阶段办学模式,建立健全高中阶段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与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是社会进程中必然存在的现象,这也是教育者应该注意到的一个问题。从这一角度切入,剖析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就会发现问题家庭的背后主要原因是家长情绪的存在。情绪管理将是随迁子女家庭教育指导的新课题,每一个家庭教育指导者必须充分认识并积极付诸行动。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帮助随迁子女家长提升情绪的管理能力,转变观念,从关注孩子的行为到关注孩子的心灵,不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掌握情绪控制的方法,和孩子成为朋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难问题,从分析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难的现状切入,揭示其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根源,最后引出笔者的个人观点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流入地政府作为主要责任人,其履责不力是造成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的主要因素,表现为管理责任履行不力、投入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公办学校监督不力.尽管财政、土地等方面的压力是流入地政府所面临的客观现实,可是,流入地政府的主观努力程度同样不可忽视.从官僚经济学理论的视角来看,流入地政府履责不力的主观因素包括:责任划分的模糊性,导致了流入地政府的抵触性;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抑制了流入地政府的主动性;管理的复杂性,降低了流入地政府的积极性;地区之间的竞争性,造成了流入地政府的排外性.问题的化解应从四个方面进行,即增加流入地政府自有收入;合理划分政府间的责任;完善流入地政府的政绩评价体系;建立政府体制外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