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古诗文中有不少古代文化方面的知识。但是,新近出版的二年制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古代汉语教学大纲》、以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9月出版的供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用的《古代汉语教学大纲》,都没有把古代文化常识列入讲授内容之中。1988年8月中南五省(区)师专合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也没有古代文化常识方面的内容。因此,师范院校的一些古代汉语教师也就没有讲授这方面的知识。诚然,古代汉语内容很多而学时又少,古代文化常识当然不可能讲得很多,但是,  相似文献   

2.
学习古代汉语,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方面是阅读、读懂、背诵相当数量的古代散文和韵文(主要是散文),读懂、背诵的数量过少是不起作用的;另一方面是要学习古代汉语的词汇、文字、语法、语音、注解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哪个方面是学习的重点呢?难点在何处呢?我们认为,重点是古代汉语的词汇,难点是对古代汉语词汇中常用词的熟悉和掌握。如果青年学者能重视古代汉语词汇的学习,能切实熟悉和掌握相当数量(1000个左右)的常用词,那读懂古书就不太难了,学习古代汉语就可“升堂入室”了。 下面举出两段古文来加以分析,证明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阅读文言文,除了应当掌握一些必备的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外,还应当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些情况。近几年来,古代汉语的教学对于音韵、文字、词汇、语法等知识的讲授,已普遍重视,但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仍有不少困难,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熟悉古代社会生活。古  相似文献   

4.
温美姬 《现代语文》2015,(1):115-116,2
讲授古代汉语,要注意讲授的对象是当今的学生,多注意学生的语言环境。从与今天现代汉语有联系的角度来讲授古代汉语,能使学生感觉古代汉语并不遥远和古老,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5.
古代汉语讲授的是古代语言文化知识,远离社会现实,内容枯燥无味;而在当今计算机热、外语热、经商热、公务员热的冲击之下,古代汉语教学更是"步履蹒跚"。面对如此境况,古代汉语教学必须整顿,教学质量方能提高。笔者从事古代汉语教学多年,为了让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登上新的台阶,不揣浅陋,胪陈几条如下,以"抛砖引玉",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6.
古代汉语承担着培养古代汉语和古代典籍解读能力等教学任务,但古代汉语的难学难懂,给古代汉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将文化有机地融入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过程中,能极大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趣味性,提高古代汉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古代汉语作为一门工具课,要求教师将系统的古代语言文字知识传授给学生,努力培养他们阅读理解古代典籍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确立"教为不教"的思想,这是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内容之一。教师应合理组织和正确指导学生的独立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把握古代汉语教学内容自身规律与学习规律、指导学生学会独立读书、指导学生勤于积累资料、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8.
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在这一阶段学好文言文,能更好地积累文史知识,积淀古代文化,循序渐进地形成较为丰厚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开设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提高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狠下功夫,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向学生讲授古代汉语规律性的知识;向学生讲清古今汉语的差异;要求学生诵读记忆;培养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有一部分成语,是从古代诗文中流传下来的,它保存了古代汉语的一些特点。留意把握这些特点,对初学者学习古代汉语常识有一定的帮助。例如,从成语里,我们就可以学到古汉语的词类活用和宾语前置等知识。下而举例略加说明。一、名词用为动词。如:步人后尘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是一门综合性的语言文字学课程,传统的说法叫做“小学”,其范围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各自成为专门的学科。至清代末叶,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接受西洋学说,认为“小学”的名称不够确切,撰文主张改称为“中国语言文字学”,后来大家同意这一意见。顾名思义,中国语言文字学既要讲文字、音韵、训诂,还要讲词汇学、语法学、语源学、修辞学等有关专门课程,这样才能全面应用而不偏废。讲授古代汉语课,要求做到全面掌握古代汉语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借助文史工具书能顺利阅读一般古籍而无扞格,这就  相似文献   

12.
将古代文化有机地融入古代汉浯教学过程中,通过改变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增加课外阅读的深度、教师潜移默化的身教等途径,不仅能让学生在语言的理解上更进一步,而且能极大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趣味性,提高古代汉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的学习和讲授,早就有“法”可依了,而古代汉语似乎还没有“章”可循,特别是在语法分析和使用术语上,仍有众说不一的情况存在,学习和讲授都有诸多不便。为此,笔者就采用《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以下简称《提要》)的术语和方法来学习和讲授古代汉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特殊句式的处理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今“法”为古用,保持古今一致,减轻学习和讲授古代汉语的负担。  相似文献   

14.
钱毅 《现代语文》2013,(4):100-101
古代汉语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并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文言文教学,提高中学文言文教学水平。可见,开设古代汉语课旨在提高学生语言素养  相似文献   

15.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什么”及“怎样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高中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这是极为不恰当的做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花大量的时间只是去正音、解释词语、串讲翻译句子,而不重视文章蕴涵的思想文化内涵、艺术表现形式、审美情感等内容的讲授,这有点像古代汉语教学。然而这样做,字词句虽然比较落实,古汉语的基础知识会弄得比较扎实,但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来说,却大大地打了折扣。学生在中学学习文言文,除了掌握一定的文言词语和句式、了解古人的语言习惯,为大学进一步学习古代汉语打下基础外,还要了解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了解古代的文化。  相似文献   

16.
乐不思蜀     
开栏小语: 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有数不清的名“典”妙“故”。开设此栏,一是通过介绍古代文史中的典故。让小读者了解一点中国古代文史知识,增加语文积累:二是通过阅读典故。切实提高小读者的古文阅读能力。作者在选编过程中.一是注意所选典故的可读性和故事性;二是尽量选取小读者在语文学习中需要熟悉却不大明白其意的条目:三是还特别关注了那些对学习和成长有启迪作用的条目。  相似文献   

17.
《文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类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讲授文艺理论的基本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有关文学创作、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我们通过对文学的审美特质、文学的社会属性、文学创作、文学发展、文学鉴赏与批评的一般规律的讲授,使同学们掌握较为丰富的文学理论知识,培养文学审美能力。但由于《文学概论》这门课程开设在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课程之前,这就给需要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和相当的文学史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此门课程,带来了难度。因此,同学们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要特别注意学习方法,下面将这门课的学习、复习、期末考试的有关问题提示给大家,并将各章节的重点做简要概述,同时列出一些综合练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要求与现状,古代汉语教学应在完成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适当注重古代文化的有机融入,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民族、文化品格。本文以《左传·成公二年·齐晋鞍之战》为例,初步探索古代汉语课中古代文化的呈现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9.
熟语是历代所习用、定型的固定短语,它脱胎于古代汉语。从熟语的内容看,它或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或来源于佛教经典和历代文学作品的名言警句。从熟语的形式看,它受中国语言传统的影响,特别是《诗经》四字句的影响,选择了四音节为基本形式。熟语被深深地打上了古代汉语的烙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许多特点。我们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若能适当联系熟语,让学生从熟悉的熟语入手学习文言文,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挖掘学生现有知识潜力,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由熟语看文言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  相似文献   

20.
《文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类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讲授文艺理论的基本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有关文学创作、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我们通过对文学的审美特质、文学的社会属性、文学创作、文学发展、文学鉴赏与批评的一般规律的讲授,使同学们掌握较为丰富的文学理论知识,培养文学审美能力。但由于《文学概论》这门课程开设在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课程之前,这就给需要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和相当的文学史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此门课程,带来了难度。因此,同学们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要特别注意学习方法,下面将这门课的学习、复习、期末考试的有关问题提示给大家,并将各章节的重点做简要概述,同时列出一些综合练习题,供同学们在学习与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