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类学笔记》包括马克思晚年时期所作的五本笔记,该笔记是马克思本人对于"某些著作的细心摘录、评注、删节、改造和补充",蕴含的信息量丰富,在马克思思想整体中的地位极为重要,这一笔记在国内的出版也掀起了众多学者对该笔记研究的热潮。基于此,对学界二十余年来有关《人类学笔记》研究所形成的观点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2.
《历史学笔记》是晚年马克思研究世界历史的代表性著作。从时间维度上看,笔记研究的是前资本主义世界史;从空间维度上看,笔记对世界历史形成的核心地带及其转移作出了判断。研究《历史学笔记》有助于全面把握马克思的世界史观,有助于明确晚年马克思为《资本论》续篇所开创的新的写作空间。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历史学笔记》中的世界史观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晚年《历史学笔记》与《资本论》衔接极为紧密,它不是马克思对历史资料的随意性摘录,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世界史观,是马克思世界史观的历史溯源,也是马克思晚年进行更深入地研究的准备材料,对我们理解马克思晚年的理论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和其他笔记内容的具体探究,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几个笔记不同态度的认真考察,尝试提出:柯瓦列夫斯基笔记并非马克思晚年笔记的核心,它主要研究的是东方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和未来发展道路问题;摩尔根笔记才是马克思晚年笔记的核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其他笔记是对摩尔根笔记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学界对马克思晚年的"古代社会史笔记"一直存在着多种看法。事实上,"古代社会史笔记"是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大量人类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理解的延伸和发展,目的是打破资产阶级关于私有制永恒化的观点。在研究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该组笔记的内在关系及与其他三组笔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东方道路与晚年马克思的理论难题启良随着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的整理出版,人们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以外,可以看到马克思又一理论形象。这就是:马克思晚年的研究兴趣发生了明显的变动,由西方转到东方,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到前资本主义社会,并写下了大量的读...  相似文献   

7.
晚年马克思所作的“人类学笔记”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理论问题,特别是关于国家问题的研究,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遗产。这组笔记中阐述的国家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国家起源之前的社会制度(氏族)和社会形式(家庭)的研究;国家起源的不同发展道路及原因考察;氏族的衰落和崩溃、政治国家的产生过程探究;国家的本质和职能探究;“国家”的发展与消亡分析。  相似文献   

8.
由杨绛先生亲自精心整理的《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影印版20册近日由商务印书馆推出。商务印书馆还专门在今年杨绛100岁生日的前一天将该书送到她的手上。影印版《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展示了钱锺书先生自1930、1940年代至1990年代各时期中文笔记的原貌。这些中文手稿被钱锺书夫人杨绛先生按时间顺序编为9本残页、25本大本、38本硬皮本和11本小本,凡83本,涉及3000种以上中文著作及少量外文著作。笔记内容不仅包括了《诗经》《论语》  相似文献   

9.
自1843年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到完成《资本论》的第二个草稿,马克思写了不下六十本经济学笔记、札记和手稿,其中数量最多涉及面最广的是《巴黎笔记》和《伦敦笔记》。这些内容十分丰富的素材凝结着马克思在无数个不眠之夜里的辛勤劳动,是他艰苦探索、精  相似文献   

10.
对自由问题的探讨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但学界对此问题的阐述往往分成关联甚少的两块:青年马克思和成熟后的马克思,马克思自由观的来龙去脉则鲜有涉及,这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下简称《批判》)的命运可知。《批判》是马克思自由观形成的一部重要的著作,但这一著作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曹典顺博士的《自由的尘世根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研究》可算对此缺憾的一个补足。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70年代,马克思晚年所作的“人类学笔记”一公开,就很快成为西方“马克思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并逐渐波及到我国。由于马克思晚年社会交往减少,与他人的书信往来也不多,关于这一时期马克思的理论研究活动,了解细情的人也就非常少。这给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围绕这一“笔记”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都富有极大的吸目j力。马克思晚年为什么要写“人类学笔记”?这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并且首先要遇到的问题。对此,中外学者提出了种种观点,比如“复归论”、“困惑论”、“转向论’等等。这些观点都不够正确.…  相似文献   

12.
关于马克思的法哲学思想,多数人倾向于将它解读为统治阶级意志论、国家意志论和物质决定论,而此"三论"非但没有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对法的本质的理解,而且不利于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试着超越传统的思维定势,以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为考察文本,梳理出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三方面发展:在本体论方面,提出法学的多元观和建构理论,区别于先前的一元观和反映论;在法学方法论方面,采用深度描述的方法,关注动态的法律而非静态的法律,对它们进行解释而非评价;在法学的发展论方面,主张一种融西方法律中的普适性与东方法律的特殊性于一体的复合式发展观。本文的价值在于首次从法哲学层面上解读人类学笔记,希冀能给中国法制现代化以裨益。  相似文献   

13.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鸿儒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文言笔记小说,自清嘉庆年间小说写成至2012年,已知共有160余家出版单位印刷出版了该书,其中,清代有27家,民国有33家,新中国成立后有71家,境外有32家以上.《阅微草堂笔记》在海内外已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留下的晚年笔记群是一个巨大的理论宝库,对这些笔记群的考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理论内容和精神实质,更深入地了解马克思晚年思想所实现的哲学创新.晚年马克思既没有放弃、中断<资本论>的写作,更没有处于"慢性死亡",而是在认真考察、全面系统研究世界发展新形式的基础上,深化和拓展了唯物史观理论,将自己的理论上升到世界史观的高度,实现了重大的哲学创新.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一个“艺术整体”,既包括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理论,又包括社会“跨越”发展的理论。前者,是从整个人类历史中抽象出来的人类历史发展的“类规律”;后者,则是通过对一定民族或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历史环境的具体分析得出的,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个体道路”。二者虽然有着内在联系,但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人类发展的“类规律”是宏观的,好像是一种参考系,成为人们观察、研究社会发展的依据;“个体道路”是微观的,这要通过具体国情和历史环境的研究来把握或理解。本文依据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具体探讨了人类历史的“类规律”。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体系》是青年经济理论工作者王拴乾同志的一本学术专著。作者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花了很大精力攻读了马克思的早期和晚年的大量经济著作,多年之研究成果,终于写成这本40多万字的著作。我作为经济学的年长的理论工作者,对这本书的出版,感到分外欣喜,并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7.
人类学笔记的写作动因,至今仍然是一个困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历史之谜。本文认为,晚年马克思写作《笔记》的直接动机是为了修订《资本论》二、三卷,但《笔记》的内容不仅丰富了而且超越了《资本论》。  相似文献   

18.
《集宁师专学报》2017,(5):16-21
元代文学研究的重心历来集中在戏剧和散曲方面,对于笔记的研究尚处于十分薄弱的状态,目前还没有一套类似《全宋笔记》的大型元代笔记基础文献整理丛书面世,少数论文也集中于个别专书或作家的研究,这使得对元代笔记的基本撰作情况做一番梳理,就显得尤为必要。与前代相比,元代笔记明显呈现出衰落态势。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元代史学不发达,而深层原因则在于文学风尚的转移,叙事性作品如小说话本、戏曲剧本已经取代传统抒情文学体裁诗、词、散文,成为十三世纪中后期到十四世纪中国文学主潮。笔记文学在元代的衰微,实属必然。  相似文献   

19.
清中叶纪昀晚年为追述平生见闻而创作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影响的文言笔记小说集,研究者通常把它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作对比研究,但在语言特色研究方面,《聊斋志异》的研究早已收获颇丰,而对《阅微草堂笔记》语言特色的研究却尚未出现系统性、专门性、建树性的成果,仅有一些零星的评价性说法。《阅微草堂笔记》的叙述语言简约、淡雅、冷幽默,人物语言质朴自然、娓娓可听等语言特色鲜明独到。  相似文献   

20.
清乾隆时期著名的学术领袖纪昀具有极高的学识和修养,其巨著《阅微草堂笔记》是一本文言笔记小说集,乃晚年发抒情志、劝善惩恶、针砭世风的消闲之作,在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颇富研究价值。其中凝聚了纪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感悟以及多方面的思想,如经学观、鬼神观、女性观和小说观等,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