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小红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6(4):11-13
跨越式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是发展要素的新的结合过程,其动力来自于技术和体制创新."九五"计划的实现标志着湖南经济发展已进入新阶段,跨越式发展是加快湖南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新形势,湖南应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从农业水平、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和科技体制及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着手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湖南经济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对各类人才需求数量与规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职院校应该应对我省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的情况,研究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预测未来地方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需求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陈湘满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
本文对湖南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提出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并从农村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密切关系切入,提出湖南小城镇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易伦 《商情·科学教育家》2013,(25)
农村城镇化作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城镇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而且农村城镇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启动农村市场、增加有效需求,是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可持续 发展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认清两者的互动关系,方能推动我国农村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许经勇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8(3):1-5
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表明,用人口的城乡地域分布来评价城市化水平是不科学的、不准确的。居民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指标,是评价城市化的最本质的指标。我国城市化的重心应当放在强化农村建设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前提条件。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发展小城镇的战略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相似文献
7.
张磊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34-36
农村城镇化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促进产业和人口聚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规模效益,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农村城镇化水平高低也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水平起步较晚,直到近几年来才迅速发展,但仍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水平,这就带来了诸如农民收入低、城乡差距拉大、就业机会较少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县域经济框架下分析城镇化的趋势和动力,为我国农村城镇化提出一些建议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周晓农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50-52,67
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抓住城镇化的表象特征、文化特征和经济特征,正确把握城镇化的内涵。分析农村城镇化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不失时机地推进农村城镇化。坚持产业引领、改革小城镇建设的投资体制、深化制度的配套改革、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余小平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5):78-81
湖南农村城镇化要将中心村镇的村庄建设作为城镇序列体系的基础层次。中心村镇建设能有效地改造农村面貌,培养农民城市化意识,为湖南农村特别是边远和落后地区农村城镇化作好准备。规划科学合理、功能分区明显的中心村镇能够克服过去小城镇建设中的问题,成为湖南农村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现代化乃至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是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市场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客观要求。中国十三亿人口有九亿农民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化不能走西方式大量农民进入大中城市的道路 ,而只能走以建设小城镇、发展小城镇为重点的城镇化道路。但是 ,建设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 ,不能一哄而起盲目建城 ,必须坚持既积极又稳妥的原则。稳妥健康发展的前提是 :合理布局 ,科学规划 ,注重结构 ,形成规模 相似文献
11.
刘春霞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7-32
基于1980—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城镇化水平和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村经济发展是城镇化水平的格兰杰原因,城镇化对来自农村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较强,而农村经济增长对来自城镇化的冲击效应较弱,城镇化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解释水平仅为8%。 相似文献
12.
湖南民俗学研究,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起步,历经三个大的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多学科、全方位的综合性研究局面。其中,以傩文化为代表的精神民俗研究和以荆楚文化为代表的区域民俗研究名列全国前茅,在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口承语言民俗及民俗学的其他领域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湖南民俗学研究与全国的发展态势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基于国内外的学科大势,尤其需要在范式转型、主攻方向、领域拓展和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发生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3.
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人口城镇化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朱宝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5):56-65
小城镇一直是中国改革和发展中的大问题。 1997年以来 ,中国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迈出了较大步伐 ,对农村人口城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 ,农民对进镇落户的热情并不像人们所预期的那样高。总体看 ,小城镇户口是随着其吸引力的逐渐减弱而放宽的。当今中国的农村人口城镇化 ,已经进入了必须通过相关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才能实现新一轮再推进的发展新阶段。新形势下 ,很有必要以科学发展观重思小城镇大问题 ,充分发挥小城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玲玲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3(6):97-100
小城镇建设对湖南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湖南的小城镇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如规模小,产生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因此,应通过扩容提质,择优扶强,完善小城镇功能,加大改革力度等措施来加快湖南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5.
张德存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5(4):64-67
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指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助推,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以追赶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一种发展态势和战略选择。湖州市的决策者决定选择“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这是在21世纪初期面对长三角新一轮发展期的机遇和周边城市快速发展挤压的挑战的一种明智抉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城镇化发展不协调表现的探讨分析,结合世界城镇化发展三种模式的经验和教训,指出我国差异性城镇化模式:在统筹城乡发展观指导下,依据我国经济社会地域差异,实施区域差异性城镇化发展模式,东部地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中西部地区则应发挥政策、资源优势,发展新的增长极,推动城镇结构体系的改善;构筑跨行政区域的大城市群(带),逐步建立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现代化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及其布局探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杨载田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4(6):80-83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各地兴起,而且发展势头强劲。湖南作为内陆农业大省,具有独特的“潇湘”自然生态环境本底,丰厚多奇的乡村景观资源,较为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及潜在客源市场等优势,预示湖南未来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广阔。但在发展战略上应优先发展东带和西片;产品开发必须突出特色,提升品位;乡村旅游经营需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加强对乡村景观资源及其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