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霜天晓角·梅萧泰来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清绝。影也别。知心唯有月。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萧泰来,字则阳,一说字阳山,号小山,临江(今四川忠县)人。绍定二年(1229)进士。宝祐元年(1253),自起居郎出守隆兴府。又曾为御史。著有《小山集》。存词二首。这是一首写梅的佳作。是作者自况之作。梅  相似文献   

2.
唐代画家韩斡的《牧马图》在画面构图、物象造型、空间处理、色块对比及具体艺术技巧运用等方面:充分利用艺术形式美原则。以造化为师.成功地塑造了两马一人的《牧马图》艺术形象,为我们留下了学习借鉴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霜天晓角·梅萧泰来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清绝。影也别。知心唯有月。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诗人小传萧泰来,字则阳,一说字阳山,号小山,临江(今四川忠县)人。绍定二年(1229)进士。宝祐元年(1253),自起居郎出守隆兴府。又曾为御史。  相似文献   

4.
<正>《秋林高士图》,款署:"张灵为叔贤写。"幅左上有文征明小楷题跋:"友生陈公度,端重寡言,尚德好义.负笈远来,从余授《易》,方期公度得隽,为乡里耀,不意余有滁州之行,公度东归,征余诗画,一时不及,以梦晋此画,口之着是数语,聊表以志别云。弘治辛酉秋九月,文壁。"由此可知,此画是张灵为临别的朋友所作。画中人物应为陈公度,人物儒雅清秀,神情自若,在山野间立定而远眺,果真是一位"端重寡言,尚德好义"之士。从人物的刻画手法上看,张灵确实受唐寅很大的影响。此画中人物白描的用笔与线条,与唐寅《桐阴清梦图》中文士的描绘方  相似文献   

5.
盛懋(约1295-1362年),字子昭。生于元贞或大元年间,卒于至正二十二年。临安人(今浙江杭州),后移居嘉兴魏塘镇。其父盛洪,字文裕,擅长画人物、翎毛、山水,是颇有名气的民间画师。盛懋始学陈仲美,略变其法,精致有余,特过于巧。而陈仲美直接师承赵孟  相似文献   

6.
山水画进入南宋以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虽然仍延续了北宋时期表现山川之峻美和寄托自己的感受的传统,但是表现手法却发生了改变。在构图上开始追求简洁,如边角式构图;在技法上开拓了“水墨苍劲”、“水气淋漓”的一代新风。  相似文献   

7.
《风》     
这篇课文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具体的描述表现了旧北京春天的风的特点。课后作业第2、3两题,把观察和表述结合起来,从选词用语、形象描述、生动修辞等几个方面把旧北京春天的风写得出神入画。特别是第2题的三个句子,把风来风去,风中的行人,形象地再现给读者,在指导完成作业过程中,应很好地赏析。  相似文献   

8.
捧起谢霜天女士的《秋暮》三部曲来读,只觉浑身一爽,象有一股清凉馨香的风,撩起那汗渍的衣襟,飘拂你的肌肤。她以朴素的态度写下如此成功的作品,在微澜中激起一种素朴的人生创业精神,在平凡人生世界中再现了民族的精华,这种创业精神与民族精华,唯其  相似文献   

9.
在底层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身体叙事,底层的身体成为一种文本符号,具有一种公共性,在文本中表现出深刻的内蕴。底层文学中底层身体的生存性焦虑、压迫与冲突、受难与灭亡构成了底层文学中的主要景观。在大量描写底层的文学作品中,底层文学的身体叙事呈现出真实性、异化性、悲剧性特征。此外,在中国当代文学版图中,底层文学中的身体叙事又有其独特的审美意义和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凭借雍容华丽的装扮,起伏跌宕的情节,命运多舛的女主角,以及悲喜沉浮的爱情,宫廷剧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中国刚刚刮过一阵"甄嬛疯",美国便飘来《风中的女王》(Reign)。尽管宫廷剧近年来尤其饱受病诟:被指责拖沓冗长、漏洞百出、矫揉造作,但《甄》却以精良的制作、演员精湛入微的演技,独领风骚!《风中的女王》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类似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尤利西斯》虽非天书,但确实有许多难译之处。要将这样一部文学巨著译得处处令人满意几乎是不可能的,文学翻译本身就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笔者对萧乾与文洁若的译本片段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2.
王书才 《安康学院学报》2005,17(2):66-68,84
萧该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上研究<昭明文选>并且撰有专书的第一位学者.本文首先对其生平著述进行了考证,然后依据残存于日藏唐钞<文选集注>和<汉书>旧注中的萧该<文选>研究的资料,从内容特色和体例形式两方面,论述了其在<文选>研究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和地位.  相似文献   

13.
我院中文系副教授、国内访问学者胡德怀先生,以一种执著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在“齐梁文学”这块寂寞的园地默默耕耘,终于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南京大学出版社于1997年公开出版了他的专著《齐梁文坛与四萧研究》.该书有如一石击水,在学术界引起较大的反响.本刊特辟栏目,发表一组书评,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逯钦立纂《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是迄今为止篇帙最大、搜集最全的唐以前诗歌总集。惟其为大,故误收、误植之事在所难免。其《陈诗》卷6有萧贲《长安道》诗一首,五言八句,兹并逯氏所撰萧贲小传录于下:贲,字文奂,齐竟陵王子良之孙。起家湘东王法曹参军。仕陈,官职不明。前登灞陵岸,还瞻渭水流。城形类北斗,桥势似牵牛。飞轩驾良驷,宝剑杂轻裘。经过狭斜里,日暮与淹留。应当说,此诗与南朝后期占主导地位之宫体艳诗相比,无靡靡之颓音,有清拔之奇气,可称佳作。但此诗却非陈诗,因为作者萧贲在梁代即已亡故。贲,《梁书》、《陈书》皆无传,其事迹…  相似文献   

15.
采桑子·重阳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泽东1929年10月  相似文献   

16.
画《风》     
诗意的课堂是我一直欣赏的课堂,灵动的课堂更是我一直向往的课堂。那一天,和二年级的学生一起学习古诗《风》,竟然真的走进了诗意盎然的趣味课堂,走进了生动、灵动的语文空间。  相似文献   

17.
萧综《听钟鸣》《悲落叶》两诗有不同版本,但当以《梁书》所录为准。  相似文献   

18.
画《风》     
诗意的课堂是我一直欣赏的课堂,灵动的课堂更是我一直向往的课堂。那一天,和二年级的学生一起学习古诗《风》,竟然真的走进了诗意盎然的趣味课堂,走进了生动、灵动的语文空间。  相似文献   

19.
《风》教案     
教学目的1 通过本课教学 ,使学生理解风的成因。2 通过对风的成因的探究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理解能力。3 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 ,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观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使学生理解风的成因。难点 :指导学生设计风形成的模拟实验。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可拆卸的空气对流箱、蜡烛、火柴、香、细线、纸条、小铁盘、保鲜膜、剪刀、双面胶、胶带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 :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学生汇报。(热空气的知识 :空气受热体积膨胀 ,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热空气会上升。)提问 :1 …  相似文献   

20.
萧绎的《金楼子·立言》是梁代文论史的重要文献。其对“文”的描述:“惟须绮纷披,宫徵靡曼,唇吻会,精灵摇荡”,常被今人作为萧绎推重性情、注重词藻、倡言新变的证据。这是未细审原作而致的极大误解。从《立言》全篇的立意、《金楼子》全书的旨趣、萧绎的创作风格来看,此说不能成立。实际上,萧绎对儒、学、笔、文的分析,明显寓有崇德抑文的高下之义,“惟须”并非褒扬之“必须”,实乃贬斥之“只须”。萧绎的文学观并非倡言新变,而是尊经尚古,注重文质彬彬,和萧统同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