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书偏旁部首的变化及笔法(10) 十九、双人旁的变化及笔法 双人旁,虽然只有三画,但在行书中的写法也是千变万化.如图一即为古人的行书"從(从)"字,其中的双人旁几乎是一个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行书双人旁变化的共性特点有两点:一是两撇上短下长.即第一撇稍短一些,甚至可以变成一点;第二撇则适当放长.二是重心稍倾斜.一般情况下,行书双人旁的重心应适当右倾,首撇稍偏右,竖画稍偏左;草写时也可左倾,如图一中右行第二、第四两字.  相似文献   

2.
行书偏旁部首的变化及笔法(6) 十一、衣字旁的变化及笔法 作为左偏旁的衣字旁,其造型和示字旁基本相似,区别就是衣字旁的右下角多一点。行书的衣字旁和示字旁不尽相似,而且可以相同。即衣字旁的右下角可写两点,也可写一点,撇点一笔连写也行。图一为古人行书“被”和“初”二字,图中除各有一字的衣字旁右下角写两点外,其它字的衣字旁均和示字旁的行书笔法相同。  相似文献   

3.
行书偏旁部首的变化及笔法(5) 九、三点水的变化及笔法 由于三点水旁的字较多且常用,所以古人书写行书三点水时千变万化,风格各异。但是无论怎样变化,其共性特点有三:一是首点与第二画稍远一些,以示昂首,显得舒展、精神;第二画可为点,也可为竖钩,起笔时应与首点拉开一定距离。二是重心一般为右倾,  相似文献   

4.
正15.斤字旁斤字旁较为舒展,后撇竖置,竖画疏放、顶置于横画中部偏左处。16.力字旁力字旁较遒放,高度视左旁部首酌取。左旁略高时居中下安排,如"勒、勃"字;左旁略低时,全高度安排,如"功"字。撇画通常舒展至左旁部首右下部。  相似文献   

5.
行书钩、挑笔画的变化及笔法 一、钩的变化及笔法钩,在行书中出现的机会相对较多。因为,有钩的笔画可以写钩,无钩的笔画大部分也可以写钧,即带钩。带钩可以增强行书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乃至整幅作品的连贯、流畅和呼应的风格,故古今行书名家作品用得较多。行书中的长钩(横钩、竖钧、戈钩、平钩、竖弯钩等),  相似文献   

6.
行书偏旁部首的变化及笔法(3) 五、常字头的变化及笔法 常字头的行书写法,无论怎样变化,其共性特点是左低有高、左右呼应。上部的两点左低朽高、左行呼应,下部的横也是左低右高,横两端的点和钩也要左行呼应。  相似文献   

7.
八、土字旁 图25-1、图25-2的"垣"、"壤(坏)"字的土字旁写得收束,属于结体上的"左让右";竖画向左下方偏斜,避免了呆滞之累;"土字旁"右边加一点画,是汉碑的惯常写法. 图25-3、图25-4的"城"、"蠕(堧)"字的土字旁提到了左上角,使左右具有很强的参差感,这也是汉碑结体上的一大特点.特别是"蠕(堧)"字,将土字旁提到左上角之后非常传神.但是,如果将土字旁压到左下角则不伦不类了. 图25-5的"社"字的土字旁在右边,所以,最后一笔写成向右伸展的波画.  相似文献   

8.
十三、山字旁 图29-1、图29-2系《史晨碑》中的两个"巍"字,为了横向取势,其山字旁由顶端移到右边的左下方,遂使这两个字由纵长结构变为扁平结构,搭配灵巧,疏密得当. 图29-3的"崇"字,山字旁位于该字的顶部,其中竖与下面的点画连写为一竖画,同《张迁碑》中的"君崇其宽"的"崇"字写法一致.  相似文献   

9.
七、木字旁的变化及笔法 木字旁在汉字中出现较多,运用到行书作品中变化也较多。作为左部,木字旁的行书应稍有倾斜。古代名家行书中的木字旁,一般为有倾,也可稍左倾,且多为第三、第四画连写。这样安排,既可产生动感,又能呼应右部。  相似文献   

10.
四十五、立字旁 图42-3的"端"字,立字旁写得轻巧,与右边风格很一致. 图42-4的"竭"字,立字旁写得稍微厚重一些,同样与右边的风格相和相谐. 四十六、耳字旁 图42-5、图42-6的两个"耿"字,将耳字旁的第一笔横画写成长长的平画,从而把全字覆盖. 图42-7的"耽"字,耳字旁写得高大——右让左.如果左低右高——左让右,则字形不美.作者匠心可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正二十二、女字旁《乙瑛碑》中带女字旁的字极少。图42"如"字的女字旁写得收敛,笔笔结实,高矮宽窄与右边相匹配。二十三、木字旁图43-1"相"字中,木字旁的写法与通常写法不同。木字旁的竖画不是通到顶端,顶端变作短撇,作为木字旁的第一笔,然后再写第二笔横画,竖画作为木字旁的第三笔;图43-2"案"字的木字旁做字底,左出撇、右出捺,写得舒展,起到了很好的承托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作品点评     
正董高远同学的扇面楷书作品布局合理,字形舒展灵动,用笔提按明显,笔法娴熟,有毛笔书法的气韵。其中"昼、夜、女、孙、耕、种"写得尤为出色,很见功力。需要注意:1.左上包右下的字,内部重心要稍右移。"麻"字中的"林"应左小右大,左低右高。"庄"字中"土"的上横偏短,中竖偏左了。  相似文献   

13.
我们国家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还有四大佛教名山、五岳名山等。含"山"的汉字有几百个,在组合成汉字时,山部会处在不同的位置。我们根据它分别出现在上、下、左、右等不同的位置进行归纳练习。"山"的源流:"山"是象形字,甲骨文中三座山峰并排在一起为"山"。后来为了方便书写,将山峰用一个竖画来表示。山部的字多与"山"相关。"山"的书写要点:竖分长短间距匀折画扛肩字形扁  相似文献   

14.
正七、土字旁图27"天地"中,"地"字的土字旁,方笔与圆笔交错使用,在两横之间的右下角添加一点,这也是汉代的习惯写法。土字旁写得比右边也字旁略高,全字有参差美。八、提手旁图28"曹掾"中,"掾"字的提手旁出钩有力,有一定弯度,提画写得较平,中部上凸。  相似文献   

15.
正首先来谈谈篆隶书用笔的演变过程。篆书只有画,没有点,有短画、长画、横画、竖画,用笔方法只有一种,方向可以改变。隶书除了画以外,多了一个蚕头雁尾,也就是波挑,还有一个反方向的掠笔。此外,还有一些点的感觉,有的"点"已有一些呼应感。篆书的笔法,是中国书法史上最简单的笔法,即最单纯的笔法。在艺术院校里,篆书的训练只用十天就能达到相当的水平,但不等于十天以后就不  相似文献   

16.
正隶书是篆书演变而来的一种书体,既是篆书的快写,又是楷书、行书、草书的源头。其笔法、结字、章法相对其他书体来说比较严谨、简易,能使初学者更容易走进书法的世界。掌握好隶书这种书体,对将来进一步学习书法很有帮助。笔法。隶书改变了篆书(尤其是小篆)笔法单一少变的状况,使线条的粗细、方圆、曲直有了变化,而且笔锋的提按动作加大,形成了代表性的笔画"蚕头燕尾"及收笔处明显的"左波右磔",因此增加  相似文献   

17.
"孩"字的宋体与楷体书写,从外形上看有明显的不同:宋体的"孩",左边的"子"字旁第二笔是竖钩,右边的第二撇书写时起笔比第一撇低,但长度似乎和第一撇一样,所以收笔时明显比第一笔更向左伸出了一点点;楷体的"孩",左边的"子"字旁第二笔是弯钩,右边的第二撇起笔低,但  相似文献   

18.
行书偏旁部首的变化及笔法(2) 三.竹字头的变化及笔法竹字头本身是左右结构,在古代行书名帖中,竹字头除被写为较连笔的竹外,还常常被写成草字头。如:等、箭(节)、笔等字。  相似文献   

19.
正三十二、犬字旁图52"状"字的犬字旁,用笔酣畅,撇画因避让之故不能向左伸展,因而顿笔后向上挑起,非常沉稳。最后一笔点画与第一笔平画相接,融为一体。三十三、示字旁图53-1"礼(礼)"字的示字旁,因右边笔画多、形体宽,所以写得较窄;图53-2"神"的示字旁,在笔画的长短、轻重、走向及搭配方面,可以说完美无缺,百看不厌。三十四、玉字旁图54-1、54-2两个"瑛"字的玉字旁都写得较窄,属于结体上的左让右。图54-1中"瑛"字的  相似文献   

20.
正李治才书友的魏楷毛泽东词作,章法完整,气息高古,整体是件好作品。作者尚待注意的有以下几点:一是用笔要简净,不要模糊。从作品看,作者横画下笔比较果断,如"高、望、上、龙(龙)"等字,而竖笔不太理想,如"断(断)、到、非、山、时(时)"等字,要多体会。二是整篇单个的字太平,缺乏对比,都是一抹黑,应在字形的长扁、开合、浓淡、轻重上有变化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