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法和 《语文知识》2005,(11):29-29
有个书生多次考秀才都落了榜,但他仍然坚持参加考试,终于在七十三岁那年考上了。消息传开,朋友们都登门祝贺,有人问他多大年龄,他回想自己走过的坎坷道路,不禁悲从中来,提笔写了一首诗作答:读尽诗书五六担,如今方得一青衫。逢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  相似文献   

2.
“削藩”一词,源于汉景帝时晁错献上的《削藩策》.其宗旨归结为一句话即削除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这一政策被中国历代皇帝奉为施政之宝.作为法西斯独裁统治者的蒋介石当然也不例外.对他来说,地方实力派和共产党一样都是心腹之患.他多次处心积虑削藩,铲除异己.在历次削藩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在1928—1932年进行的.  相似文献   

3.
他,与共和国同龄同步,其60年的人生是一部独特的奋斗史,那些甘于寂寞、执著努力、淡定睿智的人生故事,对你我都有着别样的启迪和价值。他,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得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拥有国际、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获科技部、教育部和江苏省的表彰。  相似文献   

4.
国际     
宋健当选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会士 近日,中国自动化学会收到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1FAC)主席Alberto Isidori发来贺电,祝贺两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原理事长宋健当选IFACFellow(会士),以表彰他在所研究领域作出的非凡成就和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5.
吴文俊先生的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数学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对数学的创新性贡献,为青少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他关于中国传统数学具有算法体系的论断,开拓了视野,也帮助"算法"进入中小学课程.在祝贺吴文俊先生90华诞之际,研究吴先生有关数学教育的一些论述,诸如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数学思想、谨慎对待中国数学教育改革、用原理出发来处理中学教材的几何体系、推陈出新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汤一介先生已83岁高龄,是活跃在当今学术舞台上为数不多的几位学问大家之一.他在儒学、道家道教、佛教、中外文化比较、构建中国解释学、<儒藏>编撰与研究等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立的思考和贡献.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尊称汤一介先生为国学大师、哲学大师,但汤先生多次反对称自己是大师,因为他有自己的大师标准,他仍然在前进之中,仍在追求更高的学术理论境界,即构建以中国文化为主体又具有世界普世价值意义的理论体系.5月23日下午,笔者很荣幸,独家采访到了汤先生对最近10年学术研究工作的所思所想所作,并请汤先生回顾了过去数十年的治学心里路程.  相似文献   

7.
认真学习教育部2001年4号文件狠抓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第一,在21世纪的第一年,中国是喜事不断,如"申奥成功"、"人世"、"国家足球队出线"等.这几件事的影响都十分深远,但对高等教育产生越来越大影响的还是"人世",因为WTO实际上是在各个方面为我们制订了一个游戏规则.高等教育方面在"入世"时是作过一部分承诺的,而且高等教育是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必然会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发生重大转变.因此,教育部党组多次提出要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学校本身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是我们培养出的人才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前者是指学校整体实力是不是很强,是否能得到国际承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正在奋斗的目标,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方面.后者是指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这是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重要要求.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曾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从师于徐特立老师.徐老是著名的教育家、学者,他执教认真,特别是他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治学方法,对毛泽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毛泽东同志非常尊敬徐老,1937年,徐老60大寿时,他特地写信祝贺.但徐老从来不以老师自居,而是虚心地向毛泽东同志学习.  相似文献   

9.
“《孩子天地》我小时候看过,我最爱看里面的故事,连环画……”马岩松大哥对我说。2000年5月,26岁的马岩松大哥哥以优异的成绩从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毕业,取得了硕士学位。他的毕业设计“纽约贸易中心重建方案”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在耶鲁大学开了记者会。美国、英国和中国的媒体都报道了这一消息。6月,我在耶鲁大学向他祝贺时才知道他原来还是《孩子天地》的小读者呢!  相似文献   

10.
杨华勇喜欢静。静心做科研曾经是他的梦想。1989年在两项英国研究奖的支持下他提前一年半获得博士学位,回到浙江大学创建了液压电梯研究室,5年内他承担了博士后基金会、国家教委优秀教师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0个纵向课题任务。他的“液压系统动态温升”研究取得了相当高的理论和学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的地位。这项成果使人们对移动中的长行程液压油缸的散热的精确计算成为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了变载和间歇式工况下,对液压系统任一时刻动态温升计算的国际难题。近年来他已先后10次出现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代表中国宣读论文,并多次在欧洲作高访和讲学。 杨华勇也好动。回国几年来,跑遍了中国有关行业的许多工厂,了解国情、行情和商情,最后他选定了杭州西子电梯厂,与他们进行了良好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鹏同志对中国的电视教育,对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极为关心和重视,并作过许多重要的指示,仅在最近一段不长的时间里,又多次发表讲话和题词。一九八六年九月八日,为“广播电视大学一九八六届毕业典礼暨表彰大会”题了词。一九八六年十月在祝贺“中国教育电视”正式播出的讲话中对发展广播电视教育的重要意义作了深刻论述。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六日在视察山东烟台广播电视大学时,对电视大学办学方向等许  相似文献   

12.
1988年,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在谈论一部电影——《红高粱).张艺谋执导的这部片子在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得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影展上斩获大奖。也正是这一年.MJ的《Bad》由中国唱片总公司上海分公司引入,成为他在中国正式发行的第一张专辑。  相似文献   

13.
正一见过莫言一面,是在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召开的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会议的主题是"讲述中国与对话世界——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那时,他已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很多地方都盛情邀请他去开讲座,而他常常分身乏术。但北师大的朋友自豪地说:"莫言不会拒绝我们的邀请,因为他就是我们国际写作中心的主任嘛!他的硕士导师是童庆炳先生。  相似文献   

14.
今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我谨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5.
弗德先生是法国人,1968年出生在巴黎附近的一个城市,在巴黎读的大学?他很喜欢中国的武术,在巴黎工作时,他跟着一位北京体育学院武术系毕业的女老师学了,4年武术,从她那里知道了少林寺。他对中国的武术和文化都非常向往,1997年来到中国,他曾在电视台主持过50集的英语节目,并任一部大型教育记录片的英语主持人。现在他是加拿大一个国际教育机构在中国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6.
网友刘君新学期荣升校长,亲朋好友均都祝贺,他私下里却很忐忑.他说:“说实话我真不懂管理,做几年教导主任纯粹扮演个服务员、教务员的角色,谈不上管理.以前校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我总觉得算不上管理.”我说:“你讲出这番话,我相信你一定能管好学校.因为一是你真诚,坦诚,不虚饰.能正确认识自己又坦诚面对自己的人,不管做什么事都不会差到哪去的.  相似文献   

17.
常常从日本的报纸上捕捉中华的行踪。我们都很忙,即使他打来电话告诉我展览开幕的时间,也很难如约观展,因此常常有一种负疚感。前不久去考梁寮参加一个活动,偶然地与中华再会于资料室。于是,我读到了中华这两年的心路历程,看到了他在中日漫画文化交流方面的行行足迹…… 一、中国现代漫画展大成功 周中华1989年来日本留学前就是很有名气和实力的青年漫画家,多次在各种评比中摘金夺银,包括日本“读卖新闻国际漫画大奖赛”优秀奖的桂冠,也曾戴到过中华的头上。  相似文献   

18.
我初见柏杨,是在1990年12月13日台北文化界的一次聚餐会上;他最后一次亲笔给我写信,是在2005年8月26日。在这十五年问,我跟他曾在台北和北京多次晤面;每年岁末,也常用写年终信的方式互致问候。其间柏杨先生对我帮助甚多,也宽宥过我出于善意的失误。柏杨夫人、诗人张香华女士同样对我多有帮助,特别是2001年10月,我率中国作家代表团参加第38届贝尔格莱德国际作家笔会,熟悉东欧诗坛并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张女士更对我多有关照。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逐渐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时代特征的国际战略观.他对时代主题的自觉把握、中国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国际间冲突的合理解决、大国关系等问题都做出了十分精辟的论述,从而为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和平崛起外交战略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加藤嘉一的10种面孔1.加藤嘉一的英文名是Kato Yoshikazu, 1984年出生,日本伊豆人。2.加藤嘉一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作为日本公派留学生在国际关系学院就读硕士研究生。3.加藤嘉一在2003年"非典"高峰时来到中国。当着陆到北京机场时,处于一句中文都不会,一个中国朋友都没有,一分人民币都没有的"三无"状态。从"零"开始北京生活。4.加藤嘉一是制作人、策划人、主持人。他曾经参加过多个国际、中日文化交流活动、学术研讨会。5.加藤嘉一是媒体评论员、专栏作者。他曾经参加过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日本NHK等媒体举办的多个活动,接受过CCTV《实话实说》、《南方人物周刊》、《新京报》的访问,在《南方周末》、《国际先驱导报》、英国《金融时报》、《瞭望东方周刊》担任特约撰稿人和专栏作家,是中日关系、中日交流的热衷观察家、参与者。6.加藤嘉一是图书作者。他曾经出版过《七日谈——来自民间的中日对话录》(合著,新华出版社、2007年)、《日本走向何方》(译著,中信出版社,2009年) 7.加藤嘉一是同声传译者。他能流利使用日文、中文、英文三种语言,曾经在学术研讨会、国际论坛、商谈、文化娱乐活动等多种平台担任过同传或交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