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朱熹@@@@一、生平介绍@@@@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祖籍婺源(今江西婺源)。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宋代集理学之大成者。朱熹年轻时代,学无常师,出入经传释老。19岁中进士,22岁被任命为泉州同安县主簿。卸任后,专心于儒学。30岁~50岁,朱熹挂职宫观(有薪而无事的闲官),主要进行讲学和著书工作。朱熹任地方官期间,积极发展地方教育。如整顿同安县学,重修庐山白鹿洞书院。所订《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南宋以后各地方学校和书院共同遵守的学规。在漳州,首次刊刻《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四书”名称,由此形成,并作为一套经书,流传社会。在潭州,修复岳麓书院。  相似文献   

2.
24.朱熹教子外出求师学道 朱熹,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晚年号晦翁、遯翁、云谷老人、沧州病叟.朱熹祖籍婺源(今江西婺源县),生于福建南剑(今福建南平)尤溪县.朱熹从小在父亲指导下学习,后又广拜名师.由于他聪颖过人,又勤奋好学,终成大家.他在漳州任职期间写成了《四书集注》,这本书影响中国教育达数百年之久.作为南宋时期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和著名教育家,他从事讲学达40年之久,有非常丰富的教育经验.他教育自己的子女也有一套方法,在《与长子爱之》一信中就表达了他的家教思想.  相似文献   

3.
一、生平介绍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祖籍婺源(今江西婺源)。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宋代集理学之大成者。朱熹年轻时代,学无常师,出入经传释老。19岁中进士,22岁被任命为泉州同安县主簿。卸任后,专心于儒学。30岁~50岁,朱熹挂  相似文献   

4.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奄、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福建龙溪,宋代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和心理学思想家。朱熹十九登进士第,六十七岁落职罢祠。他一生主要在福建、江西、浙江、湖南等地担任地方官吏九年、其余四十余年都以祠禄从事讲学和著作。他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学识渊博,著作浩翰,其中包含着丰富而又稍具系统的心理学思想。虽然他的心理观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但是对于许多具体心理问题的论述却有不少精辟的见解。朱熹著作多达数十种,他的《文集》、《语类》、《四书集注》等是研究其心理学思想的最重要的直接材料。  相似文献   

5.
朱熹集注释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集注释例石云孙朱熹(1130—1200)婺源人(婺源,旧属徽州郡,今属江西省)。一生勤于著述,写下了众多著作,就洲诂而言.流传至今且保存完好的名著就有《诗集传》《四书集注》《周易本义》《楚辞集注》等。朱嘉是理学家,他注释古书,讲义理,也讲训访。他...  相似文献   

6.
朱熹教读书     
背景链接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南宋著名理学家,世称“朱子”,是继孔子、孟子以后杰出的儒学大师。《朱子语类》是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南宋黎靖德以类编排。  相似文献   

7.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3,(19):F0003-F0003
一、生平介绍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祖籍婺源(今江西婺源)。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宋代集理学之大成者。朱熹年轻时代,学无常师,出入经传释老。19岁中进士,22岁被任命为泉州同安县主簿。卸任后,专心于儒学。30岁-50岁,朱熹挂职宫观(有薪而无事的闲官),主要进行讲学和著书工作。  相似文献   

8.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著名南宋哲学家、教育家。五十多岁后,他相继于白鹿洞书院、武夷精舍、岳麓书院、沧州精舍授徒讲学,于沧州讲学终生。其讲学语录被宋人黎靖德辑录成书,是为《朱子语类》。此书的问答语录皆是他一生从事教育的师生问答语录,有很高的语料价  相似文献   

9.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微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我国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世称朱子.朱熹一生致力于教育,弘扬儒学思想,是孔孟之后又一杰出的儒学大家. 公元1180年左右,朱熹出任“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南康镇),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重建“白鹿洞书院”,亲自讲学,制定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这份学规充分体现了朱熹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成为了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700多年书院的教学模式,是众多教育学者研究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试论朱熹大书《千字文》的书法艺术董路谊,时善刚朱熹(1130-1200).字元晦,改字仲晦,自号晦庵、遁翁,别称考亭、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登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历高孝光宁四朝,曾任转远使、焕章阁待制、秘阁...  相似文献   

11.
作为理学的集大成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婺源人),其学术成就及对后世的巨大影响早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从其后学至今,对其学术思想的研究成果可谓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甚为可观。然而,初涉教育史研究的我,却对朱子在其一生辛勤的讲学、述以及短暂的从政生涯中展现出来的具有强烈教育意义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朱熹(公元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祖籍徽州婺源(在今江西),南宋高宗建炎四年生于福建尤溪,卒于宋宁宗庆元六年。今年正好是他逝世800周年。 朱熹从小就聪颖好学,19岁考中进士。在后来的50余年中,  相似文献   

13.
朱熹共有五部论语学著作传世,其中最能代表朱子论语学学术成就并借以构建其理学思想体系的著作是《论语集注》。朱熹对《论语》的诠释过程也与他理学思想的成熟过程相始终。朱熹诠释《论语》的学问宗旨是二程之说,而其最终的目的是在于发挥经典中的微言大义,探索圣人之道,重建儒家道统。朱熹的《论语》诠释开创了理学论语学的时代,把论语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4.
一、朱熹的生平及其教育活动朱熹,字元海,号晦庵,现江西婺源人。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生于福建尤溪县。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死于福建建阳。终年七十一岁。幼年受业于理学程伊川学派。十八岁登进士第,六十九岁罢官回乡。朱熹所处时期,南宋偏安江南,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朱熹在阶级斗争上,不满豪强大地主兼并农民土地,肆意压迫农民。他从巩固封建统治出发,想通过教育和一些改良措施,防止农民的反抗斗争,  相似文献   

15.
朱熹     
《中文自修》2012,(5):2
朱熹(1130—1200)中国南宋理学家。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然皆是无实权之官职。庆元三年(1197),韩侂胄擅权,朱熹被革职。庆元六年(1200)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朱熹著述《诗集传》《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和《周易本义》的指导思想,认为这些训诂著作表现了朱熹独到的诗学思想、史学思想、易学思想,以及理学思想,作为宋代训诂学的代表作,奠定了朱熹在汉语训诂学史上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晚年自号晦翁。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寓居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县)。他是我国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我国封建主义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朱熹年十八岁,即登进士第,到六十九岁才罢官还乡,这五十年中,他在外作官五任,综计不过十四年,其余大部分时间从事私人讲学,即使在十四年任官期间,他也不忘记兴办教育,由于他长期从事教学实践活动,再他又不忘批判继承前人的教学遗产,所以他能总结一整套教学原则和方法,它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学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主要的有如下一些:一、学先立志朱熹在教学上,首先要求学生立志,有  相似文献   

18.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朱熹这首诗作者是朱熹(1130——1200),字元晦,晚年自号晦翁,别称紫阳、考亭。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原县)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博览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主张抗金,做过官,后来在武夷山讲学,从事  相似文献   

19.
《四书集注》是宋代理学学术的重要载体,朱熹为此几乎付出了一生的工夫。《四书集注》表明,朱熹通,过发现“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这一关键论述的深刻涵义,证明了创建宋代理学的首功者当属二程(程颢、程颐),从而揭示了宋代理学成立的历史逻辑。同时,朱熹还从孟子的“性善论”演绎出“四端皆善”的命题。这个命题是宋代理学的一个元命题。围绕这一命题,宋代理学建立起了它的伦理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20.
朱熹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翁,婺源人(原属安徽,今江西)。他是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对后世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朱熹十八岁登进士第,六十九岁罢官还乡。五十年中,他在福建、江西、浙江、湖南等省担任地方官吏十四年(其中做过南宋宁宗皇帝的老师四十天),私人讲学先后约三十六年,占大部分时间。即使在任内,每到一处也积极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