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总结云霄县近年来科技情报网络惠农的经验和做法,并对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探寻政府惠农信息在自媒体“小世界”中的传播特征,提升其传播效能,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信息保障。【方法/过程】运用Gephi软件形成惠农信息传播关键词聚类分析,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对向乡村村民、自由职业者和基层干部发放的问卷进行变量和样本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结论】发现惠农信息在“小世界”中的自惠性、自为性和自助性传播特征,进而从主体行为引导,客体内容建构和平台运行规制等方面对惠农信息传播效能进行优化。【创新/局限】构建了主体行为“同心圆”优化模型,客体“全信息链”优化模型和平台规制“漏斗”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3.
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与长效利用是提高"三农"信息服务质量的根本。湖北省宜昌市政企联动,利用手机报开展"三农"信息服务,创新了信息服务模式。本文在分析《三峡手机报·惠农版》信息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与特色,提出优化手机报"三农"信息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贺江伟 《科协论坛》2006,21(10):45-45
今年以来,洛阳市科协在偃师市开展了100个村的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验。为全面推广“偃师经验”,8月17日召开全市“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动员大会,组织与会人员参观学习了偃师市乡村两级科普惠农兴村服务站、科普惠农信息室、科普惠农信息栏的建设和运作情况,公布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聂军  张岩 《中国科技纵横》2010,(22):261-261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我所在开展科技惠农、送科技下乡工作中探索出来的一项服务“三农”的创新模式。它作为一个综合性农业科技服务平台,以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企业发展为目标,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运行一年多来,为农民、一线农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农业信息和技术服务,在促进我市现代化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云南"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殊气候,使农村非常需要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和气象情报服务,新农村气象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可有效地解决各种实用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填补了农村信息盲区,系统实现与气象部门的业务、自动气象站、各部门信息共享平台无缝链接,可自动将精细化天气预报警报、实时探测资料、各部门的农资、农产品信息、农业科技知识、惠农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务信息及时发送到农村气象显示屏上,对帮助农民致富,提高防灾减灾效益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协论坛》2011,(9):31-32
近年来,哈尔滨市科协农村科普工作中,牢固树立“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科技就是抓发展”的意识,使农村科普进入新农村建设阵地,充分利用中国科协有关“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政策,开展了“科普惠农强县”行动,逐步形成了以“科技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载体,“农民技能学校”、“科技专家工作站”、“科技服务团”为阵地,“科技惠农信息网站”为平台的科技、科普兴农、惠农服务体系。“科技专业合作社”、“农民技能学校”和“科技专家工作站”等创新性工作连续3年获得市委市政府“振兴哈尔滨优秀创意奖”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科协论坛》2008,(8):20-20
新疆区科协为了更好地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巩固和发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工作链,建立科普惠农服务长效机制,制定下发了《科普惠农服务站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科普惠农服务站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9.
自2006年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以来,收效良好。两年来有310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31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0个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和320位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科普志愿者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和带头人,并获得表彰和奖励。他们扎根农村,服务农民,长期开展农业新品种和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传播科技知识和信息,带动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本刊特从中撷取若干个典型,今起陆续在“科普惠农展新姿”专栏中予以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王长青  王恒龙 《学会》2015,(2):60-62
科普是学会(协会)工作的重要抓手。本文围绕科普惠农的主题,从创新科普惠农机制、推进科普惠农工程、实施厂会协作行动三个方面阐述了东台市畜牧业协会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大力推广开展科普惠农服务、推动畜牧业转型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出科普惠农工作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孔维新 《学会》2008,(11):53-54
<正>江阴市老科协祝塘镇分会,在科普惠农兴村工作中,塑造精品把科普惠农工作做好,前一时期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普惠农工作出现了"新亮点"。  相似文献   

12.
在虚拟世界中调节人们信息关系的主要手段是信息伦理和信息法律,但信息礼仪作为调节主体信息行为重要手段的作用被人们所忽视了,信息礼仪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研究和实践.文章首先阐述信息礼仪、信息伦理和信息法律各自概念,然后从集合关系视角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为各类信息主体信息行为“合礼”“合理”和“合法”提供了一个行为定性框架.  相似文献   

13.
信息构建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程霞 《情报杂志》2006,25(5):102-104
介绍了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以及信息构建和网络信息生态的关系,提出了如何利用信息构建的思想改善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构建合理的网络信息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4.
从情报学角度,分析了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在信息资源配置、公众信息需求调研、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信息生态位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主体信息生态位的宽度、适宜度、重叠度的相关概念及测度模型研究,论述了运用信息生态位相关理论解决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部分问题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用户信息生态环境的多极研究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林 《现代情报》2011,31(6):25-28
信息社会的到来,使信息用户的整个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先相对稳定的信息环境,在信息社会的推动下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因此,必须以新的视角——信息生态环境来对信息用户的信息环境进行审视,通过信息社会研究维度的分析,使我们对信息用户的信息环境的变化、用户信息能力的提升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做出一个客观的判断,使用户能够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6.
王军 《情报探索》2009,(2):15-17
分析了信息素养的内涵以及高职高专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提出了高职高专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7.
信息污染与治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信息量的剧增在给人们带来更多有用信息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个日益明朗化的问题:即如何治理信息污染.大量的信息垃圾湮没、污染了极少量的有用信息,严重地降低了人们信息处理的效率.本文就信息污染的类型、信息污染的危害及如何治理信息污染作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面对效应的信息资源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冉 《情报杂志》2005,24(11):134-135
对信息资源注意力的含义和表现方式进行了论述,研究了信息资源注意力对信息效应的决定作用及信息资源效应的建设原则,阐述了信息注意力就是信息效应的反映和信息价值的认同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科协论坛》2010,(5):29-29
为加强对科普惠农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推动依靠典型引路,不断发挥科技致富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提升科普惠农工作的影响力和实效,2010年新年伊始,新疆科协与新疆电视台联合,在《农牧新天地》栏目策划推出了12集"科普惠农助增收"系列节目,通过每集10分钟的节目,集中反映了全国和新疆自治区表彰的科普惠农先进典型的事迹和经验,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关注和欢迎。  相似文献   

20.
试论网络信息的有序组织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刘晓敏 《情报科学》2000,18(2):102-104
本文阐述了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传统信息组织的几种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论述了互联网络中信息资源组织方法的发展,介绍了超文本系统管理中的分类法和WWW的信息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