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地域文化研究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巴蜀""齐鲁""燕赵""吴越""荆楚""岭南""关中"等代表各自地域的文化符号相继应运而生。关于东北这一地域的文化命名虽然有过讨论,但始终没有达成统一,如"关东文化""东北文化""白山黑水文化""辽海文化""辽东文化"等。尤其是"辽海"文化中"辽海"一词究竟起源于何时,尚有待进一步的探索。经考证"辽海"一词的渊源并非是学术界已成定论的源于《魏书》的观点,而是源于《后汉书》或《三国志注》二书。此外,在辽宁省义县奉国寺内有金代明昌年间宋人张绍所撰写的碑文中发现了"辽海"的字样,这是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2.
三国文化的精髓离不开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的范畴。湖北是著名的三国文化之乡。三国文化泽被荆楚,余韵悠长,对人们价值观的培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在"仁""勇""智""节"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严平 《江西教育》2012,(Z4):22-23
"文化育人"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思想,他指出:"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那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等称谓,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在广义上说,文化育人的终极目标是铸就人性的美德,让人们在核心价值观的选择中有所为有所不为,养成知荣知耻的价值取向。从狭义上说,文化育人就是  相似文献   

4.
"那文化""歌圩文化""铜鼓文化""壮锦文化""花山文化"等多元素文化,构成绚丽多彩的广西壮族民族文化,深刻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全球化的发展使外部文化占据了人们的思维意识,壮族人民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使得原有的自然文化生态失衡。生态视域下广西壮族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提升人们对壮族文化认同,强调壮族民族文化的协同管理评价,构建壮族文化体系等,有利于推动广西壮族特色文化可持续保护,为加快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喻培 《初中生辅导》2020,(13):17-20
<正>"东""西""南""北"等方位词在人们日常表达和学习交流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背后的文化意义源远流长,代表着我们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一个分支。如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提倡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本知识结合,在含有"东""西""南""北"古诗文学习中融入传统文化意义,不仅弘扬传统文化,也能培养学生使用语言进行学习和交际的能力。本文主要从  相似文献   

6.
人们历来把"山珍海味"视为美食中的极品。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都向往着吃点那些传说中的山珍海味。在传统的文化习俗中,山珍海味自然少不了"鲍鱼""鱼翅""燕窝""海参"。它们以高昂的价格被人们视为饮食中的稀罕品。不过,它们价格这么高,营养价值究竟  相似文献   

7.
"三"字的语义相当模糊,其模糊性较多地体现在夸张运用上。数字"三"可单独成词或句,或与数字"二""四""五""六""七""九"连用,或与表示十进位整倍的数字十、百、千、万连用,用来虚指,表示模糊夸张。同时,由"三"倍之而来的其它非十进位倍数如"六""九""十二""一十八""三十六""七十二"都可表示虚指,以夸张表示模糊语义,这种表达法可看成"三"的延伸。"三"表示夸张的现象,是人类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数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致,是人们潜意识里的数字文化理念的折射与反馈。"三"字夸张是一种模糊而非清晰的表达,这种表达增强了事物表现的模糊美,其本身就是一种模糊审美。  相似文献   

8.
<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也是人们用以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成果的工具。本主张所言"语言",即语言核心素养,包括"文字表达""文学思维""文化传统"。语言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在教师教的基础上,儿童通过个体语言实践、同伴互助、教师引领等方式,汲取文化传统之精髓,学习文学思维,提升文字表达水平。他们的语言不断趋向清晰、丰富、敏锐、  相似文献   

9.
日常生活中羊是人们最喜爱的家畜之一,而在中华民族的传统里,羊是人们心中美好、善良、吉祥的象征,并且是知礼义的动物,如"美""、善"、"祥""、羲"等字都以"羊"字为其组成部分,并且在汉语中有一系列与羊有关的词语从方方面面表达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及意义,可以说是各异其趣,本文意在探求这些词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悦文化"是一种快乐的文化,一个"悦"字,容纳和包含了希望小学教书育人的所有。以"悦"为真、为善、为美,将"悦文化"的"悦目""悦动""悦纳""悦享"四个主题渗透于校园生活各个方面,陶冶着师生、调动着师生"形""声""心""情"多种感官,滋生出悦课堂、悦读书、悦舞台、悦在希望校本课程等系列在"悦文化"引领下的教育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用"寺庙"来泛指佛教寺院,罕对"寺""庙"二者进行辨异。笔者此文重在考察寺、庙的本义和历史变迁,并指出"寺""庙"的结合是外来佛教和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一个见证,也是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管理的视角透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更加本真和完整地理解文本,而且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改变一维性的传统文化精神状态。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从"治理""善治""法治""权变"和"分权"等维度阐述了丰富而深刻的社会管理思想。在古代哲人的启示下,有必要重新考量社会管理的主体、理念、手段、方式、机构等若干问题,进而适时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提及"名帖"五种,包括"拜帖""请帖""贺帖""请安帖""禀帖";描写人们书写、投送、答复"名帖"的社会场景接近百次,较大程度揭示了康雍乾时期"名帖"的发展状况。一方面,其交际功能、使用时间与场合等都已定型,且表现出强烈的"世俗化"特点,逐渐形成"上"与"下""良"与"贱"互通共流的传播渠迳;另一方面,其材质、形制、称谓等基本规制以及投送的礼节与禁忌,是传统"礼"文化的直观呈现,也是尊卑有序、礼法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4.
<正>近十余年,"文化"在教育界也成了个摩登的词儿,"校园文化""教研文化""学校文化""教学文化""班级文化""育人文化",不一而足,想起个词儿,要做个事儿,似乎不挂上"文化"二字就显得没文化。"文"者,文理、花纹也。《易经·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后引申为文字、文辞,在儒家眼里,"文"是一脉相传的礼乐、典章制度及伦理、价值观。"化",是指变化、教化,《周礼》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用一整套的礼乐典章制度和价值观去教化人、改变人,从而达到社会治理之目的。"文化"说到底是用一些精神规范去教化人、规范人、改造人。  相似文献   

15.
专业文化是高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学习与工作、理论武装和技能淬炼的纽带,是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流渗透、融合对接的结果。本文在阐释专业文化内涵和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6个"校企共建"的角度,论述了体现专业文化"智囊团""畜水池""大染坊""动力场""助推器"和"黏合剂"功用和推进专业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从而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在理念、灵魂、思路和实践上的零距离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6.
在又一轮课改的大潮中,"教育如水,润泽童心"是每一个教育人为之努力的方向,因此校园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油坊中心小学为此努力构建"尚水文化",精心打造了"如水德育文化""尚水课程文化""润泽教室文化""生本课堂文化""智慧儿童文化"等。  相似文献   

17.
<正>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此言足以说明这部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著作对治世的影响。《论语》中的"过犹不及""和为贵""当仁不让与师""君子言义,小人言利""欲速则不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安贫乐道"等内容至今仍然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讲:中国传统的文化根基的形成大大受惠于这位德行高尚博古通今的文化集大成者——孔子。《论语》中丰富的内容涉及面非常之广,有政治的、  相似文献   

18.
岳进丽 《教育》2013,(12):60
"快餐",顾名思义,就是在人们对时间的价值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出现的,为迎合人们节约时间的需求而出现的一种简约的供餐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步伐日益加快,速度在无形中变成了一种商业较量。落后就意味着被淘汰。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新名词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如"快餐文化""快餐小说""爱情快餐"等。同样",教育快餐"也不例外的成为冲击传统教育模式的新生事物。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面对"快餐式"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美版电影《花木兰》塑造的不同花木兰形象反映了中美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强调"忠孝""妇德"以及民族英雄主义,与美国文化所宣扬的个性自由、追寻自我价值和个人英雄主义形成了鲜明对比。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可以提高人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敏感度,加深人们对母文化的自我认知与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20.
"流浪"是世界性的文化母题,更是深埋人类内心的永恒欲求。"流浪"也总是和"家园""出行""回家"等情愫联系,交织出丰富多样的创作和研究主题。然而,由于地域、民族、文化的不同,"流浪"在母题的共性之外也凸显出显著的差异。以往对此命题研究的相关文献、著作颇为丰富,但大多是从某个特定地域的人们的"流浪情绪"或者"流浪心理"作以分析。另不少是针对文学作品中的"流浪"、"流浪汉"等意象的总结探究。文章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发现"流浪情结"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之处,并且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亦是纷繁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