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搓球在业余球迷中是运用得最多的技术。而在专业中属于控制技术,虽然都是搓球,都是属于过渡性的技术,但是专业或者业余高手会通过搓球来为自己技术特长的发挥做好铺垫。在搓球中根据球速度快慢我们可以分为:快搓、慢搓。在落点上我们可以分为:摆短、劈长。  相似文献   

2.
解振民 《内江科技》2009,30(9):161-161
乒乓球的搓球技术是乒乓球技术的基本技术,要想提高学生的搓球水平,就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搓球技术,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球良好的时间、空间的判断能力,让学生搓球的技术和对乒乓球正确的判断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搓球水平。  相似文献   

3.
《科技新时代》2009,(5):24-24
1.定制球杆 利用内置的扳手拆下TaylorMade R9高尔夫球杆的头部。重新从8个方向中选定一个进行安装,你就可以调整击球时偏左和偏右的程度,轻微的旋转就可以在长距离击球时让高尔夫球在相应方向上产生最大36米的偏转。为了更进一步改变球飞行的路线。你还可以更换头部的配重或者换上更坚硬/柔软的软轴。  相似文献   

4.
排球赛中,发球的成功率历来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发飘球就是一种强有力的得分手段,一直被各国采用。所谓发飘球,即发出的球只要不旋转或转动很慢,且发球速度(即击球力)适当,则球一定会产生飘移。由于飘球的运动轨迹常呈现出随机飘动的不确定性,即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或突然向左(或右)飘,或上飘或下沉,且  相似文献   

5.
《世界发明》2006,(10):111-111
手机与DJ转盘本来就“风马牛不相及”,但LG却将它们合而为一,设计了一部DJ音乐3G手机——LG U400。其导航键除了具有方向控制功能外,还添加了一个可360度随意旋转的DJ搓盘。[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头部,是人体的“首脑机关”。加强头脸部的锻炼,对于促进血液循环,保持青春活力,延缓衰老至关重要,下面介绍几种头面部的保健方法。 一、搓脸:将两手搓热后放到脸部,由下而上反复搓30下,古人称其为“驻颜术”,能使人皮肤去皱,有光泽。 二、梳头和拍头:梳头可不用木梳子,而是用10个指头从前额往后脑反复梳理30下,然后两手从前至后轻轻拍打头部15下,对改善头部血液循环和睡眠大有好处,并能增强记忆力和预防脱发。 三、搓擦耳朵:左手搓左耳,右手搓右耳,从上到下反复搓揉30次;然后两手的食指和中指在耳朵两侧反复搓30次;最后两手的劳宫穴对着两耳正面封压和放开分别  相似文献   

7.
网球正手击球是网球技术中最重要且最基础的的技术之一,拥有良好的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可以使之在网球比赛中成为强大的进攻性武器,同时也能够为其它的网球技术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多球练习作为网球技术练习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运用最为普遍的练习方法。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综述法从多球练习的作用、网球正手的技术要领等进行阐述,充分说明多球练习在网球正手击球中的作用,为更好的网球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发明与创新》2006,(10):20
近几年,不少省市的中考语文试卷出现了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题。这种题型涉及到文字、词义、语法以及古代文化常识,它综合考查了学生的文言语感,是中考文言文命题的一种好形式。看来,古诗文节奏划分题将会越来越受命题者的青睐。因此掌握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很有必要。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1:故人具鸡黍。解析:按“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故人╱具╱鸡黍。也可按“二三”的节奏形式划分为:故人╱具鸡黍。例2:谁家新燕啄春泥。解析:按“二二三”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谁家╱新燕╱啄春…  相似文献   

9.
周杏芬 《内江科技》2010,31(8):90-90
提高羽毛球反手击球技术对取得比赛的胜利尤为重要。 对业余爱好者来说,最难掌握的恐怕就是反手击球,由于站位、发力等解决不好,业余爱好者打反手球时常常打不到位:本文就如何提高羽毛球爱好者反手击球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三阶魔方“变换数据位置”加密算法,按自定规则旋转魔方,进而实现加密解密。主要算法过程:按54字节对文件顺序分组,对每组信息形成的虚拟数字魔方,按密码映射规则旋转置乱,实现文件加密。按加密反序逆向旋转置位魔方,实现文件解密。其特点是:原理简单,实现容易,运行高效,数据量小,可加密解密任何类型文件。  相似文献   

11.
曹峰  向茂娟 《内江科技》2011,32(1):77-77
网球反手击球是网球基本技术中最常用的击球方法之一,同时也是比赛中最有力的得分手段,也是初学者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拥有良好的反手击球技术可以使之成为强大的进攻性武器,然而大多数的初学者反手击球技术掌握的并不太理想,很多本应该用反手回击的球勉强地用正手来打,这样会加大正手击球的负担增加回球困难。因此.探讨高校网球教学中击球技术常见错误及其纠正方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将来有一天,宇航员会乘着旋转的太空船在太阳系中旅行,我们人类的大脑能够适应吗?下一次你去游乐场的时候,试着这样做:带着一个同学、一个皮球,站到旋转木马上,接着,你把球往对面坐着的同学那里扔,不论扔多远,看看你的同学能不能一次就接住它。可以肯定,他接不住!事实是,你抛出的球远远偏离了那位同学。你会感觉到,当扔出球的瞬间,有种奇怪的拉力,将你的胳膊往一边拽,而一旦球飞行起来,它也会“疯狂”地转向。物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科里奥利效应”,它发生在任何旋转的平台上。飓风会打漩,就是因为有科里奥利效应,地球就在其中扮演着旋转…  相似文献   

13.
"山不转哪水在转,水不转哪云在转……" 我们知道,旋转是自然界的-种普遍现象;大到星系,小到微观粒子都与旋转密不可分.没有旋转,宇宙就是一盘散沙,没有星系,没有地球,没有人类;同样也没有分子、原子,甚至也许连基本粒子也不会有.  相似文献   

14.
对于乒乓球发球的二维旋转和冲击特性进行分析有利于对击球和发球过程进行详细的受力分析。采用建模和实际冲击特性分析的方法对乒乓球的二维旋转曲线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实际的横板发球、横板侧身位、横板反手发球为例进行了详细的过程分析,构建了速度、弧线、旋度等因素对于二维旋转的影响模型。在对乒乓球的冲击衰减分析过程中,构建了不同模型下的衰减特性,对于不同的上旋和下旋情况,进行恶劣冲击衰减曲线测定,降低了该衰减段再次成为响应衰减段的概率。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法对于实际的乒乓球运动分析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雯 《科教文汇》2010,(36):140-140,141,142
发球是网球技术中最主要的一项技术,是唯一由运动员自己掌握,不受对方制约的重要技术,也是得分的主要手段。发球技术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比赛的胜负。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以及观察法,探讨网球比赛中发球的攻击性,通过对2006年湖北省高校网球比赛中20名女运动员的发球技巧和特点及其效果进行有效分析,笔者认为应从加大击球力度、控制旋转强度、把握落球点等方面加强训练。  相似文献   

16.
精彩的太空高尔夫球表演在地面上,顶尖高尔夫球手一杆也不过将球击出百米,但是现在却有一个球手,挥动着他特殊的高尔夫球杆,将高尔夫球打出200万英里,创造了人类打高尔夫球最远的吉尼斯记录,这位球手就是国际空间站第14考察组的俄罗斯航天员米哈伊尔·秋林,他在北京时间11月23日8时57分进行太空行走时,在国际空间站外的“高尔夫球场”上挥杆击球,刷新高尔夫球的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纳米车辆”。科学家说,未来这种车辆可用来运输单个的分子,成为“纳米生产”中的有用工具。莱斯大学教授詹姆斯·托尔等人耗费8年时间制作的这种“纳米车辆”不过3~4纳米见方,不到头发丝直径的2万分之一,却拥有完整的底盘、轮轴和车轮。它的轮轴能像汽车的轮轴一样平滑旋转,而轮轴末端是4个“巴基球”做成的轮子。“巴基球”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纳米级球状分子,具有很多新奇的特性,在纳米技术研究中很受科学家重视。托尔等人说,当这种“纳米车辆”放置在金片表面时,受热就会运动。研究人员先用强…  相似文献   

18.
嗨!大家好,我叫快悠悠,大家叫我阿悠就可以了。以后,就由我和慢摇摇为大家主讲悠悠课堂。随着一部深受大家喜欢以悠悠球为主题的电视剧《火力少年王》热播,在同学们中刮起了一阵猛烈的悠悠球旋风。YOYO球,在香港被叫做“摇摇”,在我国台湾叫做“溜溜球”。按普通话发音则叫做“悠悠球”。哎呀,光说忘记介绍我的搭档了,下面请大家鼓掌欢迎慢摇摇出场。谢谢大家的掌声,我是慢摇摇,大家以后就叫我摇摇吧。因为很多人的不了解,在国内YOYO球被认为是小孩的玩具。其实YOYO球是一项相当高难度的纯技巧运动,要求很高的准确度和手眼协调。YOYO球从基本的技术花式开始,有入门的初、中、高级30招花式:其中包括著名的“睡眠”“遛狗”“翻山越岭”,甚至“原子裂变”……  相似文献   

19.
沈羡云 《百科知识》2007,(1X):12-13
精彩的太空高尔夫球表演 在地面上,顶尖高尔夫球手一杆也不过将球击出百米,但是现在却有一个球手,挥动着他特殊的高尔夫球杆,将高尔夫球打出200万英里,创造了人类打高尔夫球最远的吉尼斯记录,这位球手就是国际空间站第14考察组的俄罗斯航天员米哈伊尔·秋林,他在北京时间11月23日8时57分进行太空行走时,在国际空间站外的“高尔夫球场”上挥杆击球,刷新高尔夫球的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20.
杨艳  苗华 《内江科技》2011,32(1):114-114
直臂正手击球在过去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原因就是很少有人采用这种击球方式。但是,随着费德勒和纳达尔这两位球王级别的选手都采用了直臂正手击球方式(但是击球的方式和效果完全不同),直臂正手击球最近几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