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强 《青年记者》2002,(7):30-30
人文化趋向是目前国内媒体经济报道的一个突出特点。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精神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关注人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况,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 “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媒体的经济报道中呈现人文化趋势,其明显特征是:在价值取向上,往往体现为经济与人文并重;从报道视野上看,不但关注全面的经济,还关注全面的人;在报道角度上,都从对人的理解出发。要使经济报道做到人文化,体现人文关怀的色彩,应当有一些新的思路:一是在报道主题上,要尽量将经济与人联系起来;二是在观察角度上,重视“经济现象的非经济视角”和“非经济现象的经济视角”;三是在报道对象上,突出经济现象中人的活动;四是在观点表述上,着重“双面型劝服”。  相似文献   

3.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实现.使我国国内新闻媒体的国际化视野日益拓宽。据初步统计.2008年国内各报(包括中央及地方报)所刊发国外新闻信息及转发外国关于我国报道的稿件数量.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甚至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年。  相似文献   

4.
庄蕊 《新闻战线》2012,(12):85-86
作为省级卫视的新闻主播,我曾参加了全国人大、政协会议的报道工作。在此期间,有一种感受十分强烈,即有关"文化强国"的话题一直被代表委员们热议。身为中国文化传播战线的一员,主持人也应该在演播间里为"中国气场"的世界延展,撑起一份担当。  相似文献   

5.
不少县市报都有一个通病:报道视野太窄。表现之一:基本上都是本地信息。即使一些新闻价值不高、甚至没有什么新闻价值的、读者并不关心或不需要的信息,也照登不误。而那些对本地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可供借鉴的新鲜经验和做法,甚至连国内外意义重大、引人注目的新闻,却...  相似文献   

6.
高校报道不能离开学校这个前提,必须植根于学校这块泥土,这也是高校报道的特点和优势。唯其如此,高校报道才能登上大雅之堂。抓题材要有宏观意识。宏观意识就是全局观念,就是战略眼光。它要求我们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去分析和衡量新闻事件的价值及影响程度,站在纵横交错的坐标系与现实和历史的交叉点上去观察事物,捕捉大题材。比如,怎样发挥留学回国人员的作用,为他们创造用武之地,这是伴随改革开放提到人们面前的问题。特别是1985年以后,学成回国人员陆续增多,不仅在高校,即便是在一些大的科研单位也普遍  相似文献   

7.
新闻贵在新.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就是要把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新事物及时地奉献给读者。改革开放以来,不少新闻工作者在这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无法与之相比拟的。多年来流传于各种新闻报刊上的工农业唱四季歌的倾向,可以说已经得到很大的扭转,这无疑是令人十分高兴的。可在充分肯定已经取得的成就的同时,如果同改革开放年代波澜壮阔的宏伟现实相比.则又给人一种报道领域仍不够十分宽广的感觉。这些年来,各式各样的四季歌虽然唱得少了,但在新闻主题的选择上,除领导活动和一些动态性的社会新闻之外,不少报道似  相似文献   

8.
学接受理论由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联邦德国以尧斯和伊塞尔为代表的康斯坦泽学派首创。该理论对新闻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本仅就视野转换分析典型人物报道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不少媒体在体育报道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陈旧模式,如:只简单报道比赛过程,形成平面单薄的信息反映,或就事论事的作出某些评判,让人感到不深刻,不精彩,这些都犯了一个毛病,即忽视了人的思想,观念,素质等在体育活动中的作用,这些陈旧报道模式的出现,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新闻工作者的思维受到了常规思路和束缚,因此,体育新闻工作者只有破除脑中固有的思维模式,不拘一格,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创新思路,体育报道才会常写常新。  相似文献   

10.
从某种意义来说,党报特别是地方性党报在体育报道方面存在着诸多天然的劣势,一方面面临着来自电视、网络的挑战,在体育赛事的现场感、快捷性以及信息量的丰富性方面无法与之抗衡;另一方面,面临着专业性体育报纸的挑战,在体育报道的专业性和信息的广度方面没有优势可言,对于专业的体育迷而言,看党报的体育新闻往往会觉得“很不解渴”;此外,还面临着自身局限的挑战,对于地方性党报来说,  相似文献   

11.
在初学写作的通讯员中,报道视野狭窄直接影响到稿件的质量和刊稿率。所谓报道视野,是指新闻报道者的采写眼界而言。一个采写眼界狭窄的人,尽管理论功底尚可,但由于自我封闭,画地为牢,采写实践中时时感到力不从心,稿件处处碰壁,虽勤奋刻苦,却收获甚微;而一个采写视野广阔的人,却由于他的见多识广和善于应变,  相似文献   

12.
全球市场化环境下,没有一个政府、企业乃至个人能够置经济新闻于度外,经济新闻无疑成为媒体的热点版块,并为普通大众所高度关注。而在经济报道中,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解疑释惑,比泛泛地报道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甚至比事实本身更直接、更深刻、更有力,更能影响和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洪静仪 《传媒观察》2005,(12):55-56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经济信息铺天盖地而来,为经济报道开辟出一块全新的天地。对每一个记者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挑战。随着中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记者采写经济新闻在观察、思考和表达过程中的思维坐标体系,将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用第3只眼睛观察事物,捕捉新闻,运用新思维,表达出新的观点和新的思路,是入世后摆在财经记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步以来,一直是以“匕首”和“刀枪”的形象感动于受众,然而从这种报道式样的本体内涵上来讲,“文化视野”的打开与强调还是一个少被业内人士议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原油、黄金、铜、玉米、小麦、外汇等期货价格的变动,越来越影响世界经济的神经。哪怕一次地区性的台风,某一国的矿区工人罢工,都会如同“蝴蝶效应”般给期货市场带来不小的震动。因此,加强对期货市场知识的了解,熟悉期货市场规则,也就成了财经记者的必修课之一。当然,要写出有影响力的期市报道作品,更在于自身对期货市场题材的深度与角度的开掘。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产出不同的新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角度即新闻,财经报道更是如此。新闻角度是新闻事实的一个侧面,是从事物的某一侧面…  相似文献   

16.
让中国认识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媒体的桥梁作用不可低估。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产业经济类报纸作为传播产业信息的主流媒体,为沟通中外产业界合作,形成产业经济互动,提供一个双向交流平台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不光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是信息的开放性和交融性,国际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科技文化各个领域都已进入了地球村时代。相应地,拥有国际化视野就成为对编辑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档案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国际化档案人才的社会需求等方面分析我国档案教育国际化视野拓展的必要性.其次从档案教育国际化理念落后、国际化发展不平衡、国际化档案人才培养模式需完善以及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有待加强等方面,分析拓展我国档案教育国际化视野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提出应树立档案教育国际化理念、构建国际化档案教育模式和国际化视野的经验借鉴与本土化等措施,促进我国档案教育国际化视野拓展.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都市类报纸财经新闻如何摆脱传统的区域性单点、局部的思维,从国际化视野考量本地财经事件,让财经新闻更具有立体感;另一方面,对于遥远国际财经事件,如何找到事件的民生接点,结合地域特征进行处理;都市类报纸的财经记者,如何培养自己的国际化视野,如何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地发现身边看似细小财经事件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20.
时事报道,通常是指国际新闻和国内重大新闻、时政新闻,理所当然地是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内容。处于我国最基层的县市报,要不要时事报道,怎样处理时事报道,这是摆在县市报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时事报道不是可有可无一段时间里,曾经有人认为,县市报是小报,版面少、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