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所学校里,管理者与老师们要保持好恰当的距离是十分困难的。那么管理者如何才能与教师保持恰当的距离呢?我认为应根据教师个体的性格修养和才干,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
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可能遇到预想不到的"教学意外",对于这些偶然事件,有的教师能迅速采取恰当的措施,得到满意的效果:有的教师则会不知所措.我就曾碰到过一次"教学意外".  相似文献   

3.
杨萍 《学苑教育》2019,(14):14-15
有的管理者认为不能和老师们太过于亲密,这样会没有威信,影响我们工作的公平与公正,不好开展工作;有的管理者则认为刻意保持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老师们对你敬而远之,表面上可能会对你传达的任务欣然接受,实际拖拉推诿。其实教师没有形成团队的幼儿园,教师怎么会认真地开展工作?怎么会对幼儿园有认同归属感?所以新环境下幼儿园应深入了解教师想法,多层面多角度处理问题;加强信仰与文化建设,聚拢团队向心力;分层管理实效,变他律为自律,将教师们团聚在周围,建设专业化教师团队。  相似文献   

4.
面对越刮越烈的学生"早恋"之风,家长和教师有的无可奈何,有的围追堵截.态度方法的不同,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我们唯有认真分析才能恰当解决.  相似文献   

5.
教师管理是一门艺术,目标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教育管理者的领导下能动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要达成这一目标,管理者就要深谙管理的"方圆"之道."方",有棱有角,指管理的原则性、规范性;"圆",有灵动感,指管理的灵活性、变通性."方"与"圆"的辩证统一,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就是一种科学而艺术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法官十杰的选评,昭示了法官与社区的关系,是亲密接触;学术界从司法权的特殊性出发,强调法官与社区,应保持距离.探究法官与社区亲密接触和保持距离的原由,正确平衡二者的关系,消解其矛盾,才能构建正确健康的法官社区关系.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正确的评价,恰当地动用表扬与批评,是激励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运用激励的教育形式最能体现教师作为管理者的角色.教师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手段,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表扬、批评、奖励、惩罚,表示对学生行为的肯定与否定,期望学生继续某种行为或终止某种行为.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其上进心、自尊心、荣辱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等.然而,不正确的表扬与批评,则会使学生或是盲目骄傲,或是灰心失望、丧失信心.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学会与他人沟通。教师身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应学会与外围的家长得体地沟通。通过恰当的沟通,产生理解,理解后产生信任,最终构建校与家的沟通之桥,连接家、校、生。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大师华莱士曾说过:"管理者最应该注意避免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是沟通和距离出现问题."不善沟通就会影响和谐.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大多数领导和教师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都是由于沟通不良造成的.因此,掌握沟通技巧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我认为,校长在沟通中要关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案例 "推门听课"顾名思义,就是学校领导、教研员或其他人员事先不打招呼而进入教室听课的一种课堂管理方式.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者,旨在加强教师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益,学校自上学年推出"推门听课"制度.推出"推门听课"制度之初,在教师当中,有反对声,有赞同声,也有的持着无所谓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良方一:革新管理理念.学校应以人本思想为指导,注重情感投资,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宽松心理氛围,使教师能有一种安全感,从而心情舒畅地工作.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达到自我管理,人人都是管理者,每位教师参与管理,改变"学校管我"的想法.管理者要有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意识,帮助每一位教师找到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工作;对暂时不能胜任工作的教师,要与教师本人一起协商发展计划,使之能尽快担负起教育教学工作.学校领导应该淡化自己"官"的思想,协商制定一套可以激励教师群体目标一致、自发向上、齐心协力的管理方法,努力构建互相协作的工作环境,互相信赖的生活环境,互相关心的思想环境,互相依赖的心理环境.让教师在这种"软环境"中找到一种无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的"在家"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12.
人都是有欲望的,教师也不例外.学校领导面对教师的"善恶"欲望,心中应有一杆秤,掂量这些欲望对学校发展的作用.如果让教师的这些欲望成为贪婪之源,让其不断膨胀,那管理将会进入一个"衰竭期".就像气球一样,无限的充气就会爆裂.如果一味地遏止欲望,教师就会如跑了气的气球,扁扁的没有一丝生气.因此,学校管理者就应当整体地把握这些欲望,将其与教育事业有机融合,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剂.  相似文献   

13.
教学对每个教师来说并没有什么困难,但是要能够因人、因时、因地,用最恰当的方式,恰如其分地教学,不是人人都能为之.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合理组织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让教师教得轻松,也让学生学得愉快,是每个物理教师应该常常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究竟应该怎样处理,这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进展和教育的实效.教师选取一个恰到好处的"距离",也就是在教育之前已经得到了"地利",对学生的教育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育的"完美距离",是宽容,是等待,是爱与尊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学校新教师人数特别多。科学地为每一位教师制定恰当的教育教学目标,并让每一位教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让每一位教师的信心在交谈中、激励中、暗示中增长,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管理者,校长有些时候工作一忙就无法深入了解教师的内心想法,不知道他们工作中的重点是什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也是教师工作的中心.搞好学科教学是教师的立教之基,做好"六认真"工作则是教师为教之本.大凡受学生喜爱、家长欢迎、教有所成的小学数学老师,必定得益于多方面的原因,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则是始终实践、研究数学学科教学,始终高质量地做好"六认真"工作.  相似文献   

17.
"沉郁顿挫"这个词用来评杜甫诗的风格和周邦彦词之风格是恰当的.但"沉郁顿挫"在两位诗人、词人的作品中却有不同表现一是由于人格、审美理想的不同造成杜诗在沉郁中包含更多的是对于国家与人民的忧患,而清真词的沉郁则更多的是对个人坎坷遭遇的感伤;二是杜诗的沉郁顿挫给人以警醒、深厚,清真词中的沉郁顿挫给人以失落、缠绵.由此可见,两人诗词中的沉郁顿挫之风格与人格有密切的关系,"文如其人"谓之不虚.  相似文献   

18.
安迪.哈格里夫斯在教师教学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情绪地理"理论,其包括政治距离、专业距离、道德距离、物理距离和社会文化距离五个层面。并指出管理者在教育变革和教育政策的制定时要充分考虑教师的情绪因素,学校领导在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中要考虑教师的情感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要利用情绪实践活动来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工作中要与同事、领导、学生家长建立起合意的情感联系。  相似文献   

19.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校长与教师之间时常发生矛盾并产生心理距离.文章认为,使校长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保持或缩短在一定程度,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圣人孔子说过一句话:“临之以庄,则敬.“这句话意思说,领导者不要和下属过分亲近,要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给下属一个庄重的面孔,这样就可以获得他们的尊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