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生学校"项目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教育部基教一司联合实施,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儿童视角",改善教与学的关系,同时密切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联系,从全纳与平等、有效的教与学、安全健康与保护、参与和谐四个维度创建儿童友好型学校。2011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引进"爱生学校"项目,成为该项目在我国中东部的第五个实验区。项目实施以来,天桥区相继开展了中国爱生学校标准本土化的修订工  相似文献   

2.
"校长民主管理的意识更强了,也更加重视学生和校园内弱势群体的呼声了。"2012年10月31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举行的"《中国爱生学校标准》试验经验交流研讨会"上,三江县教育局副局长龙怀益表示,"爱生学校"项目不仅改变了校长,还改变了教师、学生、社区,给实验区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国家教育管理的标志和衡量尺度,学校管理标准具有引领、规范、监测、预测和解释学校管理及学校教育发展的多种功能。为促进我国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克服"凭经验办教育"、"凭感觉做管理"的历史缺陷,我国应尽快建立自己的学校管理标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爱生学校标准"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4.
2011年10月13日,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兰州召开了"中国爱生学校标准试验经验交流研讨会",北京、河北以及兰州、沈阳、济南等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14所试验学校交流了中国"爱生学校"标准试验、创建工作的经验,使与会者深受启发和振奋。  相似文献   

5.
"爱生学校"是一个舶来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爱生学校"的基本理念,那就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爱生学校"所倡导的"爱生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的革新,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的改进,"爱生学校"注重改善教与学的关系,同时密切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联系,为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探索了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一、"参与与和谐"维度的意义 "参与与和谐"明确了爱生学校的管理方向.中国爱生学校的终极目标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的充分展现,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信而成功地学习和成长.也就是说中国爱生学校建设要充分实现儿童受教育的权力,使全体学生获得全面、充分的发展和成长.并且获得这种发展和成长方式是健康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爱生学校"(Child-Friendly School,简写"CFS")项目的实施旨在推进项目地区学校创造一个以学生为本,处处表现热爱学生的学校环境.爱生学校要求校长和教师要清楚理解儿童权利,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特别关注处于不利地位的儿童.通过团队、小组及各种形式,鼓励儿童参与教学过程,根据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施教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爱心工作室"是以爱心教育为核心,对"潜能生、贫困生、单亲少年和留守少年"进行施爱、受爱、传递爱的系列教育.主要的运行机制有:导师引领机制、同伴教育机制、行为跟进机制、自我教育机制、书香育人机制、希望心理激励机制、活动教育机制、"爱的传递"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性基础教育合作中,“爱生学校”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个实验项目。早在2001年该项目即已引入中国,联合国儿基会大多选择边远贫困地区作为项目县开展实验。2006年,昆明市五华区申请被批准作为省级项目县(区)进入该项实验。本文作者,昆明市五华区教育局副局长曾莉琼在文章中介绍了为什么选择爱生学校项目和怎样实施爱生学校项目(实际是刚开始的工作),概述了“爱生学校与学校管理”项目实施初期对全区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培训的过程和初步成果。“爱生学校”项目实验,也是一项教育工程,其意义和影响会很大很广。云南的大理永平县、丽江玉龙县同时被确定为国家项目县。《云南教育》将同广大读者共同关注该项目的实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儿童参与权是指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儿童的四项基本权利之一。我国西部农村学校儿童参与权的实施的现状是学生患有"集体失语症",这主要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教师对"好孩子"评判标准的片面化理解造成的。儿童参与权的实施应包括:参与意识、参与动机、参与行为、参与意志与习惯四个递进的纬度,围绕这四个纬度建立儿童参与权在"爱生学校"实施的目标体系,能够保障儿童参与权的实现,同时还期待儿童参与权通过"爱生学校"向家庭、社会延伸。  相似文献   

11.
2011年6月25日,山东济南天桥区教育局举行爱生学校项目启动仪式暨项目培训会,在全区中小学正式启动爱生学校项目。在培训会上,国家督学郑增仪对中国爱生学校框架做了详细介绍。辽宁沈阳市浑南第二小学校长丛莲芳结合办学实际,阐述了爱生学校的创建经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新蓉和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李雯分别对爱生学校的四个维度全纳与平等、有效的教与学、安全、  相似文献   

12.
卢旺达共和国政府出台的《爱生学校建设标准与指导方针》围绕儿童的基本权利、安全保障、性别的敏感度、教学的有效性、健康的提升和社会的参与性六个维度,从校园环境、校园卫生、无障碍设施和资源整合四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标准。该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第18届英联邦教育部长会议上为卢旺达赢得了"教育良好实践奖"。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贫困地区开展“爱生学校”教师培训试验,是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项目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目的是通过开展爱生学校的试验,进一步促进贫困地区中小学更新办学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而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准格尔旗和库伦旗,共有12所乡村小学参与了该项目的试验。通过参与式培训活动,试验校的领导和教师转变了办学观念,按照爱生学校思想框架要求,认真实践,“一切为儿童,为了一切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试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使更多的同行了解爱生学校的基本思想和理念,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赴泰国开展爱生学校试验的指导顾问原格·韦德尔撰写的《爱生学校的思想框架》一文译出,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为了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级规模和教师配置的最大合理化,提高义务教育水准,消解基础教育不平等现象,在1958年便颁布了《公立义务教育诸学校班级编成及教职员定额数标准法》.依据此法,日本先后进行了十次"教职员定额数调整计划",逐步构建出学校班级编成与教师定额配置一体化系统,在缩小班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减少校园欺凌、避免学生辍学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梳理总结这十次调整计划的内容及其重点措施,发现该政策特点主要有:长期推进教学小班化,努力降低生师比;坚持以学生为本,采用"标准加机动"的教师编制核定模式;完善法律制度,切实保障政策贯彻落实;适应现实需要,针对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需求及时调整教师编制政策.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约3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学校以"志远技精"为校训,大力弘扬"弘德励志、知行合一"的校风,"博学爱生、求真务实"的教风,"行成于思、业精于勤"的学风,努力为常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一、引子 1、爱生学校的由来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等国际组织与东亚一些国家开展了基础教育合作项目,项目的名称是"面向爱生的学习环境(Towards Child-Friendly Leaming Environments)",项目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赵倩楠 《辅导员》2014,(15):42-45
正董文,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青语会理事、济南市小语会理事。她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引领学校发展,切实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成绩显著,先后荣获全国语文教改实践先进个人、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山东省骨干教师、山东省小学语文教学教研先进工作者、济南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实验小学始建于1957年,近年来引入"爱生学校"的教育理念,在学校全面推行"爱生教育"、践行"爱生理念",备受教育界瞩目。新的教育理念的实践,不但让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教学质量取得质的突破,而且受到了教育界同行和专家的褒扬与赞誉。天桥区实验小学是如何践行"爱生学校"教育理念的?又是怎样把这一理念融入学生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在这一教育理念的实施中,学生们的感受究  相似文献   

18.
2012年5月10~11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办,北京市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承办的中国爱生学校标准试验经验交流研讨会在北京市新世纪日航饭店召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处处长  相似文献   

19.
李世兵 《亚太教育》2019,(10):31-31
爱生学校(CFS)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世纪90年代与东亚一些国家开展基础教育合作过程中所推行的试验项目。2010年10月,兰州市教育局试点开展“爱生学校”建设工作,通过不断试点、研究和推广,“爱生学校”建设工作逐步在全市学校展开。为了进一步推动“爱生学校”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兰州市爱生学校标准》,学校着力打造“和敬”人文课堂,突出“以人为本和全纳教育”理念,切实将“有效的教与学”落到实处。本文就学校推进“有效的教与学”采取的课堂改革措施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学校课程改革"只说不做"现象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校经常会采用各种"只说不做"的方法来实施自上而下的课程变革,由此造成政策意图与学校实践之间的断裂.政策对学校薄弱的控制力,政策设计和推动的"去学校化"过程,以及外界对学校过多的不必要的政策干扰,都有可能造成学校"只说不做"的局面.破解只说不做的困扰需要承认政策体系和学校在对话中建构对政策"首要原则"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