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使人类历史首次成为世界史。物质文明的迅猛发展猛烈冲撞着人文精神的大厦,人类精神与自身生存的危机为我们创造“大美育”的社会氛围提出了迫切的需要,同时也提供了机遇。因为只有美育,才能肩负起人的感性生存及人性的解放与复归得以实现的重任。试图循着一条上升的线,阐述席勒这位“美育”概念的第一建立人的美育思想对当代美育建设所具有的崭新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席勒是提出“审美教育”概念的第一人 ,他的美育观是丰富而深刻的。本文试图从席勒主张实施审美教育的原因、条件以及审美教育改造人性的实现三方面来详细分析席勒的美育观 ,并总结出它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性 ,从而为当代的美育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十八世纪.当美学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后,“美育”这个词也第一次被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席勒正式提了出来,在席勒的代表作《美育书简》第19封信中,他明确指出:“美可以成为一种手段”。正式把美育作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理论问题加以探索和研究。席勒认为教育的范围应该有:促进健康的教育、促进知识的教育、促进道德的教育、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德、智、体、美四项教育并提,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席勒不仅是把美育作为德育的一种手段,而且作为了在他那个时代具有独立目标的一项教育了。当今我国教育学,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4.
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幅人类征服自然的同时不断完善人自身的历史画卷。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发展和完善,是漫长人类历史以一贯之的主旋律。正因为这样,历来的伟大思想家总是以完美的人的理想召唤人们。席勒当年敏锐地觉察到,人在自然状态中受制于自然,而在纯粹的道德状态中又受到理性的压抑和感性的威胁。从而提出了“美育”的概念。他认为美育可以恢复人“完整无缺的性格”。从历史上看,这种完善人格的理想在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都曾得到极大的弘扬,以致于现代人总是把希腊人身心的和谐、文艺复兴时期…  相似文献   

5.
席勒在1793年提出“美育”这一概念时,其出发点是为了实现所谓人性的”复归”。也就是说通过审美实践前人们进行审美教育,其目的是要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把“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亦即理智的人,具有社会道德意识的人。正如他在《美育书简》中所说:“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因此,从根本上说,审美教育要解决的是完美人格曲培养,人的心灵的塑造,亦即人类自身的美化问题。这一点与中国儒家审美理想可谓不谋而合。所以在今天的审美教育中,孺家审美思想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6.
美育,即审美教育。1、国外早期对美育的定位.“美育”一词,最先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提出的.他认为“审美教育的意义在于提高人的社会道德水平,把‘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即理智的人”.  相似文献   

7.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在西方,直到席勒,"美育"的概念才被正式提出。他"敏锐地觉察到,人在自然状态中受制于自然,而在纯粹的道德状态中受到理性压抑感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由于受到启蒙运动中卢梭等人的影响,在反思了法国大革命的失败和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异化之后,提出了以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为目的的审美教育思想。他通过对人性、美和艺术的抽象分析和论证,证明了其审美教育思想能使人性完满、自由。席勒还将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历史分为物质状态、审美状态和道德状态三个时期,而正是在连接物质与道德状态的意义上,审美教育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通过对席勒论证审美教育思想的逻辑过程的考察,审美教育思想的本质与意义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9.
审美教育思想早在古希腊时期和中国的古代著作中就已经可以看到。法国美学家席勒最早在其《美育书简》一书中提出并使用“美育”概念.他认为美育是通过人们对美的形象的观照,培养对美的情感.纯洁人的心灵。以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从现实情况来看。高等学校的美育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实行高校的美育改革。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审美教育的内在需求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作为明确的概念和系统理论 ,首创于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他在《美育节简》中指出了审美教育对人的个性和谐与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从感觉的受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能动状态的转变 ,只有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才能完成。……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 ,除了首先他成为审美的人 ,没有其它途径。”席勒认为 ,人性的发展要从自然状态提升到理性和道德的状态 ,必须经过审美这个中间途径 ,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审美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手段 ,以生动、具体、可感的美的形象 ,引导受教育者正确地进行审美活动 ,激发…  相似文献   

11.
审美教育是以陶冶感情、培养情操为目的 ,以生动形象为手段 ,通过富有个性化的形式 ,潜移默化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早在 18世纪末 ,德国哲学家、诗人席勒就提出了“美育”的概念 ,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虽然“美育”是近代社会的产物 ,但美育的意识和实践却古已有之 ,它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完美的重要形式 ,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在高等院校从事美学、美育方面的教学工作 ,就高等院校审美教育的任务及意义 ,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高等院校审美教育的任务  高等院校教育的根…  相似文献   

12.
西方近代美育思想的先驱席勒指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它途径。”美育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起着综合、协调的枢纽作用,这一特殊地位与作用是由美育的性质而决定,它能推动人们认识的深化和道德的完善,尤其是在完善现代人文化人格的培育过程中,美育的这种综合、协调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3.
席勒在对法国大革命所抱的美丽幻想失望之后,他以诗人的天真浪漫,设想绕开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改造,致力于美育的方式的社会人心的改造,想使人超越自然界所造成的那个人的样子,把人的自然必然性提高到道德必然性的完美人性。席勒认为这是人类社会通向真正自由之路,也是人自身实现为人的自由王国之路。席勒的艺术美与美育理论都是围绕这一乌托邦的构建而展开。  相似文献   

14.
美育通常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以及艺术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高尚、积极,在思想情感上全面、健康地成长.美育不完全等同于美的享受,它的最终效果是以敏锐的直觉把握力,调动人的丰富的记忆的内在感情,使人成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感情丰富的人.审美教育有助于造成整个社会的审美化,形成健康的社会风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抵制陈腐的习惯.美育亦是人类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高度概括了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阐明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德国古典哲学家席勒的《美育书简》提出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论点:“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学校美育的目的在于造就一代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个性、高尚的审美趣味和道德修养以及有多种爱好的广泛知识的新人.  相似文献   

15.
美育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席勒说:"若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审美教育对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美的体验,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事物的主观感知、欣赏和评价。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世纪之初就提出了美育完美人格的主张。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也说:“如果要把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相似文献   

17.
审美教育思想早在古希腊时期和中国的古代著作中就已经可以看到。法国美学家席勒最早在其《美育书简》一书中提出并使用"美育"概念,他认为美育是通过人们对美的形象的观照,培养对美的情感,纯洁人的心灵,以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从现实情况来看,高等学校的美育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实行高校的美育改革。  相似文献   

18.
《审美教育书简》是以书信的形式讲人性的完整和美育问题,但席勒在论迷人的性格的完整性、人性的完满、美的作用、审美一体性等方面都体现了和谐美育的观点。席勒在其《审美教育书简》提到“完美的人性”,并以游戏冲动来调和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他对美的分析、游戏冲动说的提出、对艺术起源问题的分析,都是让人摆脱物质、自然的限制,进而摆脱道德状态的限制,最终进入审美状态。和谐的人性美是其和谐美育的核心及最终指向。  相似文献   

19.
高职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之一,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是人格健全的人,也是个性鲜明的人,而艺术教育正是通过各种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来塑造学生完美的个性。18世纪德国杰出的思想家席勒曾主张通过美育来培养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席勒强调美育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20.
席勒的美育思想在西方美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代表著作《美育书简》中,席勒首次提出“美育”这一概念,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论证。本文立足于对席勒美学思想的整体把握。着重从理论背景扣理论内涵两方面对席勒的美育思想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评价,并肾扣当下,阐释其美育思想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