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的国际与国内的现实环境、社会与经济与政治与文化的特殊景观,一句话,今天这样的时代,还需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相似文献   

2.
刘梦溪 《科技文萃》2004,(3):119-122
今天的国际与国内的现实环境、社会与经济与政治与文化的特殊景观,一句话,今天这样的时代,还需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相似文献   

3.
<正>今天的国际和国内的现实环境、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有特殊的景观,那么,在今天这样的时代里,我们还需要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的确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比如你可以说,现在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  相似文献   

4.
诗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诗是人类的文明之母,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诗性精神之光照亮文学、艺术乃至生活的一切领域;学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要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乃至中国古代文化,应该从学诗人手;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诗教传统的国家,古人讲究“言修身当先学诗”。在当今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要培养当代青年健康的道德情操,更应该大力提倡读诗写诗。  相似文献   

5.
正提起经典,大多数人自然而然地想到落满尘埃的旧书房、故纸堆,又或是联想到"年代久远""老生常谈""鸿篇巨制""艰深晦涩"等定语。在适应了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看来,坚持阅读,不过是一种标榜自我、区别他者的小众姿态。生存的压力都快让人喘不过气来了,再将仅有的闲暇浪费在读经典这样无趣无味的事上,岂不是要让我们的生活完全丧失活力?这并不等于否定了经典的意义,事实上人们认同阅读经典有其存在的必要,只是这"必要"理所当然地交给了学校,交给了师生。随着近年来高考对文学名著的关注,阅读经典成为师生日常功课之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2020,(2):10-12
<正>有个做生意的朋友,偶然间,见我读福克纳的《八月之光》,不禁皱眉问道:"读这种书有什么用?费时费眼。"当告诉他我每年夏天都要重读一遍《八月之光》时,他看我的目光就不单单是匪夷所思了。当然,我也没好意思告诉他,像他这样不读小说不读诗歌的人,只能永远生活在一个单向度的封闭空间里。他们的生活有多忙碌,灵魂就有多干瘪。我们为何读那些几十年前、几百年前甚至是几千年前的文学经典?这是个多么庞大的伪  相似文献   

7.
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汉族人的心目里,<三字经>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有谁会承认自己不知道<三字经>呢?然而,真实情况又是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8.
《三字经》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自以为熟悉其实非常陌生的一部书。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汉族人的心目里,《三字经》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有谁会承认自己不知道  相似文献   

9.
钱文忠 《教师博览》2013,(10):52-54
<正>《三字经》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自以为熟悉其实非常陌生的一部书。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汉族人的心里,《三字经》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有谁会承认自己不知道《三字经》呢?然而,真实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传统的《三字经》总共千余字,三字一句,句  相似文献   

10.
<正>前几天有个朋友到我家里来,他在我的书桌上看到一本书,非常诧异,他说你怎么会看这样的书,我以为你只会读技术史、商业史、管理学经典之类的书,你怎么还会读这样的书?我告诉他,这本书我一直摆放在案头,有空时我就拿出来翻几页。书的名字叫《悦心集》。可能很多人  相似文献   

11.
2010年3月28日,山西省临汾市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事发时共有261人在井下作业,随后108人升井,153人被困井下。此次事故最终共造成38名工人遇难。虽然从环境角度和安全角度来看,使用和开采煤炭资源弊处多多,但短期内大幅减少煤的使用并不现实。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让"健康第一"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使减负增效变为现实,从而促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笔者建议教育行政部门首先应该取消对各区县、各学校的中考合格率、人均分数进行排名。首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县、学校的教育发展始终是不均衡的,差距永远客观存在,排名未必能改变这种现实。  相似文献   

13.
被称为“水下蛟龙”的潜艇,在作战训练中神出鬼没,其最大优点在于它的隐蔽性。然而,随着反潜作战武器装备的发展,使得潜艇即使是在深海中航行也变得不是那么安全了。因此,潜艇伪装就成了作战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有人当老师是因为教师这个职业所具有的一种使命感。但我不是。我干上这一行纯属巧合。读高中的时候,老师们问我毕业之后的打算。  相似文献   

15.
作家叶兆言说,当年确有许多大师,但我们没有珍惜他们,今天大师非常稀缺,但称为大师的人很多.大师,顾名思义是大有学问的人.季羡林先生名满天下,晚年敬谢"国学大师"的称号.季先生博大精深、多有建树,但学问主要不在"国学"而是印度学,印度学方面与季羡林先生并驾齐驱的还有金克木先生.金克木是著名诗人且精通梵文、巴利文、印地文、乌尔都语、世界语、英语、法语等,翻译的语种和内容十分驳杂,小说散文之外还翻译过两部天文学的著作.  相似文献   

16.
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读经典? 在不同的时期读经典,意义不同。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都是第一次接触一个世界,如同在现实中接受新鲜的经验一样。许多年之后,也许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读过的书,可是它已经把种子留在了我们身上,它持续地在我们身上起作用,虽然我们未必意识得到。一个人在成熟的年龄,  相似文献   

18.
北京,某校。上课铃声在校园里呜响。铃声止息,所有的走廊都静悄悄。这是一所很好的学校。这是学校里一个很好的班,学生们已坐得端端正正。  相似文献   

19.
经典阅读     
《河北自学考试》2004,(9):20-21
  相似文献   

20.
阅读经典     
有关经典在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一书里,对经典的解释比较暖昧,卡尔维诺说,所谓的经典,不是我们正在读而是正在重读的书。在这里卡尔维诺着重强调的是经典不断地被认知过程。在卡氏看来,经典最大的意义是不断地给予读者以阅读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