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爱玲是成名于上世纪40年代的名女作家,其作品至今仍有广大的读。她的代表作《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还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张爱玲是一位早慧的才女。一岁便跟着母亲习颂唐诗。她的家中有大量藏书,多是白话通俗演义和章回小说,如《两游记》、《红楼梦》、《三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是成名于上世纪40年代的著名女作家,其作品至今仍有广大的读者。她的代表作《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还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张爱玲是一位早慧的才女。三岁便跟着母亲习颂唐诗。她的家中有大量藏书,多是白话通俗演义和章回小说,如《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海上花列传》、《金瓶梅》、《七侠五义》、《儿女英雄传》、《歇浦潮》、《人心大变》、《醒世姻缘》……而洋派的母亲对新鲜事物历来敏感又敢于尝试,订阅了各种新式刊物,像《小说月报》、《文学季刊》、《良友画报》等等,都是家中常见的。受母亲的影响,张…  相似文献   

3.
我读张爱玲     
张爱玲是40年代名震沪上的一位女作家,自1943年在“鸳鸯蝴蝶派”杂志《紫罗兰》上发表《沉香屑第一炉香》后,直至1952年去香港前的近10年间,她共发表了19篇小说,后来还有结集的散文《流言》。张爱玲几乎是一夜成名的,她的年轻、她的才华、她那别具一格而又颇值玩味的文风,都使得她在同时代作家中名声鹊起。张爱玲作品的题材与同时代的主流文学有大的差别。当时的中国正值抗日战争,帝国主义侵略的魔爪无处不在,抗日与革命的题材几乎是大势所趋,而张爱玲却独独“避重就轻”,专写香港、上海市民情欲的自  相似文献   

4.
这些年张爱玲也渐渐红起来了。四十年代写就的小说在世纪末的人们看来,无疑有了超前的意义。于是乎,内行人纷纷评论,文学史得到更新;就连外行人也来凑热闹,人口一个张爱玲,生生把张爱玲这三个字也说得俗气起来。不过,听说张爱玲虽然出身名门,大家闺秀的她却口口声声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与张爱玲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即使有时可能想表达同一种情感,但由于语言风格不同,读者很容易区分开.  相似文献   

6.
读张爱玲是要选时间的。因为谁都知道,读张爱玲要有足够的心理来承受,所以,很多人怕读张爱玲。但是,我们不怕张爱玲,我们是甘愿坠入她的暗无天日的世界。在深秋里,读张爱玲,有一种很好的氛围。有落叶在飘,你开始感到有点愁,没来由地愁,接着,秋意越来越浓,你悲秋了,你寂寞了。这时,读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是成名于20世纪40年代上海的一位女作家,50年代移居国外。多年来,她的作品在她诞生的土地上被遗忘了,但是在台港海外,张爱玲有很高的知名度,人们将她独特的风格誉为“张爱玲体”,许多读者以自已为“张迷”而自豪。张爱玲的文学成就首推其小说创作,她的长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说》、《十八春》、《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使无数“张迷”为之倾倒。同时,作为一个出色的散文家,张爱玲同样是当之无愧的,我们读她的散文集《流言》、《私语》,同样可以感受到作者为我们精心营造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8.
将那些旧照片一一摊开来,而依然能感觉到照片中人的存在,我想恐怕也只有这个风华绝代的奇女子——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分量的女性作家,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始终备受关注。但令人遗憾的是,张爱玲翻译作品研究却一直未能进入研究者的视野。通过对其中译本《老人与海》的研究,以期给张爱玲翻译研究应有的重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中译本主要关注并解决的问题包括:译本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译者的翻译策略、以及译本在译入语社会的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有不少风云一时的作家被岁月湮没了,大雪无痕.而像张爱玲那样,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十里洋场"骤然成名,到文坛将她"遗忘"三十余年,再到近年来的"张爱玲热",高潮迭起,她在文坛的际遇如同她的第一部小说集标题一样,确实称得上"传奇".她一生的孤独,赋予其作品人物的苍凉,给后人留下的是永恒的美.读她,心中有种落花般的寂寞,更有种暗香般的盈动.  相似文献   

11.
如果人生是一次演出,那张爱玲注定不会是导演,更不可能是演员。她只是驻足观望的陌生人,用自己特有的艳丽的词语讲述着剧情。顺着她手所指的方向,我们会看见开电梯的工人在后天井生个小风炉烧东西吃;煮南瓜的气味与那烧山芋的明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具象--感性、抽象--理性、幻象--神性三个层面透视张爱玲的散文.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无疑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其小说风靡半个多世纪而不衰,成为众多人模仿的对象。她的小说吸引力来自哪里?本文认为,张爱玲小说奇特的吸引力来自其敏锐的感知和天才的驾驭文字的能力,以及小说中专有的“俗气”美质。  相似文献   

14.
《忆西风》是张爱玲获得台湾地区文学特别成就奖的得奖感言。一篇3000来字的小文,看得我又笑又叹,末了只有一句话好说:张爱玲就是张爱玲! 得奖感言,该算是命题兼应景作文吧,这种文章想来张爱玲是不爱写的,果然,一上来就说,得奖是意外的荣幸,这篇得奖感言却难下笔,“不知怎么心下茫然,一句话都想不出来”。下面一句是个意外的转折:“但是当然我知道是为什么,是为了从前西风的事。”  相似文献   

15.
章红 《新读写》2010,(9):20-20
《忆西风》是张爱玲获得台湾地区文学特别成就奖的得奖感言。一篇3000来字的小文,看得我又笑又叹,末了只有一句话好说:张爱玲就是张爱玲!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就是这样一种不和谐:像是淡墨勾勒的乌木雕花长椅上,斜靠着一个艳丽风韵的油画女子。可她又将这种不和谐搭配得恰到好处:像是下午茶时间,一缕古朴羞涩的青藤爬上镂空的木窗,在交响乐的流动中开出几朵娇艳的蓝色小花,带着几许浅浅的忧郁。这就是张爱玲的小说。  相似文献   

17.
当初我买《张爱玲散文》实属一时冲动,原因很简单:我在一本作文指导书看到了一篇对一位初中生写的《张爱玲散文》的读后感的评语,说初中生就能读懂它,是很难能可贵的,有的成人都难读懂……我很不服气。我看了几篇散文后,觉得张爱玲的散文很合我的口味。像《天才梦》,写得很像我小时候的事。渐渐地读下去,我还是觉察不到那篇评语里写的“是那样忧郁”。因此只读了三分之一就不想再读下去了。我觉得读张爱玲的散文很闷,闷得透不过气来。不过在今年暑假,还是把它读完,总算读懂了一点点,也只能算一点点。我终于看到了她的忧郁,体会…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为高中选修课的设置提供了多种可能,比如对学生普遍认为充斥负能量的张爱玲作品的阅读与探讨。通过对张的代表作《金锁记》的个人赏析,勉力推送这位眼极冷,心肠极热的奇女子。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柯灵《遥寄张爱玲》一文从意识形态视角、时代需要的视角解读张爱玲的评价方式 ,认为柯文深刻体现了“外缘利用论”的批评特色 ,主张回到文学本身 ,回到张爱玲本身 ,承认张爱玲作品的日常性意义与超越性意义的高度统一 ,力争在人性描写的层面上揭示张爱玲创作的深度。  相似文献   

20.
《金锁记》是张爱玲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中的主人公曹七巧是一个极富个性的悲剧形象。她的悲剧在于为了守住黄金,锁住自己的爱欲,结果却锁住了自己。爱欲苦苦折磨了她一生,以至于她的人性渐渐被扭曲,最后连宝贵的母性也失去。本文就造成这一人物的悲剧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