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93408340@126.com问:我的孩子6个多月大,没有主动翻过身,也没有开始爬行。只要俯卧,他就张开双臂或者猛啃手,根本不把  相似文献   

2.
吮手指和啃指甲表面上看好象一样,说起来也容易混用一词,其实则不然。二者动作虽然很相似,但心理活动却有着实质性的差别。从年龄特征来看,吮手指一般都是婴儿,啃指甲则幼儿居多。因此,纠正的方法也不同。先说吮手指。如果是两三个月的婴儿,偶尔吮吮手指,是自然的,不能称之为坏毛病。五、六个  相似文献   

3.
我被讥诮为:啃着一个死鱼头不放的人。听了后,心里怦然一动,酸溜溜的,但凝神而想,倒也是,且点到了穴道。屈指算来,断断续续,专业或业余,已有三十年了,我的确孜孜砣砣地在啃着个鱼头。鱼固然是人们喜爱的一道上等菜肴,大宴小席都离不开它,某些地方还有个习俗,在上鱼这道菜的时候,鱼头必须对着长辈或尊贵的客人,如果点上一点红色,更表示着吉庆。可是啃鱼却又是一面事,啃鱼应啃它的躯干,肉多,并且是最肥嫩、鲜美也最省时、省力的,鱼头有什么啃头,不就是脊椎动物中骨片最多的一堆头骨么?而我却  相似文献   

4.
许悦 《母婴世界》2008,(12):46-47
妈妈的烦恼宝宝3个月了,手指更灵活,见什么抓什么,抓什么就啃什么,抓不到,就啃自己的小手和小脚,还咂吧咂吧吃得津津有味,也不管吃不吃得,干净不干净。俗话说:病从口入。宝宝的抵抗力弱,稍不注意就会生病,妈妈得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时刻留意宝宝的小嘴。  相似文献   

5.
啃手指头是什么原因? 我儿子2岁4个月了,经常啃手指头,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6.
营养问与答     
啃手指头是什么原因? 我儿子2岁4个月了,经常啃手指头,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7.
吴文 《父母必读》2020,(5):84-85
小家伙到了喜欢把什么都放在嘴里啃一啃、尝一尝的时候。他乐此不疲,大人却非常头疼,这样做不仅不卫生,还可能会带来危险。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8.
有个孩子与妈妈一起吃饭,妈妈说:“我不喜欢吃鱼肉,喜欢啃鱼骨头。”把鱼肉都让给孩子吃了。后来,孩子长大,妈妈老了。吃饭时,孩子说:“妈妈,你喜欢啃鱼骨头,就把鱼骨头给你吧。”这个已经忘记从何处看到的故事,却一直印在我  相似文献   

9.
一只小蚂蚁,要搬一粒米|吭啃啃,吮嘀嘀!搬呀搬不起。两只小蚂蚁,同抬一粒米|吮啃啃,吭嘀嘀!抬呀抬不起。一群小蚂蚁,齐扛一粒米。!吮嘀·啃,吭嘀嘀! 哈哈!扛进洞洞里。小蚂蚁搬米粒@丁士风~~  相似文献   

10.
车轮啃轨是起重机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是啃轨和啃轨的危害,简述了啃轨的迹象及特征,分析了啃轨的原因,介绍了防止啃轨的措施和啃轨的几种修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河狸的故事     
河狸啃啃巴有家吗?哈哈,这个问题好古怪,河狸啃啃巴当然有家啦,只不过它把家建在3米深的水下面。现在,他刚从那个坚固的巢穴里游出来,他要到林子里去看望好朋友松鼠优优。河狸啃啃巴已经有好几个月没见到松鼠优优了,现在好了,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天来了,它每天都能见到松鼠优优了。啊,河狸啃啃巴觉得非常快乐。当然啦,觉得非常快乐的还有一只大狗熊。它刚刚从冬眠中醒过来,正饿得发慌。看见有一只胖胖的河狸在林子里东张西望,大狗熊觉得自己的运气实在太好了。“亲爱的先生,您好。”河狸啃啃巴本来是认识大狗熊的,可它现在根本就没认出…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教师花了工夫,可收效却不显著,很多有识之士做了多方面的探讨,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略有管见,特抛砖引玉就教方家。  相似文献   

13.
爸爸回家前     
天气很冷,外面的黑夜中飘着雪.一家人坐在暖炉旁,除了爸爸. 妈妈在拨电话,我在吃柚子.手机放在桌子上,震动着响了很久.妈妈盯着它,嘴里一边念叨:“是在回来的路上了吧……应该是了.”于是挂了电话,把手机放进口袋:“十分钟后还不回来,再打电话.” 我不自觉地将手中的柚子皮啃了又啃.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教师花了工夫,可收效却不显著,很多有识之士做了多方面的探讨,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略有管见,特抛砖引玉就教方家。  相似文献   

15.
<正>梁朝的东宫学士庾信是位啃甘蔗的高手。他啃甘蔗和别人不一样:喜欢倒着啃,就是从甘蔗的末尾啃起,直到蔗头为止。这让当时的人感到很奇怪,其实他们不知道,这种啃法前人早就试过了。史载,东晋画家顾恺之"每吃甘蔗,必从尾到头",顾恺之还将这种啃法称为"渐入佳境"。侯景攻建康时,庾信率军守卫朱雀门,侯景军队已  相似文献   

16.
雨中乐     
劈啪,劈啪,劈啪,雨点击打着窗户玻璃。"妈妈,我想出去玩。"啃啃说,"雨什么时候才能停呀?"妈妈不知道如何回答啃啃的问题,她也希望雨能停下来。已经三天了,雨下个不停。看到她垂头丧气的样子,妈妈忽然  相似文献   

17.
<正>解析几何题是历年来高考的重点、难点.其内容丰富,计算要求高,学生不易想到解题思路,想到思路却又不易算到结果.这部分内容向来是高中数学学习中一块难啃的"骨头",学习起来倍感吃力.而过定点问题更是难上加难,学生往往望而生畏,遇到与之相关的题型,往往弃之不做或做而不全,难以得高分.这里,笔者以一道模拟题为例,抛砖引玉,谈谈过定点问题中一些常用的处理方法.一、深入思考探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守护精灵     
啃啃不肯上床睡觉。他不愿意让妈妈知道他害怕黑。他已经上一年级,是小学生了,不想被别人看成是一个胆小鬼。所以,他说:“妈妈,我的床不平,睡在上面不舒服。”妈妈摸了摸他的床,说:“宝贝,你的床很好呀。”啃啃没有理由,只好爬上了床。他躺在床上,心里很害怕。第二天,他对妈妈说:“妈妈,我的房间里有蚊子,我睡不着。”天气很凉,哪来的蚊子?但是,妈妈还是给他点着了蚊香。实际上,啃啃觉得有一个鬼怪藏在床下面。天亮了,啃啃鼓足勇气对妈妈说:“妈妈,我感到床底下有一个鬼怪。”当天睡觉前,妈妈让他看了看床下面,还打开衣柜门让他看了看。“房…  相似文献   

19.
中文系男生为谁多情 看似一本正经,温文尔雅,其实一肚子花花肠子.他们心里把贾宝玉羡慕得要命嘴里却把他贬得一文不值.他们最喜欢晚上抱一本书通宵达旦地啃,白天则装病,赖在床上猛睡一气.别看他们表面上倒有几分男子汉气概,其实暗地里不知为小说里的女主人公白白赔掉多少泪水.他们常常抚首吟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却又每每求之不得,只有顾影自怜.  相似文献   

20.
“背政治”是中国学生的习惯.而“啃哲学”却是法国孩子的爱好。这一“背”一“啃”,表明学习的方法不同。然而其内容的差异。却足以说明东西方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明显不同:前者是训练有“背功”的考试机器,后者则要培养具有哲学思维能力的人才,前者走在应试教育的迷途而不返,后者则是不折不扣的素质教育。“啃哲学”就是学习哲学知识,理解哲学道理,体悟哲学真谛,实践哲学精神,提高哲学素质。中小学生是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客体,因而中小学哲学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