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服务企业、宣传群众是企业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两个基本点。《内蒙古铁道》报作为呼和浩特铁路局党委主管的一张企业报,其根本使命,就是以新闻传播的方式,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于职工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近年来,按照这一原则我们在办报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努力寻求一种既贴近企业生动的发展实践,又贴近职工群众日益提高的阅读口味的方式。服务企业,就是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作为企业的“喉舌”,企业报是“企业领导组织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的指挥台”,是“鼓舞职工完成各项工作的号角和战鼓”。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铁…  相似文献   

2.
企业报是企业重要的宣传阵地,在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和精神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各企业都非常重视办好自己的企业报。据了解,目前不仅国有企业有自己的报纸,就是一些民营企业也有自己的报纸,而且投入资金和人力也不比国有企业少,正因为如此,企业报目前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群体,企业报的采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9月9日至11日,由《新闻三昧》杂志与中国企业报协会联合举办的坚持“政治家”办报主题报告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企业发展等问题,开展热烈的讨论。出席会议的有鞍钢日报、攀钢日报、开滦日报、平顶山矿工报、大同矿工报、胜利日报、长庆石油报、中原石油报、华北石油报、大港石油报、华夏能源报、内蒙古电力报、济南铁道报、广州海运报、北京地铁报、长岭报、中国兵器报、九江石化报、双鹤药业报、唐钢新闻中心、东方电气报等20多家企业报的社长和总编辑,中国记协、《新闻三昧》杂志、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4.
那丽 《记者摇篮》2005,(8):55-55
“三贴近”是当前新闻界一项重要任务。对于企业报而言更是一项责无旁贷的艰巨使命。企业报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也是企业重要的宣传阵地和“喉舌”。在新闻界全力推进“三贴近”的进程中,企业报更应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的放矢地纳入企业宣传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相似文献   

5.
红玲 《新闻三昧》2006,(1):23-25
企业报是由企业主办、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新闻媒体,其地位和生命力就蕴含在竭诚为企业服务的作为之中。作为企业的忠实“喉舌”,企业报只有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职工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才能有所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我想就华北油田报的实际,谈谈企业报服务于企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长江航运报作为一家周二刊的企业报,在新闻的“快”上是没有优势可言的。如何才能避短扬长,打造自己的品牌?长江航运报另辟蹊径,坚持抓深度报道,力求“以深补快”、“以深制快”,办出非日报的新闻特色。这种“以深制快”的差异化战略,为报社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其深度报道在省企业报和中国企业报的年度好新闻评选中脱颖而出,获取了各项大奖。  相似文献   

7.
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难,而企业报进行舆论监督尤其难。作为企业党委和群众喉舌的企业报,如何在新世纪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是党的新闻事业的需要,是企业报为企业改革发展发挥作用的需要,也是企业报赢得读者、自身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企业报受到企业有形或无形的制约,周旋的圈子小,受众的读者少,都在一个企业,低头不见抬头见,吹喇叭唱赞歌愿意听,倘若想说个“不”字,那可就糟了,通过各种关系,给报社施加压力,以后再去采访,冷淡你,刁难你,向企业领导告你的状,甚至有人会来到报社寻衅闹事。尽管企业报进行舆论…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步伐在不断加快。然而,企业报的“依赖性”、“行业封闭性”等弱点,又成为其在报业竞争中发展的障碍。能否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服务企业主体,并更好地面向社会大众,是企业报发展的关键。企业报创新有优势就企业报的报道内容来讲,由于企业本身的制约而存在着先天的局限  相似文献   

9.
过去,企业报一直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作、编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传统的、本体思维的宣传模式的束缚,在为企业而企业的围城中,为突出“企业味”,自己写自己看,周而复始地唱着“四季歌”,看着“光荣榜”,与读的审美情趣和对新事物的渴求形成鲜明的落差。目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石油企业加快了改革的步伐,由单纯的生产型转向了生产经营型,也就是说,石油企业已不再是单纯的石油生产,也是石油的经营。在这种情况下,石油企业报的新闻工作,应率先冲向商品经济市场,拓宽报道领域,注意观察、搜集、分析、传递经济信息。报纸也应在“企业味”的基础上,多一点“商业味”。做到这一点,采编人员的着眼点不仅要放在石油的勘探开发上,更应该关注那些与本企业生存、发展有关的其他行业的新成就、新产品、新技术、以及其他企业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报一枝独秀,在纷繁的出版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其原因就在于企业报有其它报刊无法比拟的“贴近性”。它根植于企业中,是企业的一部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阵地,在企业中备受职工的青睐。因此,充分发挥企业报的贴近性,扎深企业报之根是办好企业报的一条根本途径。扎根于“中心”企业报的一项根本任务就是为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要实现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报作为我国一种具有特定编采、发行范围和读群体的新闻媒体,与其他新闻媒体有许多不同的特点,除了注意报纸的新闻性这个共性以外,应特别凸现其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而通讯(报告学)一类作品更能体现其“三性”,使报纸的可读性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三昧》2005,(11):28-29
《全国企业报联播》是本刊新开辟的一个专页,特聘请中国企业报协会原秘书长,现任常务顾问叶世忠同志、办公室主任陈上奎同志负责策划并主持。可称“刊中刊”,随本刊每期出版。 《全国企业报联播》主要内容是报道全国企业报的发展动态,工作经验以及重大举措和重大变化等。目的是给全国企业报搭一个平台,为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创造条件。希望大家关注这个专页,不断提出建议,并提供稿件。[编按]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三昧》2005,(10):36-37
《全国企业报联播》是本刊这一期新开辟的一个专页,特聘请中国企业报协会原秘书长、现任常务顾问叶世忠同志,办公室主任陈上奎同志负责策划并主持。可称“刊中刊”,随本刊每期出版。、《全国企业报联播》主要内容是报道全国企业报的发展动态、工作经验以及重大举措和重大变化等。目的是给全国企业报搭一个平台,为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创造条件。希望大家关注这个专页,不断提出建议,并提供稿件。  相似文献   

14.
魏莉 《青年记者》2004,(1):43-44
长期以来,企业报留给读者的印象是一副“专业、数字、呆板、枯燥、生硬、乏味”的面孔。那么,怎样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处理好企业报经济版稿件的新闻严谨性和可读性的关系,找到经济版稿件的新闻宣传价值与可读性、趣味性之间的交叉点,提高经济版的可读性呢?笔者认为把握好以下几点是提高经济版可读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隋冬 《新闻知识》2001,(3):48-48
自 1998年开始,国家新闻出版署整顿内部报刊后,绝大多数企业内部报纸,一夜之间全变成了改为“内部资料”保存下来了。有的大型企业还将企业报改为日报,有的改印彩报,还有的扩版增刊,由过去的半月报、月报改为周报、周二报等。这说明,无论从企业领导、机关,还是职工群众,仍然需要自己的报纸,这就决定了它存在的价值。   但凡事都具有双重性,企业报扩版增期自然是好事,但随之而来的是,“稿荒”的矛盾在相当多的企业报表现得十分突出。企业报定编有限,像笔者所在的这张本月报、报社定员仅两人,且编、摄、采、发、投等等全权总…  相似文献   

16.
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稳定社会经济基础的中央企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组织,加强关于“企业史”的集体记忆建构有助于央企宣传工作的高效开展。企业报是央企建构集体记忆的重要媒介,主要通过“强调企业史‘高光时刻’”“整合个体叙事与记忆框架”“持续且稳定地输出内容”进行集体记忆实践。同时,企业报的集体记忆建构功能在当前媒介环境下面临冲击与挑战,亟需在未来发展中做出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三昧》2005,(10):F0002-F0002
《平顶山矿工报》于1969年9月6日创刊。报纸每周出版5期,报社编辑部现有在岗职工69人,其中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56人。具有现代化的采编网络、数字化的摄影装备和精干高效的采编队伍。2002年改为彩报。1998年荣获全国“二十佳企业报”,2000年和2004年连获河南省“一级报纸”、河南省“最佳企业报”、“特别优秀企业报”。2002年至2004年荣获全国“先进企业报”,连续两届荣获河南省“十佳报纸”,这是河南省政府部门对报纸的最高奖励。  相似文献   

18.
刘颖 《新闻界》2001,(1):54-54
绵阳电力报是四川省绵阳电业局主办的企业报,从 1981年初创办的油印《供电简讯》,到后来激光照排的四开四版报纸,绵阳电力报走过了近二十个春秋。在这期间,报纸曾于 1997年荣获中国电力报刊协会西南分会“十佳”优秀报刊称号, 2000年又荣获“全国优秀供电报刊”的殊荣。上百余篇新闻稿件获市、省 (部 )级及全国的各类好新闻奖。   立足本企业,办出企业报的特色,为企业两个文明服好务,一直是绵阳电力报编采人员深思和努力的方向。针对新闻源较为单一的企业报,重策划、重思路、重深度做好报道,更能突破报纸自身的局限。   新闻…  相似文献   

19.
在报业竞争激烈,特别是各级党报和行业报向企业“压发行任务”的情况下,作为企业报,如何求得生存之路?我认为,关键在于具备比同行学习得更好更快的能力。鉴于此,我们在打造学习型团队、培育知识型员工上下大功夫。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三昧》2006,(3):F0003-F0003
聂世勇同志现任平顶山矿工报社社长、总编辑。今年47岁,管理工程专业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他从1998年5月任平顶山矿工报社社长、总编辑以来,与报社领导班子一道,坚持“两个轮子一起转,两个效益一起抓”的工作思路,在内部改革和管理上大胆探索,狠抓报纸质量,构筑精品工程,实现了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双丰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提高”。自1998年11月平顶山矿工报获得“全国二十佳企业报”荣誉之后,报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至2005年先后获得“河南省一级报纸”、“河南省最佳企业报”、“全国先进企业报”、“中国媒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