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校体育课改的深入开展,高校体育教育以更高的开放性为教改和学生学习创设了激发创造性的平台.针对当前体育教育课改实践,研究发现,体育教育内容的开放性是其开放性开展的基础与动力源,对激发学生开放性体育方式创新与培养学生开放性体育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认为,通过学生建议性选择和社会时尚性选择教育开放性内容,在必修体育项目融入与兴趣项目提升性融入运用中,培养与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并培养个性化体育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的高校体育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高校体育教育,就是培养具有自主、自觉、自为的生存能力的人.教师应当把一切有益于学生主体的学习、生活、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应当扬弃教学活动中忽视人文关怀的旧习惯.  相似文献   

3.
罗强 《考试周刊》2013,(37):107-107
高校是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阶段,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之一。本文探讨了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习惯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校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总体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改革和完善,但多数还处于探索和不够完善的阶段,与体育消费市场化的社会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研究认为,应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之中,把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细化培养方案和计划实施过程,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应用能力的社会体育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是当前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中,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制度的不断完善,在高校教学的过程中对体育教学人认识不断地增加.高校作为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最终阶段,是培养大学生身体思想健康的最关键的时刻.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保证当前教学质量的良好有序进行,更要保证在教育的过程中其教育模式对学生的日后社会影响.本文就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其教学模式对终身体育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体育是培养人身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社会栋梁之材.高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要充分发挥它在培养人材中的独特作用.高校体育不仅要教育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培养体育习惯,学习体育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强化体育的育人功能和作用.体育是以人为核心的动态的文化发展过程,不仅注重身体机能的提高和锻炼,更要重视精神的陶冶和发展.体育也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对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的身心和谐发展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莎 《华章》2011,(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大学美育教育看似和高校体育教育关联不大,但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渗透"美育教育,让大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具备正确的审美观点,让大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之余用体育的视角来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使大学体育教育和美育教育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是我们每一个高校体育工作者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所以高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教育习惯的重要时机。在高校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该阶段,对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终身体育教育的内容和作用入手,进而相应的对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要求,为今后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高校体育院系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优势进行分析,提出高校体育院系应改变教学观念,增加社会体育指导与经营专业的学科设置,加强从事群体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全民健身的理论建设与科学研究,加强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等,从而使高校体育院系在教学改革中能拓展专业方向,增加就业渠道.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体育事业发展做出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孙岩 《华章》2012,(22)
培养高校女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其内在动因,使其养成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思想,这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女大学生的特点,从技能知识的传授、思想教育等方面着手,分析阐述了如何在高校公共体育教育过程中培养女大学生的体育兴趣.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与社会体育紧密相连.高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关键环节.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要把体育的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结合起来.高校体育教学应转变传统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拓宽体育教学目标,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教育观,使高校体育教学成为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过程中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的身心持久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是现代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笔者多年的大学体育教学实践从高校体育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和途径两方面进行论述.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体育教育与人类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等三个方面的关系,联系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情,从生命角度提出了改善高校体育教学的三点建议:一是将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作为培养学生的出发点,结合学生的个人意愿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上岗能力,能够对学生更好地步入社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二是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因材施教,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并引导学生积极地应对挫折;三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好表率作用,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习惯,升华学生的社会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最主要的组织形式,也是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途径,在高校培养建设人才的任务中,具有特殊使命。体育的社会化、生活化、终身化是必然趋势,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创新人才,必须更新学生的体育观念,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身体的习惯,尽快建立高校体育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内体育事业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也在不断寻求着创新和突破,近年来,高校体育领域逐渐把目光投向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上.高校时代,学生们的生理心理基本趋于成熟,是体育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关系到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发展,影响到社会对人才的选拔.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影响体育能力培养工作开展的不良因子.因此,分析我国高校体育能力教学现状及存因,加强大学阶段学生体育能力培养认知,探讨高校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对学生的健康、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健康教育是高校育人的主要任务之一,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这一健身效果好,趣味性强,易于开展的项目来进行健康教育,对培养大学生体魄强健、身心健康、道德高尚、团结协作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体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所决定的,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8.
王秋林  陶晨 《科幻画报》2022,(5):261-263
在高等院校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大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高校以全面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核心教育理念,旨在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并满足国家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实用型创新学生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应完善体育教学方法,形成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为重点的教学模式,以此进行素质教育。体育俱乐部模式是高校体育教育中一种合理的教学方式。体育俱乐部模式来源于发达国家,其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对于大学生的体育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我国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探讨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产生、运行,并分析其对大学生体育素质的深层影响,以此探讨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体育素质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最主要的组织形式,也是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途径,在高校培养建设人才的任务中,具有特殊使命。体育的社会化、生活化、终身化是必然趋势,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创新人才,必须更新学生的体育观念,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身体的习惯,尽快建立高校体育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育和健康是高校体育教育永恒的话题,培养大学生进行终生体育锻炼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意识是对体育锻炼有目的的自觉性的反应,有助于学生自觉性的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行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仍处于发展阶段,在大学生中培养体育意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使他们走入社会后不仅自己能坚持体育锻炼,还能带动其他人进行锻炼,对促进社会形成体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