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寻根》2017,(2)
正作为表演才艺的职业戏曲演员——"戏子",在中国古代被贴上特殊标签,其身份地位下贱,被世人轻薄贬损。多少年来,"戏子"被压在社会阶层的最下层,只能强颜欢笑地挣扎在舞台上,供权贵们取乐。"戏子"一词,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旧时称职业的戏曲演员(含轻视意)。"查《辞海》语  相似文献   

2.
古代的夫人     
“夫人”一词,是对别人妻子的尊称,它通常出现在外交场合和书面语言中。但在我国古代,“夫人”除有表尊称(如《战国策·韩》:“闻足下义甚高,故直进白金,持以为夫人粗粝之费”,其中“夫人”即严遂尊称聂政之母。)外,它的名称还随着丈夫社会地位的高低而变化。据...  相似文献   

3.
在汉语中,用来称呼妻妾的词语很多。"拙荆""贱内""内人"皆是,这些词语比较常见,构词理据也比较清楚。汉语中还有一个词语也是用来称呼妻妾的,那就是"家累"。《土风录》:"妻孥谓之家累。"妻妾何以称"家累"呢?"家累"最初当作"累",语出《汉书·西域传》:"募民壮健有累重敢徙者诣田所",颜师古注曰:"累重谓妻子家属也。"  相似文献   

4.
正一"红包"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包着钱的红纸包,用于馈赠或奖励。"《现代汉语新词语大词典》释为:"按照民间习俗,送礼钱常用红纸包上,因此借用‘红包’指代礼钱。后来奖金也有用纸包上的,所以也将奖金叫‘红包’,并发展到将各类奖金都称为‘红包’。又引申为贿赂的钱  相似文献   

5.
<正>一直以来,很多文章主张"烂醉如泥"之"泥"应为一种虫,认为把"烂醉如泥"之"泥"解释为"烂泥"是望文生训(《现代汉语词典》"泥醉":"作烂醉……俱指烂饮而酩酊大醉、瘫作一团之下不醒事态")。初看这些文章,观点确实很新颖,不过,细想总感觉问题很大。笔者查阅了一些大型字典辞书,如《汉语大词典》这样解释"烂醉如泥":"醉得瘫成一  相似文献   

6.
<正>韩国朋友最近来信说,那本《三国演义诗词鉴赏》(韩文版)在韩国问世后,颇受欢迎。那是我在韩国出版的第一本书,至今已三年了。欣喜之余,思绪翩翩。一《三国演义诗词鉴赏》是韩国《三国演义》研究专家、亚细亚大学教授郑元基先生翻译的。我与他初次相识,是在1997年11月汉中召开的"中国第十一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上。当年,我们在一起交谈,他的汉语口语说得还不很地道,不时地用手示  相似文献   

7.
周士琦 《寻根》2004,(2):95-99
开宗明义,首先要解释一下本文的题意、主旨。何谓“西化”,据《现代汉语词典》所云即“欧化”,何谓“欧化”,该词典云:“指模仿欧洲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本文所云当然是“语言文字”了。汉语的西化风尚是近些年来的新现象。本文的主旨是探讨汉语中出现的具有西方字母的外  相似文献   

8.
正水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江河湖海中有,日常煮饭用,很少有人会去想"水"隐涵的文化。即便中国发行量巨大的《现代汉语词典》,与世界语文辞书百科化的倾向相一致,对"水"的释义也是呈科学化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 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这基本就是物理学知识,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水"的感知关系不大。那么,自古至今中国人日常感知的  相似文献   

9.
王使臻  王使璋 《寻根》2010,(5):41-49
<正>我国古代的书信多称"书"或"尺牍"。在先秦时期,《左传》等历史文献中就已经记载了春秋时期大夫们以"书"用于通信往来,如"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在秦汉时期,将书写在长度约一尺的简牍上的用于往来传递信息的文字泛称为"尺牍"。秦汉时的"尺牍"既包括官曹文书,也包括私人书信。魏晋以后,"尺牍"一词渐指代私人间往来的书信。但无论是官府的公  相似文献   

10.
正阅读一些古代典籍,我们不免对古人的身高感到吃惊。小孩的身高一般为5尺,如《孟子·滕文公上》中说:"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西晋李密在《陈情表》中诉说他家"无应门(看门)五尺之童"。孩童如此,成人就更高了,一般的高度是7尺。《荀子·劝学》:"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南朝梁代的沈约在《齐太尉王俭碑铭》中称赞王俭"倾方寸以奉国,忘七尺以事君","方寸"  相似文献   

11.
彭亮 《寻根》2013,(4):15-17
"温故而知新"见于《论语·为政》,又见于《中庸》。历代以来,对"温"字的注解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以汉代郑玄为代表,他以"温寻"释"温",以为"温故"就是"故学之孰矣,后‘时习之’",也就是现代汉语中"温习""复习"——"重复学习学过的东西,使巩固"(《现代汉语词典》)的意思。按照这种解释,"温故"其实与"学而时习之"相近。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最早的城隍庙是安徽芜湖的城隍庙。1999年版的《辞海》"城隍"条目叙述:"古代神话所传守护城池的神。道教尊为‘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中国古代称有水的城堑为‘池’,无水的城堑为‘隍’。据说由《周礼》腊祭八神之一的水(即隍)庸(即城)演化而来。最早见于记载的为芜湖城隍,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辞海》中所说的"芜湖城隍"即为"芜湖城隍庙"。按照《辞海》的解释,"城隍"是"古代  相似文献   

13.
说"碗"     
李佳 《华夏文化》2011,(1):25-26
碗何以得名?我们查阅了以下几种字词典中的释义:《汉语大词典》:“一种口大底小的食器。一般是圆形的。”《辞源》:“圆形敞口的食器。本作‘梳’、‘盘’。”《汉语大字典》:“盛饮食的器具。”读罢这些说解,我们会想,难道是由于碗的口径呈圆形所以我们名之曰“碗”?  相似文献   

14.
正历史上,严格的社会等级将尊卑礼制渗透到民生各个层面。《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孟子·滕文公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唐时王朝强盛,封建等级制度严整,一个人的生前言行和身后评价皆应遵从社会礼俗。除了从墓志文中数量庞大的丧礼词和品评词可以观察等级问题,墓志撰刻者自称词亦能体现出人际等级的礼俗问题。这部分词语虽数量有限,却值得留意。  相似文献   

15.
《寻根》2016,(1)
正在中国古代,"门当户对"只有一个含义,即指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很适合结亲,没有别的意思。元朝王实甫《西厢记》:"虽然不是门当户对,也强如陷于贼中。"明朝凌初《二刻拍案惊奇》:"满生与朱氏门当户对,年貌相当,你敬我爱,如胶似漆。"现在不少人对"门当""户对"做出新解,即指中国古民居建筑中大门的组成部分,是用于镇宅的建筑  相似文献   

16.
《寻根》2020,(4)
正在《宁邑宁氏族谱》中,保存了一份完整的《守河南郡伯宁公德政实绩》(以下简称《德政录》)。"守河南郡伯宁公"为宁氏先祖、曾任河南知府的宁之凤(1610-1680)。因清代流行以古代同级官名称呼现任官员,故《德政录》及所附诗文均称其为"郡伯"或"太守"。在中国传统社会,官员在一地任职期满离任时,当地士民为表敬重和挽留之情,赠"万民伞"、立"德政碑"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当代社会文化艺术生活的日渐丰富,原本作为王羲之书法评语的"顿还旧观"一词,近来出现的频率愈来愈高,一些展览、文章的标题中,常能看见它的身影。当代人多将"顿还旧观"的"观"字念成平声(guān),理解为一种景观、景象,若仅在普通话范围之内,这样使用自然也说得通。但如果考镜源流,追溯与辨析词语的古代使用情况,注重古今汉语的承踪继轨,那么这个词的读音还是有待商榷的。  相似文献   

18.
李新业 《寻根》2010,(5):102-104
<正>"夜叉"是佛教词语,梵语音译词,随佛教传入中土而生根发芽,并被汉语词汇吸收,并引申出新的意义。夜叉不仅出现在佛教典籍中,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也大量出现,完全被汉语化了。在汉译佛经中,夜叉有很多译名,音译有:药叉、阅叉、野叉等;意译有:能啖鬼、轻捷、贵人、祠祭鬼等。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五:"阅叉,以拙反,或云夜叉,皆讹也,正言药叉。此译云能啖  相似文献   

19.
《远古暨三代文学史》在《夏代诗歌》中认为,"桀伐有唐歌"和"《墨子》上载有一支(民歌)"是夏代诗歌。《墨子》所载文字的是对启和启之子"纵乐放荡"的描述,无论是这句话的全部,还是只将其中"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天,天用弗式"提取出来,都不可能是民歌。载于《归藏》的《桀伐有唐歌》因为《归藏》就与《周易》一样,是古代的占筮之书,而"昔者桀筮伐唐"就是卦文,它当然不会是诗歌。  相似文献   

20.
陆羽用毕生精力搜集茶叶资料,编著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被后世尊称为"茶圣"。他在家乡湖北天门留下了众多遗迹供人游览凭吊,本文就其变迁、修缮及现状,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以期引起对茶圣故里文化遗存保护和开发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