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盘古新考     
段宝林 《寻根》2012,(3):4-11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个历史常识是家喻户晓的。盘古是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英雄祖先,是最古老的祖先神。但是,关于盘古的记载却比较晚,这是为什么呢?盘古神话的内涵很丰富,它具备了世界上众多的创世神话的诸方面内容,其社会内涵与哲学内涵都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
刘登翰 《寻根》2002,(3):4-8
全世界各个民族都存在着探问自己从何而来的创世神话和面临周期冰川的洪水神话。然而,以中华民族为代表的东方神话,和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神话,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神话以自然神话为多,神灵多寓自然属性;而希腊神话神灵多具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3.
华为注册商标激活《山海经》鸿蒙神话。中国历史上的两个帝王之死情节,灵宝黄帝铸鼎塬遗址墓葬、红山文化顶级墓葬、凌家滩遗址墓葬的殉葬玉器,实是贯穿中国历史的玉石神话拜物教信仰。本文通过良渚文化遗址墓葬出土玉器上的神徽以及三星堆遗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以及《山海经》鸿蒙论证中国创世鸟神话的原型,进而探讨了用四重证据法进入神话中国研究的可能性,提出了神话学能否进入的历史研究、再造历史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息壤"研究吕威在创世神话诸类型中,有一类"动物潜水取土造地"型故事广泛流传於从欧洲、亚洲,直到美洲的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是一世界性的传说。①该类型神话的中国版──经萧兵、叶舒宪、李道和等人的发掘研究②──实为鲧禹治水神话,已确无疑义。该神话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人日”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董勋《问礼俗》:“正月一日为鸡, 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 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太平御览》卷30引《谈薮》注:“按一说云:天地初开,以一日作鸡,七日作人也。”叶舒宪先生《人日之谜:中国上古创世神话发掘》一文认为:上述所记载的新年礼俗,隐藏著中国上古“以七天为结构顺序的创世神话”,与《旧约·创世纪》的上帝七日创世神话类似。其实,相似的说法已有不少人提出过。如叶文列举了袁珂先生的说法:  相似文献   

6.
武锋 《寻根》2003,(5):4-14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生成和发展的神话与传说,如著名的希腊神话与传说,中华民族当然也不例外,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等神话和传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这是中华)原始先民与自然和危难作斗争的反应,也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经验的曲折表现。因为这些神话和传说所涉及的年代是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之前,没有确切的证据可证,因此我们称他们为“史前传说”。  相似文献   

7.
神秘数字“七”的模式用法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它不是某一个民族文化的独创,而是一种跨文化的人类现象。中国古代虽无七天一休息的圣日制度,却有另一种源自模式数字“七”的独特节庆(?)人日.即每年开始的第七天,实际上是庆祝人类诞生的节日,与创世神话直接相关。中国古代的新年礼俗就是远古创世神话的重演。“七”这个数字不仅是无限时间的象征,而且是无限空间的象征,《荆楚岁时记》中记载的“第一天造鸡,第二天造狗,第三天造羊,第四天造猪,第五天造牛,第六天造马,第七天造人”;鸡用来象征东方,狗象征南方,羊象征西方,猪象征北方,马象征上方,牛象征下方,人居中,以此组合成三维空间的整体象征,也就是所谓“六合”,反映出有序的宇宙生成过程。因此“七”是个到了极限的宇宙数,具有法术和禁忌的意义。人日创世神话是我国先民的原始哲学,试图用有规则的象征符号系统对人类生存于其中的空间与时间进行编码定位。殷商时代以周围方国的图腾为具体空间象征的世界观,为人日创世神话的隐喻编码提供了既定的符号语言。  相似文献   

8.
淮阳寻古     
陈晓琦 《寻根》2005,(2):94-98
文字产生以前的人类历史是由神话与传说构成的。伏羲女娲、共工盘古、炎黄尧舜,把华夏文明的源头演绎的诡谲绮丽。  相似文献   

9.
浑沌与太极     
<正>一前言早期论述中国文化或比较中西文化的学者,时常列举的一项中国文化之特色,乃是中国没有创世神话。这个命题配合着"中国文化缺乏宗教精神"、"黄河文明质朴说"或所谓的"儒家是人文主义"等诸种的命题,它们构成了一种强而有力的论述,这种论述强调中国文明缺乏形上的思考与宗教的情怀,它基本上是现世的导向。①这种解释模式所呈显的中国古文明颇特别,因为古代在西亚、埃及、印  相似文献   

10.
《寻根》1996,(5)
鼓之舞之以尽神──论神和神话的起源神和神话的起源,是人文学术中的一个困难而重大的问题。本文试以字源学考证和现象学阐释相结合的方法,作一些探索。一、神、“大”字与舞蹈所谓神性或者说神的本质,其涵义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创世性。指神妙造万物,陶冶众生,开天辟...  相似文献   

11.
肖雅 《世界文化》2009,(10):24-26
在古希腊神话中,西绪福斯滚石上山,但每次石头都从山顶滚落,如此循环不已。这个简单的神话让人着迷之处,在于它暗示了创世之初就存在的难题:生命是本质,是轻?还是重?在西绪福斯那里,人生的目的就是滚石上山,而那永远往复不停的大石,作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它构成了生命的意义,因此生命的本质是沉重的。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素有尚武传统,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神话。神话这一古老的精神文化形态,以最质朴的形式,在本原意义上凝定了民族精神结构的基型,蕴含了一个民族主体方面的内在规定性,承载着一个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盘古开天辟地、炎黄争帝、后羿射日等神话就是先人赞美力量、歌颂勇武和冒险精神的反映。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奴隶主贵族为了保卫王权和自身利益,对内镇压奴隶们的反抗,对外征服其他部落和边远地区,国家建立了最初的常备军。各部落之间常常为争夺水源、土地和人口而进行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希腊神话以"战争"为特色,而中国神话则以"治水"为特色的原由.指出:航海、商业文化土壤必然成为孕育战争、洪水神话的温床;中国文化土壤"重农"的成分规定了典型神话只能是与农业相关的治水神话.由于中国神话的典型形态是治水神话而不是战争神话,所以"战争神话稀少"并不意味着"中国神话贫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一、仙话———神话的中国特色战国时代,一种特殊的神话从神话母体中诞生并逐步走向独立,这就是以长生不死与快乐自由为宗旨的神话,通常称为仙话。非常特别的是,在纷繁多彩的世界古代神话王国中,这种特殊的神话为中国所独有,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若就文化创造的深层动因而言,神话中的仙话材料乃是原始人类生命意识觉醒的产物。神话为仙话提供了母体,仙话从神话母体中诞生,并成为一种特殊形态的神话。虽然在广义神话思想概念里,仙话与神话原来没有太大的区别,中国古代的一些著名神话人物,如黄帝、西王母、嫦娥、瑶姬等,既是神话人物,也是仙话…  相似文献   

15.
《庄子》的神话与寓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的神话与寓言袁珂一茅盾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大师,出其余绪以研究神话,竟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中国神话的开山祖。他在1929年出版的《神话杂论》和《中国神话研究ABC》(现均收人1981年百花文艺社出版的《神话研究》中,后者更名为《中国神话研...  相似文献   

16.
中华学人     
袁珂研究员简况  袁珂 ,1916年 7月生 ,四川省新都县人。 194 1年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 ,曾从许寿裳先生受“小说史”及“传记研究”课。 194 6年随许先生到台湾 ,在省编译馆任编辑、编审 ,开始研究中国神话。 50后代初 ,在重庆西南人民艺术学院任教。后调作协四川分会任创作员。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神话学会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91年起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中国神话研究 ,著述甚丰。主要有《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传说》、《中国神话》、《神话故事新编》、《中国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17.
中原是中国汉族神话产生和流传的中心地区。中原神话是指中国古文献中已有零星记载,至今仍流传在中原民间口头上的著名神话。20世纪80年代起,由河南大学张振犁先生首倡,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中原神话调查研究工作。调查发现,中原神话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呈集群式分布的特点。近几十年来,对中原神话的发掘与研究,使中原神话完整体系呈现在世人面前,弥补了中国汉族神话"零散"的缺憾。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演进,中国的古代神话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虽则茅盾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著书论证了中国上古神话"神话历史化"这一观点,然而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对这一观点进行质疑。事实上,不论是"神话历史化"还是"历史神话化",其理论内涵都是正确的。但在讨论神话的发生阶段时,"历史神话化"明显更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吴洋飞 《寻根》2013,(4):127-131
盘古高氏家族与《盘古新七公家训》 据盘古高氏谱牒资料记载,盘古高姓的郡望为渤海郡,其始祖为春秋齐太公之九世孙。到了南宋时期,由于政治中心的南移,高氏也随之迁往江南,世则公居温州之九曲里,世则公曾孙不焰公徙居乐清馆头。  相似文献   

20.
填海追日五十年──袁珂先生生平及学术成就四川省社科院院长研究员刘茂才袁珂先生,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1916年7月12日生于四川新繁县(今新都县新繁镇)。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神话学会主席、国际知名学者,是当代中国神话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