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淡路之行     
正淡路之行是从水仙花开始的,无意中在杂志上瞥见一幅海边水仙盛放的照片,目光就再也挪不开了,图边标注:"滩黑岩水仙乡"。滩黑岩在什么地方?脑子里全无概念,但既然有这么多水仙花,一定要去看看吧。寻芳我对水仙有着特殊的感情,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年春节家里都有水仙,好像没有水仙年味儿就要大打折扣。年前十来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家里的大扫除还没结束,年夜饭的浩大工程又开始了,不停地出出进  相似文献   

2.
丝路之行     
丝路之行陈毅平编译《读者文摘》撰稿人弗杰斯·波得维奇,沿着举世闻名的商贸古道,作了一次丰富多采的旅行。他跨越巍巍喀喇昆仑山,寻访人间仙境香格里拉长寿谷,最后到达中华文明的摇篮古城西安,登临雄伟的大雁塔。历时一个月,行程4000英里。下面就是他写的游记...  相似文献   

3.
去年6月,应法罗群岛美术馆的邀请,中国山水画展览首次在法罗群岛展出,我有幸随展访问法罗群岛。据说这是有史以来中国人第二次登上法罗群岛。在茫茫的大西洋上,法罗群岛就像撒下的几粒珍珠,这里有18个有人居住和12个无人居住的岛屿。总面积1399平方公里,人口4万6千人,首  相似文献   

4.
无为寺之行     
苍山兰峰东麓的无为寺,盛名早已为世人所熟知,那里古道清幽,溪水潺流,拾阶而上,满眼中最是人间风光无限处.寺间晨钟暮鼓,僧侣诵经祈愿,所有悲欢都可以在那里找到归宿. 早前,我就想到寺里禅修,希望找回久违的宁静,在一片青杉绿柏中安顿自己的内心,任恣风卷云游.而青灯古寺,经文漫漶着时光,收纳着人间悲喜,只一语佛偈便悲悯包容着...  相似文献   

5.
花果沟之行     
眼下正是鲜花盛放的时节,山上那些五彩缤纷的野花时时在吸引着我.听奶奶说起花果沟简直就是仙境,总不免想去看看.  相似文献   

6.
锁昕翔 《大理文化》2005,14(4):33-36
抗战时期,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务部主任、担负着主持和领导"文协"工作重任的著名作家老舍,曾接受西南联大中文系邀请,到昆明休养、讲学,在云南度过了一段短暂然而令他难忘的愉快时光.  相似文献   

7.
喀拉喀托这个名字本身听起来就象爆炸的声音。一八八三年,巽他海峡中这个默默无闻的印度尼西亚海岛成为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天然或人工的)爆炸发生地。在一次猛烈的火山爆发中(据估计相当于一百颗威力强大的氢弹同时一起爆炸),这个十八平方英里海岛的三分之二崩塌了。爆炸过后,只有烟雾弥漫,死气沉沉的残留部分依然突出在海面。在九十年后的今天残留下来的喀拉喀托怎么样了?它是否一直是焦土一片,成了不毛的荒岛,作为地球大发雷霆的无声见证呢?抑或已恢复了一些生机?我们决定亲自到那里去看个究竟,结果,发现它却是一个顽强生命力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淮茗 《寻根》2012,(3):42-43
吴梅为一代曲学大师,这早巳是学界的定评。在成名之前,他曾度过一段颇为艰难的坎坷时光,但也为其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1909年到1910年的中原之行虽然时间较为短暂,却在其治学历程中留下了颇为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应法国海外省留尼旺麒麟友谊会的邀请,今年春节期间,我带着由南通市歌舞团组成的南通艺术团在留尼旺的圣安德列、砀博、圣丹尼、圣约翰夫、圣伯诺瓦等5个城市进行了友好访问演出,受到了当地人民和旅法华侨的热烈欢迎。访问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留尼旺的旅游业很兴旺,它的海滨浴场、火山景观每年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大丰物一的访们艺术团大年初一中午抵达留尼旺,留尼旺分管文化工作的议员拉克帕地先生、膝谈友谊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记者及当地群众一百多人到机场欢迎我们。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我们下榻的度…  相似文献   

10.
武汉博物馆有套馆藏青玉牌,共10枚,上刻有清乾隆皇帝御制考据文章《御制程敏政重修观音寺记订讹》,此文镌刻在玉器上,实所少见。本文对牌文进行了校勘。  相似文献   

11.
距今八十余年前,1900年春,有一个日本人从位于印度一侧的尼泊尔王国,朝着人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走来。他身后跟着两名背行李的随从。这个人就是河口慧海。不用说当地的人们,就连两个仆从也没看出他是日本人。慧海身穿喇嘛的僧衣,口操当地的藏语。路上有人问他从哪里来时,他就回答说,“我是回拉萨的。”然后,学着西藏人的样子,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吐舌礼。慧海很早就向往去西藏。可是,当时西藏顽固地封锁门户,绝对不允许外国人入境。有谁胆敢违反这一法令,除当事者必死无疑外,为当事者提供方便的人也要立即被处以死刑。所以,在当时西藏仍然是一个神秘莫测之境。昔海想要去如此难以进入的地方,究竟为了什么目的呢?是探险吗?不是。慧海是一个和尚,和尚为什么想去西藏呢?原  相似文献   

12.
许凤才 《寻根》2008,(5):96-98
据曾经历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张衡石先生回忆,1929年的中秋节刚过没几天,在淮阳师范任国文教员的新诗人徐玉诺,不知何种缘故,正上着课时情绪突然激动起来,撂下讲义扬长而去……这一下使整个校园舆论大哗,  相似文献   

13.
《印度之行》是英国作家福斯特的代表作,也是西方现代文学中的经典著作之一。小说是作者根据两次访问印度的经历写成的,展现了多棱镜似的印度形象,抨击了英国殖民者“那颗发育不良的心”。福斯特的作品浸透着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因此,福斯特塑造的印度形象具有独特的复杂性。本文试以小说中的人物、风景为代表,从形象的角度解读福斯特笔下的印度形象,并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14.
任崇岳 《寻根》2004,(4):124-127
河南省鹿邑县有一支姓完颜的居民,约有6000人,分布在该县马铺、涡北、太清宫、贾滩、杨湖口等5个乡镇的12个自然村中.若从相貌、衣着、语言、风俗习惯上看,他们与汉族毫无二致,倘不寻根究底,便很难发现这是一支地地道道的女真遗民,如今已称作满族了.  相似文献   

15.
刘海永 《寻根》2010,(4):72-75
一 在七朝古都开封,除了满眼大宋的遗迹外,还有一处辉煌的中西合璧的经典建筑——天主教河南总修院。虽然历经岁月的铅华,斑驳的廊柱依稀可见的色彩,仍然显示出它曾经的尊贵与辉煌。  相似文献   

16.
肖华锟 《寻根》2004,(4):120-121
在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下营村南,有一通清代的墓碑,碑刻为:"大清台湾慕义垦兵始祖公依那思罗、妣岑氏合葬之墓."在距该碑东北3公里的文渠乡红庙村小学校长陈堂三家,保存有<邓州台湾土番垦屯陈氏家乘>高山族家谱.  相似文献   

17.
刘丁辉 《寻根》2023,(1):72-80
<正>河南地处华夏腹地,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上,河南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长期处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尤其是在中国青铜时代最为辉煌的两周时期,河南地区作为周王室的定都之地,是周王朝统治的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18.
河南固始:潘氏发源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竟成  李新堂 《寻根》2008,(2):140-141
古潘国,是夏代初期所封的诸侯国,其地在大别山东北淮河之南,至春秋为楚国所征服。秦及西汉,古潘国地建置寝县;东汉,更名为固始,今为河南省信阳市领属。中华潘氏,是以古潘国而名的姓氏,固始是潘氏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9.
白泽宇 《寻根》2023,(1):128-134
<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南阎氏魏晋以来河南阎氏家族中第一个可考的为阎善。据《周书》记载,他卒于开皇二年(582年),时年77岁,可知阎善正始三年(506年)生,此时北魏都城已从盛乐迁往平城。史载阎善曾任云中镇将,驻守盛乐,所以在此成家。这一时期北魏的军人主要以鲜卑族为主,那么阎善一系是否为汉族人呢?对此,陈寅恪先生认为:“(阎毗)盖其人俱含有西域胡族血统,而又久为华夏文化所染习,故其事业藉西域家世之奇技,以饰中国经典之古制。”另外,《元和姓纂》也说其家族为代人,  相似文献   

20.
王新环 《寻根》2011,(1):40-42
清末民初,在现代公共卫生事业尚未产生之前,河南民众普遍是靠民间防疫活动祛病避邪的。即便到了公共卫生事业已在乡村零星出现的民国时期,广大民众仍然更愿意秉承民间传统,结合当地的风物和民俗,以自发的防疫避瘟活动来驱除病魔。这种自发的群体性的民俗防疫活动,往往是和节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