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杖鼓溯源     
李理 《寻根》2008,(5):76-85
杖鼓是以手和杖(鼓槌)左右击打演奏的乐器,因其在古代宫廷中用于帝后卤簿仪仗,后世也记载为“仗鼓”。杖鼓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曾有不同称谓,如“腰鼓”、“细腰鼓”、“长鼓”、“羯鼓”、“两杖鼓”、“细腰双面鼓”等,在古代还曾有“正鼓”、“和鼓”、“震鼓”等乐器与杖鼓的造型比较相似。  相似文献   

2.
陈四海  卫雪怡 《寻根》2006,(1):31-36
“鼓”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属“八音”中的革类。在众多的鼓类中,建鼓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建鼓在古时常用于战争、宫廷、祭祀、娱乐等场合之中,从目前各地出土的汉画像石来看,建鼓图像纹样屡见不鲜,这些丰富多彩的图片资料,为我们进一步了解、研究建鼓的形制、演奏方式及发展变化,提供了更为直观的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苦楝子     
张旗 《大理文化》2016,(4):48-52
正献给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题记苦楝子树虽说可以栽培,但我所见到的苦楝子树,都是野生的。我家老屋庭院的围墙外,就有两株苦楝子树,一株在东面水沟边,一株在西北面废弃的旧屋基上,都是自己长出来的。至于它们是怎样长出来的,是什么时候长出来的,它们为什么要长在这里而不长在那里,没有人知道,确切地说是没有人关注。树不是想长在哪里就长在哪里的,一切都很偶然,然而又都自然而然。  相似文献   

4.
文乘之子     
文震孟(文起,1574-1636)次子文乘(應符,1618-1646),順治三年六月二十六日牽連吴日生事爲土國寶所殺,年二十九。因觸時忌,此事記録簡略。其妻爲周順昌之女,史料有記周氏殉死者,疑雲密布,錯訛叢生,而關於文乘之子嗣問題,更不可究詰。本文在柴德賡先生考證文應符其人其妻基礎上,略考其子,并進一步思考如此做之意義。  相似文献   

5.
鼓中所沉积的古代宗教意识费秉勋鼓是世界各民族最古老的乐器,各民族的鼓中都可能沉潜著一些原始宗教或古代宗教方面的内容。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材料分析,我国的鼓在深层至少沉积着三个属于古代宗教方面的文化意蕴。这就是夔、雷神和鼓精的鸟。一、夔的化身上古寸代曾经广...  相似文献   

6.
父父子子     
熊焱 《大理文化》2013,(12):38-42
我的父亲曾在他年少的时候把我的祖父当成他的敌人。 那时他在暗中使劲,想要一次次地打败他的父亲。在他们一次次明里暗里的较量中,我刚愎白用的祖父多是最后的胜利者。如果某一次我的父亲在言语或行动上占了上风,那他将会高兴上半天,得意地吹着口哨,或是高声唱歌。  相似文献   

7.
《周易》在中国经籍中最富有哲学意义,影响深远。相传孔子老而喜《易》,作《易传》,近人多怀疑其说,然而一九七三年底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经传竟能证明孔子与《易传》确有密切关系。孔子嫡孙子思所著《子思子》已佚,尚有四篇存在《礼记》书内,其思想及所载孔子论《易》语,均可与《易传》印证。荀子也以《易》学著称,其学来自年辈和子思相若的馯臂子弓。《荀子·天论》的思想本于《易传》的《繋辞》,在《大略》中还直接引用《彖传》、《说卦》和《序卦》。继荀子之后,汉初的陆贾、穆生等都精于《易》学,他们或久居楚地,或本来就是楚人。这为流传在楚地的帛书《周易》经传提供了历史背景。帛书的发现和下面两篇文章的论述说明,《易传》绝不是晚出的作品,研究孔子及先秦儒家不可离开《易传》。  相似文献   

8.
陶母教子     
陶母教子秋言西晋人陶侃,自幼生活贫困,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苦度年日。陶侃成年后,最早在家乡浔阳担任县吏,主管全县的捕鱼之事。有一次,陶侃给母亲送去一罐腌鱼,其母见到陶侃送来的东西后,立刻将它封存好,没有开罐,并派人给陶侃送了一封信,信中责备陶侃说:"...  相似文献   

9.
川江号子     
川江号子,是四川各地通航河流、湖泊船工号子的统称,是船工、纤夫在长期推船、拉纤的艰苦劳动过程中,为了协调步伐,统一动作,鼓舞士气,激励劳动情绪,齐心合力,战胜险滩恶水,保障船只安全航行,在实践中创造的船工、纤夫劳动的歌.  相似文献   

10.
11.
鼓,在非洲社会生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鼓声伴随着人们的喜庆欢乐,鼓声表达出人们的愤怒悲哀,说它的影响涉及人们生活的一切领域,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尤其在西非,那里每一个初生的孩子都有一个鼓名,就像我国回族人一样,除了中国姓名外,还要有一个“经名”(俗称回回名)。在辽阔的非洲大陆,勤劳质朴的各族人民都能歌善舞。丰富多彩的鼓类乐器,和非洲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论男子或妇女,还是儿童和老翁,几乎人人都会击鼓。非洲鼓的品种繁多,式样奇异多姿,从膜面来分,有单面鼓和双面鼓之别。从鼓的外形看,桶状的有圆柱形的,也有圆锥形的;杯状…  相似文献   

12.
在上古中國,"作者"的概念和"聖人"的概念息息相關.這不是說聖人必然要"作"--創作和寫作,而是說只有聖人才有"作"的特權.中國上古思想史學者普鳴在他題為<成聖的誘惑:上古中國聖人寫作之興衰>的文章裹,指出自公元二世紀以來,隨着紙的逐漸普及,書寫變得曰益常見,聖人的地位也就慢慢不再是建立文本權威的前提了.[1]技術的進步導致寫作以及聖人地位在文化結構中的意義發生改變,結果是各種各樣的文本大批量地問世.但在本文中,我將專門探討一種具體的書寫形式,也就是所謂的"子書".  相似文献   

13.
箕子东渡考索朱亚非箕子是商末贵族,子姓,名须臾,纣王时,曾官居太师。因其封国为箕,故称箕子。关于箕子在商朝末年的活动,司马迁《史记·宋微子世家》有一段比较完整的记载:箕子者,纣亲戚也。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  相似文献   

14.
李永翘 《寻根》2002,(5):58-63
近来,在四川日益蓬蓬勃勃的客家学研究中,发现国画大师张大干先生(1899~1983年)也是客家人!目前客家学界公认的界定客家人的三大标准,张大干均符合:  相似文献   

15.
《寻根》2017,(1)
正孔门四科"德行"之儒如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原宪等多隐居不仕,具有一定的隐逸倾向。子夏门下"德行"之儒田子方、段干木等也是这样。据《史记·魏世家》:"魏成子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由此可推知,田子方、段干木均为子夏早期弟子,其学成名显之后  相似文献   

16.
今年5月27日至6月5日,由马来西亚《南洋商报》主办的吉隆坡首届“国际华文书展”在吉隆坡举行。马来西亚文化、艺术及旅游部副部长陈广才主持了开幕式。他说:“我认为华社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社会。”马来西亚公众对前来参展的中国大陆图书,表现了极大的热情,父母陪子女选书的情景随处可见,有的读者驱车数百公里来书展买书。中国的古典文学和有关教育辅导读物,受到了人们的青睐。退休华语学校教师麦先生说:“中国大陆编写的图书,质量好,而且是简体字,我们爱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是一个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新…  相似文献   

17.
说到中国的汉族民间舞蹈,必然从“秧歌”拉开话题……在以黄河和长江为核心的汉族文化区域,河流交错,土地肥沃,人们以农耕为业。起源于农耕插秧生产的民间舞蹈“秧歌”,是汉族人民在节日和祭扫活动中主要的娱乐方式。普遍流行的“秧歌”,是歌、舞、戏的综合形式。歌,是穿插在舞蹈间用于清唱的“民间小曲”;舞,一般包括“过街”(队列舞)、“大场”烟案舞)和丰富多采的“小场”舞蹈;戏,是有人物情节的歌舞小戏。这一协调的艺术整体,包括了各种不同节目,表演时热闹非凡,观者如山。同是“秧歌”,但因地理文化诸因素不同,各地…  相似文献   

18.
谷溪是一位美术出版工作者,又是一位书画家。  相似文献   

19.
齐园 《世界文化》2002,(2):11-12
相信,许多人都是在199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之后才知道了《铁皮鼓》,进而才开始关注君特·格拉斯。作为二十世纪最后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君特·格拉斯也许应该为这份殊荣晚来了四十年而感到幸福。不管什么原因,结局告诉我们:和着世纪末的钟声,奥斯卡的铁皮鼓敲得格外有力度,也格外发人深省。那既是向这个“饱受摧残的世界告别,向受伤的生物告别,向我们和我们的心灵告别”的一曲落幕悲歌,又是新世纪来临前的一首震撼人心的序曲。《铁皮鼓》创作于1958年,历经战争洗劫的德国和德国文学给予了作家最富时代感的创作…  相似文献   

20.
守门石狮子的来龙去脉□王心喜在我国,众多的建筑物的门前,都蹲着一对雌雄成双的石雕的狮子,使这些建筑物与欧美的哥特式和巴洛克式建筑迥然有别,透出地道的中国传统建筑所独有的文化特色和景观。在近些年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各地竞相建造了许多现代化的、西式风格的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