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露珠》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一篇文质兼美、深受同学们喜爱的文章。文章以童话的形式,通过写小露珠的出现、消失以及滋润万物,表现了大自然的生生相息、和谐共存。通过小露珠与小动物、植物交朋友的故事情节,表现了小露珠的美以及它的“润物细无声”。]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小露珠是什么时候出现,又是什么时候消失的?用“”勾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学生默读、勾画)师:请起来说一说:小露珠什么时候出现?生1:夜幕降临时,小露珠就出现了。生2:它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课件出示夜幕降临、…  相似文献   

2.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然后多读几遍。(学生读课文,画句子,读句子。)师:刚才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现在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听,并告诉他你的感受。(学生下位寻找自己的好朋友,互读课文,互说感受。)师:想让同学们都分享你的收获吗?(生齐答:想)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生:我觉得这一句最美,“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我很喜欢花儿盛开的样子,所以我觉得很美。生:我也喜欢这一句!(读)我喜欢“小莲蓬”那可爱…  相似文献   

3.
课堂回放师:课文没有写缺水生活的"苦",而是写了缺水的"乐"。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快乐的事?(生默读课文)师:用一句话概括,说说这是一件什么事?(生答)师:课文中有专门描写小孩子快乐的一句话,请标出来。(生标句子)师:如果你一个月没洗澡,遇到这么一场雨,你会做些什么?想象一下。(生想象说话)师:阅读第4~6自然段,说一说,这又是一件怎样快乐的事?生:一勺水洗澡。  相似文献   

4.
《小露珠》是苏教版第六册教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方面的设计 :一、口语交际训练课文 2、3、4自然段写了小动物都非常喜欢小露珠。小露珠出现了 ,它们热情地欢迎它 ,都争着向它打招呼。在教学时 ,老师扮演小露珠 ,学生扮演小动物 ,学生向老师问好 :“早啊 ,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早啊 ,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早啊 ,像珍珠那么美丽的小露珠。”然后让学生根据小露珠的外形特点 ,想像小动物还怎样向小露珠问好。老师走到学生位置上 ,老师先向学生打招呼 ,如 :“早啊 ,美丽的蝴蝶 !”“早啊 ,活泼的小…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上了《小露珠》一课。我设计了师生扮演“小露珠和小动物相互问好”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小手如林。答案丰富多彩:“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早哇!美丽可爱的花蝴蝶!”“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早哇!聪明伶俐的小蟋蟀!”“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早哇!专给人们做好事的小青蛙!”同学们说的是书上现成的句子,都着眼于小露珠的外形。突然,一个小男孩的回答使我又惊又喜:“早哇!纯洁善良的小露珠!”他独辟蹊径,竟然想到从品质的角度来回答。我激动地问:“你的回答与众不同,你为什么说小露珠纯洁善良呢?”…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在优质课比赛中听了两节《爬山虎的脚》,在学习重点也是难点———写爬山虎的脚这一部分(3-5自然段)时,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截然不同,这引发了听课教师的争论。有的说第一个设计好,有的说第二个设计好。到底哪一个设计更精彩呢?这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先看一下两位教师的设计(片段)。第一位教师的设计是: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5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写了什么?(生默读课文)师:同学们已经读完了课文,想不想看一看?生:想。师:咱们看多媒体课件———录像。看了录像你发现了什么?看完录像说一说。(录像主要展示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位置,…  相似文献   

7.
教例】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直奔课文中心  审题后,教师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1)这篇课文写了有关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2)课文中能体现课文中心思想的是哪个句子?  默读后讨论、交流:  师:现在先讨论第一个问题。  生:课文先写许多人在万国殡仪馆悼念鲁迅先生的情景师:这句话得补充一点,人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悼念鲁迅的呢?  生:应该补上“鲁迅先生逝世以后”。  师:很好!(板书:在殡仪馆里)  生:接着写鲁迅先生教育“我”要认真读书。  师:注意,老师要求说说“写了哪几件事”,要说事情。  生:是写…  相似文献   

8.
师:请打开书142页,我们先听一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注意生字的读音,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听录音。) (指名认读生字词,并正音。) 师:课文讲谁全神贯注? 生:罗丹。 师:(板书:罗丹)老师加几个字,同学们将它补充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板书:罗丹全神贯注地)  相似文献   

9.
下面是《小露珠》(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的几个片段。片段一师:你们最喜欢哪种小动物?既然你那么喜欢,你能把它读好吗?(生读)师:听着小动物们的赞美,小露珠会怎样回答呢?同桌之间挑选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与小露珠对话。好吗?第一组同桌甲:我是小露珠。乙:我是小青蛙。乙:“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相似文献   

10.
犤初读课文过程中,黑板上留下了经教师指点、学生讨论理清的课文脉络:响起掌声(第1~4自然段)感谢掌声(第5~6自然段 议论掌声需要掌声身处困境(第7自然段)犦师:请同学们轻声把整篇课文朗读两遍,读后告诉老师:哪一自然段课文所写的情景最使你感动?(生读课文,思考)生:第4自然段。师: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生读课文,略显平淡)生:(忽然站起,大声地)邢平读得不好!(笑声。未征求老师意见,该生便富有感情地朗读起来)师:(笑)这么说,你也同意邢平同学的意见———第4自然段写得最让你感动了?(生点头)师:大家同意他俩的看法吗?生:(齐)同意!师:说说看…  相似文献   

11.
教学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获得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课前思考:《小露珠》是一篇文字极其优美的文章,作者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赋予大自然中的生物以鲜明的个性,并且从侧面对小露珠的外慧内秀进行描写。在读中感悟美,在情境中体验美,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情感上得到共鸣,塑造学生健康、完美的品质。教学片段:师:还有谁喜欢小露珠呢?谁愿意来读一读第6自然段?(学生朗读)生(1):还有向日葵、白杨树和喇叭花也喜欢小露珠。生(2):还有鲜花嫩草也都喜欢小露珠。师:它们为什么也喜欢小露珠呢?生(1):因为…  相似文献   

12.
陈玮  张学平 《湖南教育》2003,(22):52-53
片段一:自主学文,交往互动师:是啊!雪后的景致美如画卷。作者竣青又是以怎样生动的文字来描绘雪后景致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6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四节,可以快速阅读或默读,也可以自由轻声读,选一个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反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并在课文空白处写上批注。(生圈点批注,小组交流,师巡视)师:你们觉得哪句话写得好?生:我认为“一阵风……彩虹”这句话写得很美,不仅运用了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把雪末儿比作玉屑,还运用了动态写法来描写雪花纷纷扬扬飘落的情景。师:“风吹树动雪花落”,多美的一个句子!喜欢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一年级下册“练习4”教学片断:师:(出示森林布景图)今天,大森林里要开动物音乐会。听,是谁在唱歌?(响起小动物的叫声。)生:小鸡在“叽———叽———叽”地唱。生:“咕———咕———咕”是鸽子在唱。生:“喵———喵———喵”,小猫在高兴地唱歌。生:青蛙在“呱———呱———呱”地唱。师:这些小动物刚“表演”完,他们的声音多有趣!别急,后面还有小动物要“表演”,你想听谁的?生:我想听小蜜蜂唱。(教师播放声音,出示拟声词嗡———嗡———嗡。学生把自己想听的争先恐后地说出,教师让学生模仿唱。)师:小动物的声音真有趣,这些表示…  相似文献   

14.
学习了《小露珠》这篇课文,我们知道小露珠的外表非常美:青蛙赞美小露珠像钻石那么闪亮,蟋蟀赞美小露珠像水晶那么透明,蝴蝶赞美小露珠像珍珠那么圆润。这些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小露珠闪亮透明圆润的特点。花草树木也都非常喜欢小露珠,为什么呢?是否仅仅因为小露珠外形美丽呢?  相似文献   

15.
师:老师带来了一些小蝌蚪,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实物演示)生:小蝌蚪的头很大,像一粒大黑豆。生:小蝌蚪的尾巴很长。生:它的全身是黑灰色的。师:是呀,可它们的妈妈一点儿也不像小蝌蚪这个样子。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它们的妈妈的?请小朋友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小蝌蚪找妈妈的事?(生默读)生:课文的第2、3、4自然段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事。师:请大家听听2、3、4自然段的录音,再看看画面,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教师将2~4自然段制成动画,CAI课件演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学生复述)师:对了,请小朋友…  相似文献   

16.
教材内容: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和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苏教版)第六册《荷花》。教学内容:《荷花》第二自然段。师: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这个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然后多读几遍。(学生读课文,画句子,读句子。)师:现在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听,并告诉他你的感受。(学生下位寻找自己的好朋友,互读课文,互说感受。)师:想让同学们都分享你的收获吗?(生齐答:想)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生:我觉得这一句最美,“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  相似文献   

17.
正【片段一】师:词语学得不错,课文读得怎样?下面来检查一下课文的朗读。打开课文,这课有7个自然段,标上了吗?谁来读第1自然段?(生读)师:读得非常正确,你让我知道了杭州很美。谁再来读读这段?(生读)师:你让我感受这是个美丽的早晨。听老师来读读。(师示范读第1自然段)师:同学们,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这是一个美丽的早晨,那么这预示着故事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生:美好。师:让人满意的结局。同学们,在写人叙事类的文章中,作者写景不是随随便便写的,他写景是为了后边的故事发展做铺垫的。谁来读第2自然段?(生读)  相似文献   

18.
说自己的话     
案例:这是一道把句子补充完整的题。学生一看到题,就不假思索地把句子补充完整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教室里安静极了,就连掉下一根针都能听得见。我紧张极了,好像怀里揣了个兔子,心怦怦乱跳。师:看到过热锅上的蚂蚁吗?(生摇头)师:听到过针掉到地上的声音吗?(生再一次摇头)师:有过怀里揣兔子的体验吗?(生依然沉默)师:请同学们来读读这两个句子——圆圆的鸟窝,挂在高高的树上。你是大树爷爷的酒窝吗?梦像一条小鱼,来回地游着,想去捉它,它已经溜走了;梦像一朵白云,来回飘着,想去摘它,它已经被风吹散了。(生兴趣盎然地品读着)师:读了…  相似文献   

19.
《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以简洁而诗意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美妙的江南风景图。为了让学生真切地领悟、体验到文章所描绘的那种诗意的美,我抓住低年级学生爱画画的特点,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读了一节课,也“画”了一节课。一、画文中景师:同学们既然都那么爱画画,那么你们先认真地读读课文,想一想,如果让你画,你会画下哪些内容?(学生认真读了课文,很感兴趣地与同学讨论)生:我想画禾苗,我要用很浓很浓的绿颜色来画。生:这绿颜色还是亮亮的。(一学生立即迫不及待地补充)师:你们真是小画家。文中的“绿油油”就是指浓得发亮的绿颜色。那你们画的禾苗在…  相似文献   

20.
课堂回放:(播放大瀑布录像)师:有人还盯着它,是不是被这壮美的景象陶醉了?赞美它一下吧。生:太酷了。生:比天堂的玉池还美。师:我们来读读课文,课文是用哪些词来赞美的?(生默读)生:咆哮而下、一泻千里、从天而降……师:你从中读懂了什么?生:我从“流连忘返”读懂了人们被它的雄伟壮观吸引了。(另一生补充:忘记了回家)生:从“从天而降”说明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落差很大,水帘巨大,很有气势。师:你能把它的气势读出来吗?(生读)师:棒极了。我想他是全班最好的了,没有超过他的了吧?(生不同意,争着读)师:太棒了。大瀑布又再一次展现在老师面前。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