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基础教育在校生中客观存在资优生群体:他们智商较高、学习成绩优秀、思维活跃、具有潜在的优秀特质。探讨资优生的德育问题,本身就是对德育科学性、规律性的尊重,是德育工作分层分类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站在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使资优生真正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事业栋梁的必然要求。目前,关于资优生的研究多集中于海外与港台地区,大陆尚未对这一群体引起足够的学术关注。 2004年5月,上海举办了“2004德育创新论坛——资优生德育研讨会”,这也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围绕资优生德育的专题研讨会,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近150位专家、重点中学校长参加了这次会议。本刊刊发优秀的与会论文,旨在进一步聚焦资优生的精神世界及其道德成长,以推劝国内资优生德育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中,客观存在着一批思维活跃、成绩优异、资质相对较高的学生群体,我们将之称为资优生。资优生的思想健康发展,对于资优生的资质健康发展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上海中学集中了事实上的资优生群体,资优生思想成长呈现的特征为: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容易受挫折,需要心理关爱。对资优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是必然的,资优生德育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构建资优生的精神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资优生的德育问题是对德育工作分层分类教育的一个体现,是对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探究,也是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研究如何使资优学生能够真正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事业的栋梁、人才资源中的中坚力量的战略问题 要做好资优生的德育工作,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资优生群体的主流是好的,他们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但我们也必须正视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 资优生德育要体现以人为本,针对新形势下资优学生的精神渴望和心理需求,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把学科人文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生存意志的训练等有效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教会他们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4.
“现在中学里的不少‘资优生’其实只是‘智优生’,真正的‘资优生’应该是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重智轻德将导致有潜力的孩子无法成才。”最近,在上海市举行的“2004德育创新论坛———资优生德育全国研讨会”上,上海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谢诒范教授呼吁:中  相似文献   

5.
资优生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而我国育人实践中缺少对资优生群体的关注和支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OECD)在资优生教育的政策和实践中开展了多样化的探索,可以为我国提供多元视角与启示。基于OECD国家政策报告的解读,该研究分析政策出台的背景及导向,梳理资优生内涵及培养模式的演进,并从政策顶层设计、支持体系的能力建设、促进资优生融入的学校干预措施和资优生教育计划的监测与评价四个方面介绍了政策的实施路径。建议我国因材施教选育拔尖人才,再认识资优生教育的政策价值导向;推进教师职前职后差异化教学能力的建设;发挥学校核心主体地位,多方协同推进资优生教育;以研究为驱动,引导资优生教育政策治理。  相似文献   

6.
《山东教育》2004,(32):60-61
“现在中学里的不少‘资优生’其实只是‘智优生’,真正的‘资优生’应该是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重智轻德将导致有潜力的孩子无法成才。”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04德育创新论坛——资优生德育全国研讨会”上,上海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与咨询中心.  相似文献   

7.
陈向蕊 《上海教育》2012,(Z1):58-59
<正>上海中学作为一所集聚大量资优生群体的学校,一直在探索符合资优生发展规律的特色德育课程建设,已经形成重体验的48小时野外适应性生存训练、重实践与服务的CPS(creativity创造、practice实践、service服务)课程、重反思的双Ⅰ(intro-personal自我认识与interpersonal人际关系)课程、重认知指导下的实践、体验与反思的LO课程四个德育特色课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及丰富的课程开设经验。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开始在部分高一学生中开展  相似文献   

8.
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家校互动的时候,家校的合力点究竟何在?上海中学从学校资优生群体的特征出发,以校本的资优生德育课程为载体,在形成家校合力点的过程中做了积极的尝试。2002年,在学生的自选课题"发展学生的人际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需求的调查"的研究报告中,揭示出学生的自我认识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和人际交往智能(Interpersotlal intelligerice)一直处于一个被忽视的角落,这个问题引发了学校  相似文献   

9.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资优生德育工作,促进资优生的德性素养的提升,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持与 创新及民族精神的弘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资优生民族精神的孕育要具有国际视野。上海中学对多元文化背景 下的资优生德育进行了探索,形成了目的、内容、过程与氛围等方面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群体中的德育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尤为明显。这些是我们社会以及德育工作者所要关注的问题。在本文中,先了解德育问题主要受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影响。通过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活动安排,将大学生进行了群体分类。具体分为学习型群体、实践型群体、创新型群体、玩乐型群体和综合型群体。再通过分析这些群体的特征来探究出大学生德育问题的应对策略,德育问题应对策略主要从三个角度提出,一是净化社会环境,营造和谐融洽氛围;二是注重家庭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定位;三是加强师生交流,拓展双向沟通;从而解决大学生群体分化中的德育问题,营造美丽校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比国外的资优生教育,我们在确认机制和培育体系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资优生的培育,需要合理探究小学数学资优生的特质,并将其内涵细目化、具体化与可视化。小学数学资优生的培育要通过思维可视化、学习与思维习惯融合、劣构问题优化等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上海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在教学五环节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处处以学生为主,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出发来预设教学环节,处理课堂节奏,完善作业布置,妥善辅导学生。但是,在具体的辅导过程中,我们在关注学生,尤其是关注后进生的同时,往往会忽略掉一个特殊的群体——资优生。  相似文献   

13.
明道树 《湖北教育》2011,(12):38-39
资优生即资质优秀的学生,是国内重点中学对综合素质较高学生通行的称谓。然而,教师过分关注资优生,必然妨碍教育公平的实现;要兼顾基础薄弱的学生不掉队,就可能牺牲资优生的发展空间。怎样平衡资优生培养和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值得慎重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由上海市教委德育处、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上海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与咨询中心、《思想·理论·教育》杂志社主办,上海中学承办的“2004德育创新论坛——资优生德育研讨会”于5月24、25日在上海中学召开,这也是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围绕这一主题专门研讨。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近150位重点中学校长和高校代表出  相似文献   

15.
<正>初中资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包含心理健康的共性和特殊性,针对资优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讨论,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初中资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入探究,数学教师不断地给我国提供高端人才,因此,初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教师对于众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定要非常重视.一、分析造成当前我国初中资优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通过相关社会调查发现,引起初中资优生心理变化的原  相似文献   

16.
国外基础教育阶段资优生教育的发展大致分为三种类型。芬兰、日本未对资优生教育做出政策性规定,但资优生教育实践在开展着;印度尚未完全普及义务教育,但是国家持续、稳定地支持资优生教育;美国、新加坡、以色列则建立了较为成熟的资优生教育体系。研究表明,要尊重学生天赋的多样性规律,使资优生得到适合其禀赋的教育;智力与人格的和谐发展是各国资优生教育的主导方向;资优生教育越来越趋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7.
在近年来发生的群体事件中,青少年参与度较高成为一个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青少年参与群体事件主要是基于冲动心理、从众心理、责不罚众心理。从德育角度分析,学校德育的虚化、家庭德育的误区、社会德育的缺失是重要原因。这要求德育实践在理念上注重规范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内容上注重法治理念和心理咨询、责任主体上注重全员育人、场域上注重拓展和优化、方式上注重生活化和参与式;也要求德育理论作出回应,即树立新取向、关注新课题、注重学科对话。  相似文献   

18.
非资优生是学习中的弱势群体,不管是理解能力,还是记忆能力都比一般学生稍弱,因此,为了能够为医学界培养出更多的栋梁,我们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智慧教学法,联想教学法和循序渐进法对非资优生进行教学辅导,旨在巩固他们的医学知识基础、提高他们的理解记忆能力。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部分非资优生的成绩有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向优等生这一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9.
高校贫困学生作为校园中的特殊群体。始终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管理、德育及心理学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本文对近年来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在德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建立针对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数学资优教育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针对资优生思维特征的课程与教学研究还不够成熟.结合数学资优教育理论与中学数学教学实践,通过教学案例,研究面向高中数学资优生教学的课堂要素.根据数学资优生思维的缜密性、跳跃性、抽象性、系统性和元认知特征开展关键环节的设计,探索能够让学生领悟并理解数学、提升数学学习的痴迷度与专注度和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数学资优生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