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胡荣 《生活教育》2013,(1):12-15
在这次21世纪教育高峰论坛上,进行了多场的专题讨论,参加论坛的各界代表畅所欲言,既有主旨发言,也有探讨研究、回答提问。他们围绕“农村学生、农村教育、农村建设”这个中心议题,开展了“以学生为本的农村教育”、“关注农村学校”、“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等多主题讨论。与会的一些专家、学者还从关注农村和农村教育的未来、关注中国社会未来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价值与策略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和念书赔本现象,正在形成一个农村教育变革临界点;服务“三农”的国家农村教育政策指明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要突破国内外已有的以强化学生学会学习、适应社会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导向的学校教育功能扩张的价值定位局限,确立以根据农村学生升学、务农、务工的分流需求进行因材施教和服务“三农”为导向的学校教育功能再造的价值定位。农村学校校本课程要发育为“农村课程”,以实现21世纪初的中国农村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人们还没有真正弄清什么是素质教育的时候,素质教育就已经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在中小学全面铺开。时至今日,素质教育改革已推进十余年。教育教学的工作者,研究者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品尝了推进素质教育的酸甜苦辣,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素质教育更是“一纸空文”,学校无奈,家长不满,学生“荒芜”。在农村地区掀起了又一场轰轰烈烈的“进城热”、“择校热”,于是乎,城市学校、重点学校生满为患,而农村学校、非重点学校却“江河日下”,可谓对比鲜明。笔者扎根农村教育已十余年,对此种现象颇为忧虑、困惑,教学之余思来想去,偶有感悟。  相似文献   

4.
王飞 《教育导刊》2023,(10):16-22
新时代中国式乡愁超越了传统乡愁局限于乡愁主体思乡情绪的狭隘范畴,纠正了西方式乡愁的“乌托邦”幻想,上升为集精神救赎、家国情怀以及国家和社会治理载体为一体的“文化符号”。在国家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乡愁的文化育人功能,通过学校教育“记住乡愁”“留住乡愁”。即构建乡愁的学校“记忆之场”,拓宽学校乡愁教育的场域;建构乡愁落实的学校“社会框架”,拓展乡愁教育的范畴;以及发挥乡愁接续过去、现在和将来断裂的学校“时间轴”功能,恢复学校教育时间的本真,促进学生的诗意生活。  相似文献   

5.
雷蕾 《四川教育》2021,(2):13-14
农村学校的劳动教育要出于“农”,更要高于“农”、服务于“农”。农村学校在开展与落实劳动教育时要因地制宜、应时而为;要立足自身特色,让劳动教育在本土生根,让劳动素养在学生心中生根结果,并最终为五育并举奠基。  相似文献   

6.
“留守学生”是多年来农村学校的一个常见群体。据调查,农村职校的“留守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较大。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或经商,使得“留守学生”缺乏应有的关爱和教育,有的在学习、生活、品德、心理等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措施不力,社会关注不够等。笔者认为,加强中职学校“留守学生”教育的基本对策是家庭、学校、社会必须共同承担责任,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7.
范才清  黄超文 《教师》2011,(1):71-73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有3亿多农村中小学生,占中小学生的80%左右。农村学校历来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主体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主战场。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有利于大面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叶章辉 《甘肃教育》2023,(7):19-23+29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态度至关重要。搞好思政教育,学校要立足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从培育学生的“情商”出发,以场域构建为载体,积极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师生相互信赖的“心理场”、学生自觉自主的“学习场”、学校五育融合并进的“文化场”,尽量避免学习中学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的产生,用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9.
校园“厕所革命”提倡通过学校教育引导学生重视文明如厕习惯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素质。当前,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为学校教育推进农村校园“厕所革命”创造了历史机遇。学校教育能够保证农村校园“厕所革命”践行的层次规范与发展方向,并能实现成效最大化。具体推进路径包括:以思想教育为根本,实现情感认同;以制度创新为方式,产生教育实效;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巩固改厕成效成果;以劳动教育为实践,身体力行强化实效。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农村义务教育实施全免费后的相关情况,对广东省揭阳市农村中学初一至初三的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义务教育全免费对农村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是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使部分学生能安心地学习。辍学率有所下降。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部分家长、学生的心态发生了变化,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部分教师的教学压力增大、积极性下降;学校经费严重不足,运行困难,整体教学质量出现下降趋势。针对这种状况,本文提出采取“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师资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革新农村学校的管理与领导”以及“有效调动学生与家长积极参与”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考查了我国初中生教育期望的城乡差异现状,并从个人家庭与学校社会两个视角探究了差异产生的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初中生对于获得普通高等教育的期望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城市户籍学生的教育期望高于农村及流动学生。这种差异受学生认知能力、家庭背景及学校环境共同影响,其中家庭背景的影响大于认知能力,学校户籍结构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研究认为,营造良好学校教育氛围、缓解学校户籍分割、增强学校融合是促进我国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蒋帆  姚昊 《中学教育》2022,19(1):43-53
基于PISA 2018中国四省市数据,对家庭背景、学校氛围与学生抗逆力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标OECD国家进行比较,中国四省市抗逆力表现略低于国际水平;家庭背景层面,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对学生抗逆力提升更有效,而家庭社会资本则无显著影响;学校层面,学校氛围能显著正向影响学生抗逆力;学校氛围和家庭背景对学生抗...  相似文献   

13.
伴随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出现了"留校儿童"以及伴随离异家庭出现了"单亲儿童",这部分农村孩子和父母或父母中一方相分离,父母的缺位导致孩子家庭教育非常薄弱甚至缺失。采取改革户籍制度、给农民工以公平待遇和增加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因地制宜地布局农村中小学、完善学校教育补偿制度等措施建立农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为广大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4.
农村教育效益是关系整个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建构农村教育效益指标体系对于科学测评农村教育效益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在深入剖析农村教育发展效益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对教育效益与教育效率、教育经济效益与教育非经济效益、教育效益与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必要梳理。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体现在农村教育发展的贡献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学校标准化建设以及农村家庭教育支出4个维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越来越少的农村学生能够进入我国的顶尖高校,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在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家庭背景是否仍是制约农村学生教育抉择的关键因素是目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我们通过中国住户收入分配数据库,分析了从1988年到2007年间家庭背景对子女上高中的影响趋势。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相关变量后,家庭背景对农村子女上高中的影响程度呈现倒U型变化,在最近几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但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一直很稳定,没有显著变化。此外,将孩子分成不同年龄组的回归结果,得到了相似的结论。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阶段的教育选择模型,从教育经费的视角对此现象进行了剖析。发现当公共教育经费增加时,父母收入对孩子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会减弱,而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与公共教育经费无关。上述结论意味着,公共教育经费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家庭背景的影响,增加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但当公共教育经费增加到较高水平时,对家庭背景的影响可能会非常微弱。这些结论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我国政府在21世纪初对义务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经验分析的结果表明,家庭收入对孩子接受高中教育的影响在2007年左右已经不显著。分不同年龄组的回归结果显示,家庭收入对1986年以后出生的孩子的影响在显著下降,说明我国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这也隐含地表明今后的教育投入应该有所侧重,对贫困地区、中西部落后地区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共教育经费,可能会提高孩子的受教育程度;但对于发达地区,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共教育经费的效果可能会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现今,农村教育非常薄弱,家庭教育也显不够,开发有创新性的教育资源是当今农村教师和家长的重要任务之一。农村拥有的家庭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我们如何有效地把农村家庭教育资源开发并且利用起来。这需要多方努力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目标模式的战略选择。要坚持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的基本标准,实现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城乡学校布局和教育教学体系、终身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环境、教育技术、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包括:推进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变革;落实各级政府统筹城乡教育的责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加强城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与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相适应的教育政策法制体系;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试验区;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理论体系;建立完善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的督导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文化再生产视角下,我国城乡教育在儿童入学前家庭文化资本、入学后学校教育文化资本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通过教育中的文化再生产而引起社会再生产和再分配。教育的这种隐性文化再生产功能强化了我国城乡的二元结构,在创造公平机会的同时又在制造着公平机会内的不公平。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地创建公平合理的教育制度,为农村儿童构建趋于平等的教育竞争环境,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是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末,国家提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以促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本研究使用三个省区的校级和县级数据,基于准实验研究设计,以小学为例,构建倾向分数配对模型对新机制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该政策有利于编小生均公用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县域内支出差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生均支出水平、教师平均工资在县域内还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逆反心理具有一定的危害,不仅会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等造成消极影响,而且可能会导致过激行为的发生,甚至危及家庭、学校及社会。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有内部、外部两方面,内部因素主要是学生表现欲强、好奇心强烈、独立意识增强等,外部因素主要是由于家庭、学校的不当行为造成的。针对原因,矫正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对策主要有:学校要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手段;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家长应营造民主互信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