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林宇飞 《海外英语》2011,(4):195-196
罗伯特·弗罗斯特以朴素无华、寓意深刻的语言在20世纪美国诗坛独树一帜。他的诗歌着墨于自然,风格简约而蕴含深刻的哲学真谛。该文将研究弗罗斯特如何在诗歌中通过精湛的语言艺术寓哲理于通俗,解读弗罗斯特矛盾的世界观,了解他诗歌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弗罗斯特以清新质朴的诗风赢得了读者的青睐,又以丰富深刻的内涵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研究者.在诗歌理论方面,弗罗斯特没有系统化的论述,只是在书信、诗集序言和访谈中不时抒发一些有关诗歌创作的见解,"意义之音"(sound of sense)便是频繁出现在他的书信和言谈之中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它是弗罗斯特诗歌美学的核心,集中体现了他的自然观、语言观和想象观,也是他用以对抗强调视觉意象的意象派的手段.正是得益于"意义之音",弗罗斯特在英美诗坛自成一家,独树一帜,成为与艾略特、庞德和史蒂文斯并立的现代诗歌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3.
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善于运用质朴的语言、规范的句法、传统的韵律和诗体形式展现新英格兰的田园风光,十分注重语言的自然节奏和诗句的音乐效果.同时,他的诗作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相似文献   

4.
弗罗斯特是美国 20 世纪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继承了美国 19 世纪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深受超验主义的影响.在弗罗斯特的诗歌中,通过新批评的文本细读,可以感受文学力量的强烈释放,一是作者诗歌结构中形成了密集的文学意象 ; 二是作者诗歌的意象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学隐喻.  相似文献   

5.
弗罗斯特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以诗歌语言的简洁、清新、素朴而享誉世界。他的诗歌内容看似简单,实则饱含着诗人对生活、对人生的深刻的哲思。弗罗斯特的诗歌本质在讲人生以及人的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以海德格尔及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从此在与共在的关系、话语表达的意义、以及自由选择三个方面,以《没去走的路》、《雪夜驻马在林边》、《火与冰》三首名诗为例,来解读弗罗斯特的深邃哲思。  相似文献   

6.
简评弗罗斯特的《修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罗斯特作为美国20世纪拥有读最多、影响力最久而又最有争议的名诗人,以其作品和和蔼的形象感动了无数美国人。他的四类诗篇各具特色,其中《补墙》以其深刻的人生哲理而成为弗罗斯特广为流传的名诗篇之一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弗罗斯特诗歌语言的风格及诗的主题之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首诗所透露出来的诗人的生活与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The Road Not Taken”看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一位非常杰出而又独具特色的诗人,他特别注重诗的寓义与形式,并且注重用隐喻的手法来表现一些深奥的哲理,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他的诗多取材于乡间生活,借助乡村景物,通过对一道墙、一条路、一片树林这些平常而又自然的景物的描绘,揭示某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在他五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写出了许多的优美诗篇。这里笔者试就罗伯特·弗罗斯特的“TheRoadNotTaken”一诗为例,对其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作一点粗略的探索。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多取材于新英格兰的乡村生活。在他的诗篇中,他给无知无觉…  相似文献   

8.
复义是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主要艺术手法之一。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复义主要包括诗歌题目的复义、一个诗行的复义、诗歌结尾的复义、整首诗的复义等。象征、双关、意象、引喻、隐秘性、不确定性和开放性等使弗罗斯特的诗歌呈现出复义性。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复义丰富了其诗歌的内涵和意蕴,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思考的空间和余地。复义使弗罗斯特的诗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效果,迸发出朦胧之美,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弗罗斯特是二十世纪美国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秉承传统的诗歌形式,以朴实的语言和平凡的经历描述了现代人疑惑、失落的两难困境,这也是弗罗斯特的诗长盛不衰的原因.文章以弗罗斯特的诗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为例,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分析了这首诗的结构特征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0.
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多以新英格兰乡村为背景,质朴清新、富含哲理。象征主义是弗罗斯特诗歌中常见的写作手法,为其貌似简单的诗歌更增了几分神秘色彩。本文以弗罗斯特的三首诗歌为例,透过诗歌表层意象,分析其内在的象征意义,深刻阐释其中的象征手法,以期更好地把握和欣赏弗罗斯特诗歌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1.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中具有明显的孤独感。弗罗斯特表现孤独感的方式主要有:以单数词汇作为诗歌的题目,使用单数词汇one,使用"孤独"或"寂寞"的词汇,在诗中展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孤独者形象,集中使用象征孤独的意象,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展现了现代人的孤独和寂寞。弗罗斯特独特的写作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二十世纪美国的著名诗人,他大量的诗歌素材源于他本人生活的新英格兰地区农场。他通过他的诗歌中的提喻,以简单的语言阐释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文章从认知角度分析弗罗斯特的《牧场》及《美景易逝》两首诗中的提喻,发掘诗人朴素的语言中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3.
罗伯特.弗罗斯特在20世纪美国诗坛上独树一帜。他的诗歌大多以美国新英格兰乡村为背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着墨于自然景物,诗歌风格简洁而含义隽永,沉思人生的真谛,寓哲理于通俗,融深刻于平淡,借景抒情,以景写理,通过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吟唱着人生真谛。  相似文献   

14.
弗罗斯特是美国二十世纪深受读者喜爱的诗人。他根植于新英格兰这块土地,在传统诗歌形式的基础上,以简单质朴的语言,琅琅上口的韵律,大量的象征手法,创作出大量的朴实无华中蕴藏着深刻的生活哲理的诗歌,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弗罗斯特诗歌中有很多色彩意象。这些色彩意象主要有白、红、蓝、黑、绿等。弗罗斯特诗歌中的一些花草名以及诗的题目的色彩效果也十分突出。弗罗斯特在同一首诗中将若干不同的色彩意象或相同的色彩意象呈现出来,有时他还把相反的色彩词并置在一起,而有的时候他则在同一首诗中使用多种色彩意象。弗罗斯特还将色彩意象与动觉意象和其它意象结合在一起使用。弗罗斯特诗歌中使用的色彩意象拉近了读者与自然的距离,赋予其诗歌多重暗示意义。弗罗斯特诗歌中的色彩意象展现了美丽的自然,具有愉悦功能。  相似文献   

16.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语言简洁质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饱含着民众的智慧.弗罗斯特一生大都生活在新英格兰,过着"半个农民,半个教师,半个诗人"的平凡生活.自然.诗人时新英格兰农村的山水河川都非常地熟悉和热爱,对新英格兰的方言也是耳熟能详.他非常注重诗歌的音乐效果.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意义之音"这一独特的诗歌美学主张.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的弗罗斯特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学者们运用新理论、新方法对弗罗斯特的诗歌主题、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归属问题、弗罗斯特的名诗和诗歌汉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当然,国内的弗罗斯特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8.
罗伯特.弗罗斯特,20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以意象独特、寓意深长而著称,往往给读者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感觉。《修墙乎?拆墙乎?》从弗罗斯特在《修墙》中所运用的反讽和隐喻手法等方面来分析该诗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曾4次荣获普利策奖,也是首位受邀在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上朗诵诗歌的诗人。弗罗斯特被广泛地认为是一位自然诗人,但事实上弗罗斯特不仅描绘自然,更关注人。仔细阅读他的诗歌,读者不难发现人际关系的困境是弗罗斯特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20.
弗罗斯特主要因其自然诗备受人们赞赏,但其描写女性的篇幅尚未引起国内学者们的关注,其实他也是关心妇女问题的男作家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弗罗斯特的诗歌<两位女巫>,来探讨他对两性关系的探索,提出了女性要获得幸福就应该颠覆作为欲望客体的被动柔弱角色的主张,积极主动地争取自由和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