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数学的应用     
王国维说: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相似文献   

2.
备课:在“洗”“磨”中创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尽管读者对此话因解读角度不同,见解多元甚至迥异,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文学创作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方显“生气”而达“高致”。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语文教学,莫不如此。  相似文献   

4.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的真知灼见,讲的是文学创造,移至语文阅读教学,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语文阅读教学也要人乎其内.出乎其外,学生才会以心契心,学得通透;才会心领神会。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5.
朱瑛  史剑波 《辽宁教育》2010,(1):110-112
记得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过:“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我认为,我们教师解读教材,也应该如此,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只有入乎其内,走进教材,你才能和作者心心相印,息息相关,同呼吸、共命运,成为作者的知音;唯有出乎其外,跳出教材,你才能设计出符合学情、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案。“入乎其内”,是要把教材读“厚”;出乎其外,是要把教材读“薄”。读“厚”是为了深入,读“薄”是为了浅出,“厚”是为“薄”服务的。  相似文献   

6.
近观与遥望     
[作文试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根据以上文字作文,题目自拟,800字以内。体裁不限。  相似文献   

7.
陈雄 《语文知识》2005,(11):43-44
200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根据以上文字,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800字以内,体裁不限。看到这样的作文题,我这位高中语文教  相似文献   

8.
《新作文》2006,(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能看出这位国学大师独特的为文之道,而且能感悟到其中深蕴的人生  相似文献   

9.
出入人生     
《新作文》2006,(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其意在告诉人们,对人生观的看法既要深入探究,又要能随时跳出思维的  相似文献   

10.
<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也是众多优秀学者的治学之法。语文教学和写诗、治学异曲同工,“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方法也适用于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即学生以“读者”身份走进文本、阅读文字,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能看出这位同学大师独特的为文之道,而  相似文献   

12.
《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这些话用来形容作家如何增强艺术修养,可谓极有见地。同样地,将此观点引入语文教学,说明怎样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也极为妥贴。  相似文献   

13.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这是宋代学者陈善讲的关于读古书的经验,我以为  相似文献   

14.
[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人很早就摸索出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告诉人们切勿读死书。象南宋的陈善,对读书一事就明确提出过:“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尽读书之法。”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1]诗人写诗作赋既要深入内部去体验,又一定要跳出来思考分析那么我们初中数学知识中最基本的元素--数学概念,是我们数学教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何能更有效地进行数学概念教学决定了我们数学教学的成败下面我就平时从数学欣赏的角度,利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概念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7.
周英 《考试周刊》2007,(15):103
宋代史学家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  相似文献   

18.
柳泽泉 《当代学生》2012,(Z2):36-37
刚读完这一组高中生写的考场作文,我不由地想起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我们的学生,能在这几"入"几"出"之间,努力锻炼  相似文献   

19.
一、“出入”之说与教师的主导性 中学语文课文教学,既要指导学生入乎课文之内,又要引导学生出乎课文之外。南宋文人陈善首倡“出入”之说,他在《扪虱新话》中说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人,终当求所以出。”近代学者王国维亦倡“出入”之说,他在《人间词话》中说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人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相似文献   

20.
南宋陈善言:“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人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人,乃尽读书之法也。”语文教学的课堂应是书声琅琅的课堂,而如何在文言文课堂读出文字的精彩,又是一个充满奥妙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