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席双旗  少辰 《出版参考》2006,(10):13-13
陆仁风是个十分难缠的主,他谁的账也不买,还特别喜欢跟领导对着干。为此.他不知挨过多少批评,受过几回处分,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因此.在局里.谁也不敢惹他.领导见了他就头疼。这些,刘局长在来局里当局长之前别人就对他说了,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相似文献   

2.
哭泣的原因     
深山里住着一位隐士.他因品德高尚、为人慈祥而深受人们尊重.自然界所有生命他都不会伤及.连走路都会很小心.怕不小心踩死蚂蚁,在生活方面他也极为严谨.因此深受弟子们爱戴。他过了80岁以后身体大不如从前,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知道死神离自己越来越近了。弟子们聚到床边.他便哭了起来。  相似文献   

3.
我与侯宝林     
方成 《档案天地》2007,(3):58-58
1966年夏天.“文革”刚刚开始不久.我从自己所在的人民日报社走出来.刚出门口就遇见了侯宝林。他急匆匆地拉着我.走进旁边一条名叫霞公府的小胡同里,悄声地问我.我也低声地问他。他说,他的徒弟已经给他贴“大字报”了。才说了几句,就慌忙分开,生怕别人瞧见.  相似文献   

4.
时势造英雄。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离我们最近、也是我们身边出现的重大典型朴金波.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涌现出来的杰出英雄和楷模。朴金波能够成功当选第十五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光荣.也是武警警种学院全体官兵的光荣。我认为.他的成功当选得益于他个人的不懈追求和过硬事迹.得益于院党委的精心培养和高度重视.也得益于全院官兵的共同努力和真诚帮助。同时,学院组织策划的新闻报道也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沉默     
梁实秋 《出版参考》2006,(11):14-14
我有一位沉默寡言的朋友。有一回他来看我,嘴边绽出微笑,我知道那就是相见礼.我肃客入座.他欣然就席。我有意要考验他的定力.看他能沉默多久.于是我也打破我的习惯.我也守口如瓶。二人默对,不交一语。壁上的时钟的答的答的声音特别响。我忍耐不住,打开一听香烟递过去.他便一枝接一枝地抽了起来.巴答巴答之声可闻。我献上一杯茶.他便一口一口闻。我献上一杯茶.他便一口一口地翕呷,左右顾盼,意态萧然。  相似文献   

6.
薄熙来的政绩有口皆碑.而他充满睿智与幽默的谈吐.也给人们留下了经久难忘的印象。有关他的耐人寻味的小幽默故事.常常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7.
花儿与少年     
有一个少年.刚上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老师多次对他妈妈说:“做好思想准备吧.看来你儿子考上中学的希望不大.即使是一所最普通的中学。”同学们也都这么认为.疏远他。还给他起了个绰号“逃学鬼”。  相似文献   

8.
他一辈子处于争议漩涡.即使现在.在哀悼与致敬的同时.人们也发现,对他的盖棺定论仍然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韩南教授     
韩南(Patrick anan)教授是我在哈佛大学的同事.也是美国汉学界我最敬仰的学者。他的本行是古典小说.而我的专业是现代文学.本来该是“隔行如隔山”.然而我和他的学术关系却特别密切.最近这两年在哈佛.甚至每隔一两个礼拜必聚会一次。共进午餐.我藉此也向他请教学问。去年(2002年)秋季,我开了一门晚清翻译小说的研究生讨论课。他竞主动前来旁听.于是我邀他主持几场讨论:从林琴南的《茶花女》到《茄茵小传》,从《昕夕闲谈》到福尔摩斯,他如数家珍.而且逐字逐句地推敲对照.使我这个粗枝大叶见林不见树的“学者”不胜汗颜.  相似文献   

10.
和一个部队报道员聊天.他说有个报社记者一次到他们部队采访.一条原本只计划在其他版面刊发的消息。最终却成为头版头条。这次“意外”不仅让他惊喜.也令他总结出不少关于新闻选材和报道时机把握方面的经验。他说,自己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以来.每次遇到类似的“意外”.都能从中学到东西、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1.
梁从诫今年77岁了,身体不太好,北京的冬天让这个老人的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屋子里.一般也不接待访客。他身边的人都很心疼他.不让他过多劳累,尽可能地帮他推掉一些可有可无的应酬。  相似文献   

12.
路惠兰 《大观周刊》2011,(38):133-133
主要问题 我所任教的班上有一位男同学.王晓伟。性格偏激.自尊心强。经常迟到、旷课。上课不专心听讲.扰乱课堂秩序.甚至顶撞老师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校内外吸烟、喝酒,打架。除此之外,他的一些细节表现让我更客观地认识他.虽然他不善言辞.但却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有时默默无闻的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3.
马德卖官与皇帝卖官不同。首先.官职并不是他家的.他卖的是自己临时代理的人事权。其次.收入完全归己.而不是用来救灾。再次.天下不是他马家的天下.卖官的恶果也不用他马家承担。每个交易者都不是主人。都是临时代理人.都在追求代理人的眼前利益。  相似文献   

14.
人性的善良     
有一个故事.一个人贩子的故事。他拐了一个4岁的男孩儿.在火车上。男孩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哭,一直叫着他叔叔.并且求着叔叔讲故事给他听。孩子说,叔叔,你是不是也给你的儿子讲故事听他才睡觉?  相似文献   

15.
吴志菲 《档案天地》2011,(1):34-37,50
写作是为了活着——这是史铁生的人生哲学。我活着所以我写作.我写作所以我活着——这是他生命的辩证法,也是他写作的辩证法。他曾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相似文献   

16.
杨瑜 《视听纵横》2005,(6):40-42
一、传播是如何致效的 先来看一个传播致效的例子。一名青年高考落榜后,待业在家.他对各种娱乐节目不感兴趣.而对财经致富类节目情有独钟,在此类的众多节目中.他看到《神针救人也救己》后心情激动.决心以针灸为业.并找来许多针灸方面的图书,夜已继日地刻苦钻研.最后成了远近闻名的“神针手“。随着求他治病的人越来越多.他也一天天富起来。可以说《神针救人也救己》对这名青年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从该例子中,我们看到.传播致效过程要经过而且必须经过两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娄林霞 《大观周刊》2011,(18):262-262
《乡村医生》是一篇非理性的短篇小说。描写了一个乡村医生一次奇特的夜间出诊经历.而这次出诊最终也是他最后一次出诊.是一次死亡之旅。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夜.医生到十里之外的村庄出诊.可是他的马因为过度劳累死掉了.女仆在村子里到处借马,却无一人肯帮忙。这时他无意中踢开了常年不用的猪圈的门.却从里面出来了两匹强壮的马和一个马夫。医生很高兴地让女仆给马夫帮忙.哪知马夫却粗暴地狠狠地亲了女仆一下.而且对于医生的训斥也毫不在意。  相似文献   

18.
1949年11月.熊向晖接到周恩来的邀请,来到中南海。当他走进勤政殿时。看见张治中、邵力子、刘斐等原国民党高级官员也在里面。这些人见熊向晖走进来,惊诧莫名,张治中问:“这不是熊老弟吗?你也起义了?”周恩来哈哈大笑.说:“他可不是起义,他是归队。”当时谁也不曾想到.周恩来的宴请其实是一着妙棋——启动熊向晖向蒋介石发起攻心战,节奏、火候掌握得分毫不差,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9.
台湾著名创业家何飞鹏的企业是以出版为主体,最初是由一本《商业周刊》开始.在这几年台湾出版业萧条、甚至有出版将死的预言之说.他的企业不但没有被击倒.并且被收购、上市、向大华人地区扩张,从他创业之路可以看到近二十年来台湾出版市场的变化.也可以见识到媒体人如何发挥洞烛先机的经营远见.他这一路的经验也正是传统出版业与新媒介交战、融合的的历程。  相似文献   

20.
1924年5月25日早晨.鲁迅携朱安迁居西三条.不久后,又把老母接来同住。他于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在此居住,1929年、1932年两次回京探亲时也住在这里。虽然居住的时间不算很长.但这是鲁迅第一次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购置的房产.也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