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随书光盘已成为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其管理与利用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随书光盘的作用与特征,分析了随书光盘传统管理模式的优点与不足,并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网络时代随书光盘的科学管理和深度开发,以期不断提高随书光盘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利用及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介绍当前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几种管理模式.探讨随书光盘的利用与深度开发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藏量猛增,本文面对当前传统与网络随书光盘管理模式,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一些心得和建议,以期与同行交流,并促进光盘的利用率,为图书馆全面自动化管理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4.
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书光盘已成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和利用是各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新问题,在对图书馆现行的随书光盘的发行类型与管理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随书光盘的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5.
河南科技学院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数量与日俱增的随书光盘,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成为图书馆研究的重点。文章简要介绍了随书光盘常见的三种管理方式,分析了其优缺点,指出网络化管理是随书光盘管理的发展方向。并结合实际,阐述了河南科技学院图书馆对随书光盘进行管理和利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述了随书光盘的特点及作用,介绍和分析了现行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模式,进而提出对随书光盘的科学管理与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和服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励 《考试周刊》2010,(1):39-4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随书光盘的数量急剧增加,本文作者结合图书馆工作的实际.对随书光盘的管理和服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书光盘的管理和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书光盘是一种新的出版载体形式,丰富了出版物的阅读方式,也丰富了图书馆馆藏的载体形式。图书馆应从著录、典藏、流通等环节加强随书光盘的管理,充分发掘随书光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图书馆随书光盘的利用率,可通过以下措施对随书光盘进行管理:书盘分离,随书光盘保存在电子阅览室供读者使用;建立随书光盘数据库,充分利用校园网对随书光盘进行网上发布;注重对随书光盘的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10.
随书光盘管理已成为图书馆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简单介绍了3种光盘管理的优缺点,并详细介绍了随书光盘管理软件的功能和管理,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细节。  相似文献   

11.
如何对随书附盘进行科学的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其文献作用,已成为图书馆新的研究课题。图书馆应根据本馆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更多地选择适合本馆的服务方式,以求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阅读附盘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随书光盘的特点,系统地分析了高校随书光盘的管理及服务现状,提出高校图书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开展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图书馆对随书光盘的管理逐渐从传统管理方式转变为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管理。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对非书资料的管理方式,提出了图书馆随书光盘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及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针对随书光盘的特点,分析现有随书光盘的几种管理模式,介绍本馆随书光盘的管理方法,指出随书光盘管理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胡平法 《台州学院学报》2005,27(1):25-28,32
台州有较早的藏书历史,最早的藏书是天台山国清寺的佛藏.宋朝以后藏书日渐增加,私人藏书猛增,逐步形成一定地方特色的藏书传统.主要表现为:爱藏乡贤著述及抄本、稿本;注重藏书传承;藏以致用等.  相似文献   

16.
对随书光盘馆藏与使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出版的图书所附电子文献资源越来越多,已成为高校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的莺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随书光盘的特点,提出规范著录格式和有效使用方法,实现随书光盘利用最优化. .  相似文献   

17.
书名号是用来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等的符号,它的基本用法有四种.由于书名号的用法比较灵活,所以在行文或出版物中书名号误用、滥用现象较为普遍.它的引申用法是指一切精神和文化产品的具体名称均可用书名号标注,在使用中有些争议,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