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小作文写一篇短文,介绍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方法。[作文要求]1.不拟题目;2.用两三种说明方法;3.不超过200字。[审题指导]首先要明确体裁,“介绍”的文字为说明文;其次要明确“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方法”有哪些?一般方法为:①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②作者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③注意说明顺序;④分析说明文的结构;⑤分析说明语言。五方面不要面面俱到,200字的短文也不可能写得面面俱到。《评分标准》说:“其中①②项必须介绍,  相似文献   

2.
1、说明实体事物的说明文说明事体事物大致可分为说明一个事物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说明一类事物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题一: 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自行确定所写的具体实物,写一篇说明文。①一种实验仪器的构造②一种家畜(或家禽)的饲养方法  相似文献   

3.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02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与2001年的有关写作这一部分要求的比较。2002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2001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总体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1.基础等级①符合题意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思想健康,感情真挚③思想健康,感情真挚④中心明确,内容充实④中心明确,内容充实⑤结构完整,语言通顺⑤结构完整,语言通…  相似文献   

4.
一、把握说明的对象及特点不管写哪类文章,作者总有自己的主旨。记叙文重在记事,议论文重在讲理,说明文重在说明事物或事理,而说明的事物或事理就是作者要说明的对象。教学说明文,首先要从整体上明确说明的对象,进而探讨其特点。绝大部分说明文,标题即揭示了说明的对象。如要掌握其特点则要在认真阅读和分析课文的基础上才能归纳出。如《苏州园林》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标题就揭示了课文所要说明的事物。文中写假山和池沼,树木的栽种和修剪,花墙、廊子和角落,门窗的设计和雕镂等等,都是具体体现了事物特点的。二、理清说明的层次明确说明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中语教学大纲》对写作能力作个明确阐述:初中阶段能写五六百字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高一学习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高二学习写比较复杂的议论文,继续学习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练习写一般书评、影视评、剧评和计划、总结等,高三能比较熟练的运用记叙、说明、议论各种表达方式,写已学过的各种体裁的文章,继续练习  相似文献   

6.
说明文是以说明的方式来表述某一事物或若干事物的性状、构造、特征、功用等为主的一种文体.《大纲》对说明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要求初中要“着重培养说明能力”,高中则要求能“写比较复杂”的说明文章.这说明,教学说明文必须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说明”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学大纲规定,初二年级的写作训练要求继续培养记叙能力,着重培养说明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基本上掌握说明文体裁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让学生明确读、写说明文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读、写说明文的兴趣。叶圣陶同志说:“练习作文首先要注意实用。”说明文的应用很广,实用性最强。从微观到宏观,从人类社会到自然界,宇宙万象都可用  相似文献   

8.
说明文的阅读1.说明文的知识要点:说明文的类型———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的语言2.阅读说明文要用到这些知识,并结合文章内容作这样的体会:①整体感知说明文。明确文章说明的对象,确定说明的类型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②理解说明文。抓住表现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关键语句(中心句)领悟说明方法,分析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结构。③领悟说明文。分析语言特色,领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选用平实或生动的说明语言,都是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说明文的写作有明确的要求 :能写“简单的说明文”,即“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可见 ,初学写作说明文需注意三点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正确使用说明方法。其中“说明事物的特征”是说明文的根本目的。如果把说明目的比作“过河”,那么说明方法即是过河的“桥”。没有了说明方法的桥 ,过河也就可望而不可及了。恰当使用说明方法 ,可以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更突出 ,说明事理的阐述更充分。说明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准确把握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 ,而且要能根据说明目的和说明对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导写目标】1.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一个创新的设想。2.在说明中透露出自己的情趣、个性。3.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导写要求】题目自拟。要求:①用说明的方式表达一个创新的设想;②不少于600字。【课前准备】提前一两天告诉学生作文范围,以便做必要的材料搜集或实地观察等准备工作。【导写过程】一、导入学习说明文是本学期学习的“重头戏”,以前我们练习写说明文,都是先让大家观察实物或搜集材料照着原样子写,相对容易一些。但同学们也应该明白,写说明文不但可以表达我们对现存已知世界的认识,也可以表达我们对未知世界…  相似文献   

11.
1.说明文的复习要求 ①理解文章所说的主要内容,明确说明的重点,领会文章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的。 ②理解说明的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领会说明文内容和形式的条理性。  相似文献   

12.
“考试说明”中的“写作”测试内容是: 五、写作会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1.整篇作文①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②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材料充实③语言规范、准确、连贯、得体④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相似文献   

13.
为改进高中说明文写作教学,我们实行了教学的程序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程序安排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懂得了写作说明文必须注意四个问题:抓住事物的特征,选择合理的顺序,运用恰当的方法与注意语言的风格。在高中阶段,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上述四个环节,写好比较复杂的说明文,以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物和原理。在说明文写作这一宗旨要求下,我们围绕写作的重点和难点,安排了“两步走”程序。第一步程序是:(1)说明文的几种说明方法;(2)实物说明文的写作;(3)动物说明文的写  相似文献   

14.
曾有作家说过 :写文章是整理我们的思想 ,使之明确化、条理化、具体化的过程。这句话应用在写说明文时尤为重要。要写好说明文 ,在注重抓住事物特征 ,准确进行说明的同时 ,定位好说明目的 ,恰当地安排说明顺序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安排好说明顺序 ,首先应明确一个容易混淆的问题——一、明确说明文结构和说明顺序的区别有一道关于《中国石拱桥》的阅读分析题 ,要求说一说文章介绍赵州桥时所用的说明顺序。由于当时给定的“标准答案”是“总分”,因此凡答“从整体到局部”的一律视作错。这种严格地按标准答案阅卷造成的冤案虽已成为…  相似文献   

15.
写文章要做到两点:一是写什么——文章的内容;二是怎样写——文章的组织及表达。具体到说明文,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二是说明顺序、说明的结构、说明的方法、说明的语言等。我们在写说明文时,常常遇到元话可说的困惑。造成这种困惑的原因一方面是文体的板结,另一方面是训练的疏忽。我们说文体的板结是因为说明文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它的写作对象是客观的,不允许我们去发挥、想象。无论谁,写动物时,动物是不容改变的;写建筑物时,建筑物已经存在;写植物时,植物的属性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6.
语言学家张寿康先生曾指出,说明文“干枯乏味”使得有的教师“不愿教说明文”。而教师埋怨学生不乐意读写说明文之声也常有所闻。怎样使学生乐意写说明文?或者说怎样使说明文写得生动些?叶圣陶先生在《文章礼花》中说:“说明  相似文献   

17.
本学期初二年级的同学将较多地学习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并学写说明文。从小学到初一 ,我们所读所写的大多是记叙文。与记叙文相比 ,说明文似乎有些枯燥乏味。如果让大家动手去写说明文 ,恐怕有不少同学就要大喊其苦了。的确 ,初写说明文不是每一个同学都能得心应手的 ,即使写成了 ,也不免干巴巴的 ,毫无光彩。如何使你的说明文清晰条理又不乏文采呢 ?在这里 ,笔者教你一招——掌握说明方法 ,让它为你的文章添彩。说明文是一种客观地说明事物的文体 ,目的是给人知识。写说明文固然要注重突出事物的特征 ,固然要讲究说明的顺序 ,但要使文章生动…  相似文献   

18.
能正确划分说明文的层次有助于把握说明文的思路、说明顺序,从而更好地把握全文的说明内容。说明文的总体结构大体可分为三部分:①引出说明对象;②阐述说明对象;③总结说明对象。主要的结构顺序有:①横式结构(说明事物的几个方面);②纵式结构(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结果或制作过程),如《山市》一文;③纵横交错式结构;④递进式结构,如《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等;⑤总分式结构,如《苏州园林》、《松鼠》等。划分说明文的层次,可以在理解说明内容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重点辅导】围绕掌握说明事物特征这一点 ,学习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和说明语言的准确性。1 .事物说明文同写景状物的记叙文都要写事物的特征 ,但事物说明文的功用就在于具体地科学地说明事物特征等 ,以说明事物特征为写作目的 ;写景状物的记叙文则以抒写作者情感为目的 ,事物特征的选择是为了构造意境、创造意象的。本单元中写桥的文章 ,以说明桥的特征为目的的是说明文 ,通过描写有特征的桥抒写情感、寄托情思的则是记叙文。2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是说明语言的先决条件。事物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首先表现在说明事物的特征、性质、功用等科…  相似文献   

20.
<正>说明文是一种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用说明或主要用说明的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它缺乏情节性和强烈的感情,语言一般也比较平实朴素,因此,无论是有些教师还是学生都觉得它宛如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这正如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张寿康先生所说的:“有的教师不愿教说明文.以为说明文比起文艺作品来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不愿写说明文,以为说明文无足轻重.”如何在教学中改变这种现象,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这一直是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在实习过程中作了些尝试,当然是很不成熟的,现将它写出来求教于大方之家.我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