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科学研究的"禁区"与"绿色通道"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科学研究无禁区"的观念在现代科技发展条件下面临严峻的挑战.当今时代,社会政治、军事、经济因素大规模介入科学的整体运作过程,并在其中起着价值上的支配作用.究竟应该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和"干预"科学研究呢?人类社会离不开科技,现代科技的健康发展呼唤建立科技界与政府、公众等方面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2.
科学无禁区,学科有规矩。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包括人类思维)的活动,科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只要有问题的地方,就会有科学和科学研究。学科是科学研究发展成熟的产物,是规范化的知识体系。科学研究发展成熟而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标志是:它必须有独立的研究内容、成熟的研究方法和规范及学科体制。人类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认识不会停歇,科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命科学尤其是克隆人技术对传统社会伦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打破传统的科学研究无禁区的观念,树立科学研究有禁区的观点是满足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造福于人类的需要,必须及早研究制定相应法规对人类科技行为做出必要的规范,以确保现代科技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科学和科学家总给人一种一本正经的感觉,有这种观念其实也很正常,因为科学家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往往非常严谨,一丝不苟.其实,科学研究是没有禁区的,科学家同样也会研究一些十分好笑的问题,美国人马克·亚伯拉罕就深知这一点,于是他创办了一本科学幽默杂志--《不可能的研究记录》,专门记录一些让人发笑然后又能让人思考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自然的探索是没有禁区的,但是它的结论必须是可重复的,这才是真科学。“探索”栏目编发的稿件,只是向读者介绍一些研究情况,以引起读者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对其中的结论、观点则不必轻信盲从。有条件的读者,不妨如法炮制,做做实验,得出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科学真的无禁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科技有无禁区的争论激烈而持久。目前的分歧在于:“无派”坚持认为尽管技术有禁区,但科学无禁区。因为科学以认识自然为目的,科学成果不直接引起物质变化,不会对人类生存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也不会引起不  相似文献   

7.
“科学研究的第二波”侵蚀了科学的文化权威,助长了当代西方民粹主义的兴起。民粹主义反过来利用“第二波”的成果,攻击科学专长。科林斯倡议科学研究应重塑科学的价值和重估科学专长在民主社会中的价值,教育公民,让科学专长成为多元民主的一股重要制衡力量,以抵御民粹主义。这要求:“第三波”对“侵蚀”持重思态度;基于专长、形成性愿望及道德-价值等视角对科学进行重新理解;阐发专长周期表、社会的分形模型及公民教育在科学专长发挥“制衡”作用中的基础作用。这为科学研究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设置生物技术研究禁区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伦理规范由于它的人本善的人性假设且缺乏强制性约束力,无力阻止现代生物技术引发的让人恐惧和不能容忍的伦理问题的出现,设置禁区势在必行.设置禁区超越了科技与伦理互动原理,一般性法律规范和"科学无禁区"的信念,它是互动原理的特例,是对科学无禁区的辩证否定.为了保证禁区范围合理且必要,设禁的标准应有三条人类基因组纯洁性;人类基因组正常表达为人;人类最大福利;判断时三条标准依次递进.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科学研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对科学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价就显得更为重要。文章通过对科学人才劳动的性质、特点、价值评价等的认识和研究,试图探讨解决目前科学研究人员劳动力改革和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认知导向是科学研究的一种理想信念,组织制约是科学研究的一种现实状态。科学研究,在认知导向与组织制约之间,体现了科学理性和政治理性的价值的对立和统一。  相似文献   

11.
张艺伟  黄楠 《科教文汇》2011,(34):199-200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他是一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创新的力量来源于科学研究与知识更新,科技创新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后者中的人文环境指的就是对待科学的精神和对科学价值的认识,统称为影响科技创新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2.
认知导向是科学研究的一种理想信念,组织制约是科学研究的一种现实状态.科学研究,在认知导向与组织制约之间,体现了科学理性和政治理性的价值的对立和统一.  相似文献   

13.
大科学与小科学的争论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战以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转换。促成这一转换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科学研究项目在尺度上的变化。这一变化引起了科学界对大科学与小科学的广泛争论,而这一争论体现的是科学家对于研究路径选择和科学研究优先性的不同理解和思考。文章通过以大科学项目为案例进行研究,梳理了大科学与小科学争论的要点,从科学自主性、科学价值和科学研究路径选择、科学家培养等角度对这一争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认为这一争论是科学建制过程中的一种内生张力,这一内在张力不可消除。  相似文献   

14.
贾军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6):164-165
以价值和科学价值两个模糊概念的明确界定为逻辑起点,通过分析传统“科学价值中立说”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本质特征,揭示了这一学说在有限范围内的合理性;并从科学知识体系中的价值渗透、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价值蕴涵及科学共同体中的价值规范三个方面阐述了科学与价值的不可分割性:探索性地提出了科学与价值相联互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科学无禁区技术有限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世界真奇妙,认识无止境,为科学设置禁区是愚昧的专制主义.技术是改变世界的手段,它要受价值理性的引导.从人权、人类尊严、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限制技术的消极作用,是很有必要的.在技术的使用和限制上要坚持实践辩证法.  相似文献   

16.
科学是中国近代以来一直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又是一直被误解的问题。有的人并不真正了解科学。他们知道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却不知道科学本身的价值;他们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概念,却没有科学的概念。其实,科学更是一种精神。要了解科学的精神,须从了解什么是科学开始。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理解“大科学”相关概念,了解大科学研究发展趋势与组织形式演变,从历史视角对大科学时代、大科学体制、大科学研究、大科学设施的概念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对比研究,并针对大科学研究的学科领域、组织形式与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大科学时代与大科学体制有固有的内涵意义,随着科学前沿的发展与目标导向的转变,大科学研究从军事导向转向了社会需求导向,分布式、多目标式等新型组织形式出现,传统划分大科学与小科学研究的观点正在受到挑战,小科学研究与大科学研究或大科学装置发展出新的合作形式与路径,大科学研究正通过新的组织形式推动着当今世界的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研究法,首先分析了文化与价值的意义、科学研究的文化价值意义,即人类的存在与一定社会的文化及价值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科学研究是一种文化现象并在价值观念等层次上深刻影响着文化,进而推导出高校科协的文化价值意义:高校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推动科学文化传播和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内部群体文化与同类价值意识对科技工作者个体文化人格的形成发挥价值导向功能;在学术文化交流过程中通过批判、继承和创造进行文化融合;在传播、普及科学知识过程中以自身的观念、意识、行为去影响公众。高校科协应构建具有感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的文化价值体系,引领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促进社会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源,科研人员面临保护科学数据安全的新挑战。[方法/过程]第一步,从政策、资金、设备、平台、科学数据价值、科研人员专业素养的角度设计问卷;第二步,基于问卷回收数据构建SEM模型;第三步,构建SD模型并对6个维度变化进行动态仿真,探究科学数据安全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结论]政策、资金、设备、平台、科学数据价值、科研人员专业素养对科学数据安全具有影响,其中政策、平台、科学数据价值对科学数据安全的作用较明显。[局限]考虑的科学安全影响因素尚不全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SD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源,科研人员面临保护科学数据安全的新挑战。[方法/过程]第一步,从政策、资金、设备、平台、科学数据价值、科研人员专业素养的角度设计问卷;第二步,基于问卷回收数据构建SEM模型;第三步,构建SD模型并对6个维度变化进行动态仿真,探究科学数据安全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结论]政策、资金、设备、平台、科学数据价值、科研人员专业素养对科学数据安全具有影响,其中政策、平台、科学数据价值对科学数据安全的作用较明显。[局限]考虑的科学安全影响因素尚不全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SD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