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中国人》2010,(2):56-56
近日,毫米波GaN功率器件在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微波器件与集成电路研究室(四室)研制成功。 GaN器件和电路是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在光电子和微电子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王晓亮,1963年生,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腾飞人才计划”特聘教授,中国电子学会半导体与集成技术分会秘书长,中国电子学会理事,砷化镓微波毫米波单片和模块电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电子物理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材料分技术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3.
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是监测灾害性天气的主要手段,但目前静止轨道微波/毫米波探测器在国际上尚属空白。在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重点项目“地球同步轨道毫米波大气温度探测仪”的支持和牵引下,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以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为应对世界高技术革命的新挑战,党中央、国务院于1986年和1988年先后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即"火炬"计划)。这两个计划旨在跟踪世界高技术发展前沿,迎头赶上并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向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推动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5.
高迁移率GaAs/AIGaAs二维电子气(2DEG)结构材料在基础物理研究和新型器件及电路的应用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低温电子迁移率μ超过10~6cm~2/V·s的2DEG材料可用于研究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高迁移率和高载流子面密度的2DEG材料可用于研制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超高速数字集成电路(VHSIC)和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MIMIC)等超高频、超高速微电子器件和电路,它们被广泛应用在雷达、制导、电子对抗、光纤通讯和数字微波通讯等领域。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2):I0001-I0001
全球气候变化、台风和暴雨等气象灾害每年给全球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尤其是我国地处亚洲季风区,气象灾害频发,预报和监测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这种快速发展的强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监测主要依靠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但目前国际上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只有光学探测设备,没有微波/毫米波探测器。2012年10月12日,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重点项目“地球同步轨道毫米波大气温度探测仪”在北京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项目成果为我国在重大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方面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气象静止轨道微波探测卫星的立项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我国新一代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大气探测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标志着我国静止轨道微波探测技术已进入国际领先行列,在国际地球观测领域的被动微波遥感前沿技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建奇 198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并留校任教。 1987年、 1998年分别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9年 7月破格晋升为教授。现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学院任光电子学与材料科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同时还担任中国兵工夜视技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光学学会理事、西安市激光与红外学会常务理事、IEEE会员、《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编委等职。张建奇教授主要从事光电子技术与光信息处理领域的研究工作。 1994年以来 ,他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等 16…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之于眼睛,就像大脑之于身体。而视网膜一旦发生疾病,它的治疗也像许多大脑疾病一样几乎令医生束手无策。"眼科领域最难的就是视网膜疾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钱江特聘教授金子兵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从2002年赴日本留学时算起,金子兵"钻"入视网膜领域的研究已有11个年头。金子兵对两个日期记得特别清楚:一个是他出国留学的日子——2002年11月3日;一个是他回到国内正式开展工作的时间——2011年1月3日。"简单"的学习经历金子兵将他的学习经历用三个字来概括:"很简单。大学毕业后留校,  相似文献   

9.
专家简介:程明,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IET Fe110w,IEEE高级会员。2002—2009任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现任东南大学风力发电研究中心主任、盐城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从事电机系统及控制等领域科研和教学工作超过25年,主要涉及电机驱动系统、风力发电及电动汽车三大方向。主持承担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类研究课题40多项,发表期刊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月25—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45期"双清论坛"——"仿生材料与器件"学术研讨会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来自20余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余位化学、仿生科学、生物学、材料学、纳米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此次论坛。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中有1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0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围绕"仿生材料与器件"这一主题,结合国际在仿生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就仿生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并对该领域今后的优先发展方向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7):I0011-I0011
<正>[导读]本研究人员最新开发出了一种金属材料制作新技术,能让金属材料兼具高强度和高韧度,有望提高医疗和航空等诸多领域金属材料的应用性。新华社东京电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度向来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日本研究人员最新开发出了一种金属材料制作新技术,能让金属材料兼具高强度和高韧度,有望提高医疗和航空等诸多领域金属材料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2.
钟训正教授、博士生导师。1929年出生于湖南武冈。1952年毕业于国立南京大学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先后曾任教于湖南大学、武汉大学,1954年任教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至今。1997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建筑师学会名誉理事、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钟训正院士作为东南大学建筑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在弘扬老一辈建筑教育家杨廷宝先生等人的治学精神方面发挥了承传作用。在建筑教育的领域里,他与孙仲阳教授、王文卿教授合建的(正阳卿)小组,在教学和科研的园地形成了严谨治学、学术民主、提携后辈、承前启后的风格。他与孙仲阳教授、王文卿教授合著的《建筑制图》获1996年国家建设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他编著了《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国外建筑装修构造图集》、《脚印—建筑创作与表现》等一系列著作,其中三种已在境外出版。  相似文献   

13.
院士寄语     
顾冠群,1940年出生于江苏常州,196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计算技术专业,现为东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冠群教授是我国最早开始从事计算机网络研究的专家之一。他的研究突破了开放式网络工程和协议工程的关键技术,自行开发了我国第一个OSI网络,并组织研制了国内第一个EDI系统,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发展;他编著的《计算机网络》是我国网络方面第一本教材,为我国计算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医学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纳米技术的引进将给生物医学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在研究和治疗人类重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就是一位纳米生物医学领域的科研之星——张峰教授。作为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副院长,张峰教授向记者介绍说,纳米生物医学是利用纳米技术解决生物医学问题的交叉研究学科。近年来,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生物医学,张峰在开发新型细胞内离子探针、超灵敏侧  相似文献   

15.
"在射频微波毫米波芯片领域,国产第一代硅和第二代砷化镓半导体芯片规模应用落后西方发达国家数十年。在第三代氮化镓领域,中国芯还要继续落后下去吗?"男儿不展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志气,向来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副所长、我国半导体芯片研究专家蔡树军和他的团队最不缺,也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2月18日,对萧伟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天,他与首都师范大学签下了工作合同,成为我国"千人计划"的第二批入选者之一,同时,也成为地方性大学引进的三位"千人计划"教授之一。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人》2011,(4):58-58
我国航天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面向长期空间飞行的航天员作业能力变化规律及机制研究”,在中国航天员中心正式启动。这一研究涉及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亟待突破的重大科学问题,对于推动航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实施载人空间站工程,将发挥重要作用。该项目是我国航天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执行时间为2011年至2015年。项目研究团队包括我国航空航天科学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8家知名研究院所。该项目的启动实施,标志着国家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重要方向,将有力促进航。  相似文献   

18.
正微波毫米波测量仪器是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关键和重要作用。在《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及国家近几个五年规划中,测量仪器都作为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频谱分析仪和测试接收机类仪器是应用最广、技术最复杂的微波毫米波测量仪器之一。然而就在本世纪初,我国微波毫米波频谱分析仪和宽带测试接收机等测量仪器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寄语     
吕志涛,汉族,1937年1月生,1965年开始在东南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吕志涛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结构工程专家、我国预应力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近40年来,他为我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  相似文献   

20.
<正>它波束窄、方向性强、分辨率高、能量密度大、抗干扰与抗杂波能力强……,在雷达、电子战、保密通信、微波武器、受控热核聚变等离子体加热、材料加工与改性等军事、科学研究、工业方面具有极重要的应用。它叫做高功率毫米波。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它的优越特性,然而依靠传统微波管却很难得到高功率,特别是高平均功率。回旋器件是目前毫米波波段唯一具备工程化能力的大功率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