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是一首咏杨花的词。其首句即出手不凡:“似花还似非花”,紧紧扣住杨花的特征。好像是花又好像不是花,也没有人珍惜就任由她到处飘落。“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反用韩愈的《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之意,谓杨花不是无意地抛家傍路而飞,看似无情,却有她的愁思。杨花在空中飞舞,像是索绕着女儿  相似文献   

2.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相似文献   

3.
在苏轼词中,杨花、梅花、落花是常见的审美意象,这种意象的艺术魅力,与其说是生活的写照,不如说真实地寄托了苏轼的人生理想,再现了他的人格和精神。一、杨花意象:缠绵又无尽的哀思细观苏轼词作,杨花是他寄托情感的重要意象之一。让我们以他的经典作品《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为例细细品味: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梦随风  相似文献   

4.
第五单元由三首宋词和两篇宋散文组成。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选自《东坡乐府》。这是一首和词,是和朋友章质夫杨花词而作的一首词。章质夫用《水龙吟》词调写了一首咏杨花的词,推想苏轼看着好,所以次他的韵(即用同样的韵字:坠、思、闭等)和一首。用诗词咏物,要能兼写出物的形态和人的感情。这不容易,和别人的尤其不容易,因为受既定韵字的拘束。可是苏轼这首词写得很好,咏杨花,既能肖其形,又能摄其神,同时表现人的感情也很深挚。语句自然流畅,所以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和韵而似原唱”。总之,诗人以强烈的夸张笔法,抒发浓挚的情感,写得既深沉  相似文献   

5.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苏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怀有思。萦损柔肠,  相似文献   

6.
望江南     
<正>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yuàn),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赏析:这首词虽然字数不多,震撼力却相当强。词一开始的"多少恨"三个字,将心中最强烈的感情直接说出来。到底李煜在恨什么?"昨夜梦魂中"。原来,他的恨与他的梦有关。李煜本是南唐国主,偏安江南,作这首词的时候,他已经被宋朝俘虏,遭受软禁。  相似文献   

7.
苏轼咏物词《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是一首具有结构表层互文性与深层隐喻性的奇妙作品。在表层结构中,杨花的漂泊无着、化为流尘与思妇的梦寻落空、悲慨落泪相互交融;而在深层结构里,杨花、思妇的不幸遭遇又共同隐喻苏轼前半生仕途辗转漂泊,甚至贬谪九死一生的刻骨铭心伤痛。杨花、思妇、创作主体鼎足而三,表里互融,同场共振,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情感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水龙吟》的诞生,是苏轼仕宦漂泊、贬谪生涯的深刻遇合与天才创构,可遇而不可求。从某种意义上,章词也是苏词的互文。  相似文献   

8.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这是李煜一首纪梦的小词,作于他降宋被囚之后。词中以梦写醒、以乐写愁、以少胜多,在艺术表现上别具特色。作品为了避免平直,采用倒叙结构。以突兀而来的“多少恨”领起,首先把梦醒后的满腔悲恨一泻而出,再以“昨夜梦魂中”一句。点明作者刚刚一觉醒来,正为昨夜的梦而悲恨。究竟是什么梦,如此牵动了他的感情?“还似旧时游上苑”等三句。追述了昨夜的梦境。“上苑”是专供皇帝游赏和打猎的园林,“旧时”也就不言自明,那是李焕位陌南唐之主的年代。“旧时”二字还…  相似文献   

9.
<正>甲乙两事物具有"某点儿相似之处",当需要说明乙事物时,便以甲事物喻之;当需要说明甲事物时,便以乙事物喻之。像这种甲乙两事物都可以互为喻体的比喻,修辞上称之为"互喻"。这种语言修辞手法在古典诗词中的应用很是广泛。先来看苏轼的《少年游》: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上片借"飞雪似杨花"、"杨花似雪"一对互喻来写夫妻别离时间之久,诉说亲人不当别而别、当归而  相似文献   

10.
千年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我微笑着手持词卷,轻声慢语。恍惚间,远方某个陌生男子正朝我挥手。他不语,一身青衣,气宇轩昂,仿佛九天之上盛放的莲花,不食人间烟火。你是谁?你是谁?  相似文献   

11.
“杨花”考     
“杨花”一词经常出现于中国文学作品中,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意象,也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题材。“杨花”究竟是什么呢?大多数地方都把它解释为“柳絮”,那么“杨花”是不是“柳絮”?为什么把“杨花”称之为“柳絮”?为了解答这一系列问题,本文首先从杨、柳谈起,着重从文献学角度对“杨花”加以考释。  相似文献   

12.
《教学随笔》2008,(Z1):92-93
她,今年42岁了,是一位下岗女工。她勤劳、能干,有一颗慈爱的心。她是我的妈妈,是一位好妈妈。一年前,我还把她当作敌人,我对她恨之入骨,因为她是我的后妈。我恨她同样也恨爸爸。我恨她抛开自己的家人和爸爸再次结婚;我恨爸爸为什么在妈妈去世还没有一年又和这个女人结  相似文献   

13.
【出处】唐·吴融《杨花》:"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空濛濛。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杨花不同群芳争奇斗艳,自甘飞扬于碧野晴空。百花总是叹恨风把自己吹落了,只有杨花偏偏喜爱风。)【哲理链接】对于同一事物,因各自的立场不同,认识不同,所以观点和结论也就不同,对之爱憎和取舍也会不同。  相似文献   

14.
苏轼《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云: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相似文献   

15.
喜欢收集小石子的驴小弟找到一颗闪亮耀眼的小石头,他发现这颗小石头可以帮助他实现任何愿望,但是,他却因为这颗神奇的小石头变成了一块大岩石,他的爸爸妈妈怎么找也找不到他了,驴小弟还能变回自己吗?  相似文献   

16.
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思考] 1、全词上、下片同写月亮,理解词人写作角度的差异。2、体会词作流露的感情。3、理解“月”在抒发感情中的作用。[解读] 这是一首思念远方亲人的爱情词。词中描绘的情境大  相似文献   

17.
宋代士人对柳永的词是又爱又恨,爱他词句通明词律新,恨他俚俗不能登大雅之堂。宋代大多数的士人对柳永的词都持有这种矛盾态度,恰恰说明了宋代词论的发展,其中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代士人的这种品评之风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宋代词论的发展与完善。本文从苏轼对柳永词的矛盾态度出发,论述宋代词论初期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8.
对蒋捷词的评价历来颇多分歧,有的将他归为辛派,有的认为他学姜夔。本文认为,蒋捷是艺术上成熟的词人,博采众师,独成一家。并从三个方面论析了其词独特的艺术品格:一、述写国破家亡,离愁别恨的述志词,淡语说愁,悲壮中寓恬淡;二、描写景物的词托物寓意,柔婉中多自然;三、抒情小词则清丽中有意趣  相似文献   

19.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翻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环宇。重比翼,和云翥。毛泽东一九二三年《贺新郎》词  相似文献   

20.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5岁的儿子别过去的那张因愤怒而扭曲变形的脸。那是他第一次因我不愿给他买他喜欢的奥特曼而生气。嘴里还狠狠地进出几个词:“妈妈.我恨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