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众电子公共参与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陆敬筠  仲伟俊  梅姝娥 《情报杂志》2007,26(9):54-56,59
通过对G2C模式的电子公共服务进行研究,从电子公共服务所涉及的三个方面(供应方——政府,工具——政府网站,需求方——公众),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了影响公众通过电子方式获取政府公共服务的各种因素,为以后对公众进行电子公共参与度进行实证研究提供了总体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电子公共服务的概念及其研究的现状;论述了我国电子公共服务建设的现状;总结和分析了当前电子公共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电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移动政务的特点,对移动政务公众参与过程进行阶段划分,结合技术接受模型、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和信任理论构建基于过程的移动政务公众参与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研究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了移动政务初始接受阶段和持续使用阶段公众参与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关键影响因素,针对移动政务不同阶段提出了提高公众参与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当前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探讨了世界各国和地区在电子公共服务提供中的实践特点及其对中国电子公共服务的启示;文章最后指出,电子公共服务需注重电子包容,以实现包容性治理。  相似文献   

5.
陈岚 《现代情报》2012,32(9):121-124
针对电子政务公众参与行为的特点,结合技术接受模型和理性行为模型以及信任理论构造出电子政务公众参与模型。对概念模型中的潜在变量进行操作化定义,构建其观察变量,并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对调查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电子政务公众参与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政府网站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一种方法——易用性优化;介绍了网站易用性的概念及易用性相关理论;并通过分析政府网站架构总结易用性的特性,提出优化政府网站易用性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7.
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政务应用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公众需求是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存在的逻辑前提,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核心价值在于对公众需求给予充分的回应。围绕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公众需求分析问题,构建了基于KANO—SPD矩阵的分析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实践证明,按照该模型思想对公众需求特征进行的分类,比传统方法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同时,该模型具有传统方法所不具备的按照需求特征识别公众群体的功能,因而可以作为公众需求分析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电子口岸公共服务采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采纳应用是电子政务成功的关键.以TOE模型为指导,构建了电子口岸公共服务采纳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利用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影响电子口岸服务采纳的因素有认知有用性、认知易用性、管理准备度、政府压力、竞争压力等.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提高电子口岸采纳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考察中国本土31个省级政府网站的服务项目设计以及网站服务内容,对其发展阶段、基本类型和网站设计中增加公众参与的民主导向进行实证.研究结论包括我国政府网站目前整体上处于从目录服务阶段向在线办事阶段过渡时期,政府网站的风格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分为综合服务型、商务促进型和消费服务型:我国省级政府网站中分别可以找到促进代议民主、多主体民主和协商民主的电子政务项目或服务,但涉及多主体民主和直接民主的项目尚存在不足.最后,本文倡议网站设计者根据民主理论的指导促进公众参与和电子民主.  相似文献   

10.
陈岚 《现代情报》2011,31(6):59-61
结合我国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目标和内容,提出了基于公众视角的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形成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搜集,同时将AHP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水平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公共信息服务的市场化机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共信息服务以社会综合服务需求为出发点,是信息社会中政府部门所应提供的基础服务.但在目前的公共信息服务中信息的针对性、时效性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缺乏公众的认同,因此可以考虑引入市场机制,由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共同合作,以提升公共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为其他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
社区服务中公众参与对公众满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凯  刘利  徐艳芳 《软科学》2011,25(9):35-39
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公众参与影响公众满意的概念模型,提出相关假设,并进行相关量表设计。最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及LISREL参数估计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公众参与通过感知服务质量影响公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辛海霞 《情报探索》2014,(10):37-40
介绍东莞在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中富有成效的东莞模式,以东莞图书馆为例阐述东莞模式的具体内容。认为确保政府为责任主体是做好创建工作的先决条件,立足文化民生是做好创建工作的重要基础,体系化推进是做好创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创新机制是做好创建工作的有力保障。这4条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对有代表性的3家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参考咨询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从服务政策、服务模式、服务管理3个方面多角度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提出了深化发展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建议。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service in public libraries in China,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digital reference systems of 3 typical public libraries.The pape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mainly from 3 aspects,that is,service policy,service mode and service management.Finally,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deep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reference service in public librarie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杨晋 《情报探索》2013,(11):49-51
认为大连市农村公益性信息服务存在政府的落实机制不够完善、社会参与度不高、信息服务人才匮乏、农民信息素质较低等不足。从建立有效的农民信息需求获取机制、信息处理机制、信息发布及反馈机制等方面,对构建大连市农村公益性信息服务机制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电子政府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国玮  黄珺  龚完全 《情报科学》2006,24(8):1125-1130
电子政府的出发点和核心在于提高政府满足公众需要的能力,评价公众对电子政府的满意度是评价电子政府的关键所在。本文在比较了现有的几种评价电子政府的模型基础上,介绍了美国用于评价电子政府公众满意度的ACSI模型,并对我国电子政府公众满意度评价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测度分析。  相似文献   

17.
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淑慧 《现代情报》2009,29(2):8-10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提高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客观需要,我们要站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加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网络健全、功能完善、优质高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文献资源建设体系、设施体系、服务供给体系等。着力解决好图书馆阵地网络建设、重大工程、读者活动等问题,建立起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满足城乡居民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价格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航  黄理莉  梁宇 《科教文汇》2013,(30):202-203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价格评估研究,是合理开发土地资源,防止土地资源流失的重要举措。本文先介绍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内涵和特点,然后列举了影响公共用地地价评估的几个因素,最后主要分析了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地价评估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鞠兰萍 《现代情报》2010,30(5):81-84
从辅助性读者服务、信息检索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用户教育服务、共享工程、个性化服务和人文关爱等方面对东北地区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目前东北地区公共图书馆网站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发展不均衡;网站维护不及时、信息更新慢的问题。应通过加强宣传、提高认识;长期维护、及时更新;加强用户培训教育;提高图书馆员素质等手段提高网站信息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