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对刘熙的《释名》声训研究作了较全面的概括和归纳 ,对“以声探源”的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 ,尤其是通过丰富翔实的材料 ,对《释名》的地位和价值作了较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总结前人对《释名》的评价 ,对《释名》的性质作一次较为恰当的认定 ,对《释名》的语言学价值作进一步的探讨 ,从而挖掘它的语源学价值 ,使刘熙的语言学观点得到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释名》是声训的集大成之作。重新审视《释名》,深入发掘和充分认识它在语言学研究方面的独特价值,批判继承这份文化遗产,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以服务于科学的语言学建构。  相似文献   

3.
《释名》是我国首部语源学述,但由于后世对该书存在诸多误解和偏见。使得这一开创性的语言学要籍没有得到公允的评价和足够的重视,因而影响了对其积极意义的继承和发挥。本要澄清后世对《释名》的某些误解并考察《释名》因声探源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重新认识和评价它的重要的理论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4.
《释名》是声训的集大成之作。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往往以"穿凿附会"、"唯心主义"来评价它,且被视为作用不大之书。那么今天在人们对语言的认识有了突破性发展的基础上,在汉语词源学获得长足发展的背景下,很有必要站在语言学而不是语文学的立场上重新审视《释名》,深入发掘和充分认识它在语言学研究方面的独特价值,批判继承这份文化遗产,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以服务于科学的语言学建构。  相似文献   

5.
探讨声训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分期,并从编排、数量、体例、方式、成就与不足等方面,对《说文》与《释名》的声训进行综合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异同,重新认识《释名》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释名》研究始于三国时韦昭,两晋到明代的研究多停留在引用和申发上,清代是《释名》研究的繁盛期,对《释名》的整理和研究成就最大。“五四”以后,特则是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释名》研究几乎成了一大热门。《释名》又是一部颇具争议的书,历来引发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作者及成书年代、性质、价值、训释条例和缺陷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汉代先后出现四部重要的语言学著作,即《尔雅》《方言》《说文解字》和《释名》。这四部书不仅是中国古代语言学中形成最早、流传最悠久的著作,而且是我国早期传播学意义上的重要著作,为后世诠释学、字词典学、文字学、词盯学等方面的研究,作了奠基和开路的工作,影响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8.
汉语中的名物,非随心所欲加之。而是名之于实,各有义类,应用之器,亦各有指归。因此,本文通过对刘熙《释名》中探源语术、词族面貌及其声训概况三个方面进行例析与归纳,旨在展现出该书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独特价值,以饗读者。  相似文献   

9.
张锐 《华章》2007,(11):206
《释名》作为我国第一部语源学著作,其价值是不可低估的.本文从《释名》的词汇入手,试对其造词法--语音造词、虚词造词、词序造词进行浅近的分析与描写,以从侧面认识两汉时期的词汇.  相似文献   

10.
王力的《同源字典》多处引用《释名》,其引用方式有二:一是采用《释名》的声训作为同源字,一是以《释名》训诂见义。王力对《释名》的引用仍十分谨慎.但比以往已有些微改变。其对《释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论《释名》的学术价值@田恒金$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相似文献   

12.
《嘉应学院学报》2019,(4):93-96
清代学者王先谦的《释名疏证补》中收集了毕沅、王启原、叶德炯、苏舆、皮锡瑞、王先慎等人的校语,其中"苏舆曰"校语有342条。这些校语有苏舆直接在《释名疏证补》词条后面加注的,也有在毕沅等人的校语后面加以补充的,这些校语涉及音韵、文字和词汇等内容。对"苏舆曰"校语进行全面探析,挖掘其在文字校勘等方面的价值,有助于读者对《释名》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对联绵字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连语类编》是他这方面的研究专著.书中引用了不少《释名》里的联绵字,从中可以看出其对《释名》的态度及其对《释名》研究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刘熙之作《释名》,以声训的方式跻于训诂之列,而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有更为重要的价值。《释名》中那些释词与被释词之间没有语源联系的声训,也多是依据当时的文化情景作解,汉代的服饰习俗、饮食习俗、起居习俗、丧葬习俗及世俗心理由此可得以观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为底本,参照明代吕柟翻刻宋陈道人本《释名》和任继?《释名汇释》,就《释名》中的"蹋、檐、簷、叙、欑、公、帻、写、釭、羊车"等十则校勘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或为毕校补充证据,或补正毕校的不足,或在各家校勘中择善而从。  相似文献   

16.
《释名》共有874个联合式双音词。联合式是《释名》最重要的双音词结构方式。从词性、语义、词序等角度观簪,《释名》联合式双音词呈现出一定特点,透露出汉语双音化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7.
《汉语大词典》所释之词,有的在《释名》中已有用例,而该词典所举书证迟后于《释名》。今略举数例,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说文解字》是一部以形求义为体例的书,其实它的声训探源功能也较强,足以和《释名》中的声训相媲美。《说文解字》早于《释名》,这说明《释名》释文体例是对《说文解字》及早期声训的借鉴和发展。正确解读这些声训,比较两书的异同,能够更好地理解声训对语言的探源关系。  相似文献   

19.
《释名》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词源学性质的专,也是声训的集大成之作。以此书第一卷为主要内容,从字形结构入手,运用上古音为分析手段,对每条训释逐一进行分析、归类,可以揭示其声训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太平御览》征引《释名》六百三十余条,其中75%的条目不同于现存最古的《释名》版本翻宋本。这些引不仅可正翻宋本之误、可补翻宋本之脱、可删翻宋本之衍,而且《太平御览》给征引条目所加的注解和反切注音等也有助于《释名》的校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