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认为,柳宗元《驳复仇议》一文,绝非作于贬永期间,而是作于在长安任礼部员外郎时(805)。它不是因韩愈而发,而是驳斥陈子昂“刑旌并用”的矛盾,批评吏治黩刑,意欲改变旧例,有所革新。文章还通过唐代七件案例的分析,对陈子昂、柳宗元、韩愈三家观点作了比较评述。  相似文献   

2.
章认为,柳宗元《驳复仇议》一,绝非作于贬永期间,而是作于在长安任礼部员外郎时(805)。它不是因韩愈而发,而是驳斥陈子昂“刑旌并用”的矛盾,批评吏治黩刑,意欲改变旧例,有所革新。章还通过唐代七件案例的分析,对陈子昂、柳宗元、韩愈三家观点作了比较评述。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的<道州文宣王庙碑>及<道州毁鼻亭神记>,都是应当时道州刺史薛伯高的邀请而作的.由于原文的记载及宋人韩醇的注释有误,致使它的写作年代问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且大都做了错误的判断.其实,要确定它的写作年代,首先要确定薛伯高出任道州刺史的年代,然后再根据原文中所提供的叙事线索、唐代祭孔惯用的时月及干支纪日来反复考查,才能最后正确地核定.本文经过反复而详尽的考辩,认为薛伯高于元和七年就任道州刺史,<道州文宣王庙碑>应作于他元和九年秋"祭新庙"之后,而<道州毁鼻亭神记>却作于他到任后不久.这符合柳宗元的记述,也再一次证明原文记载、韩醇注释及今人校勘、系年的错误.  相似文献   

4.
韩愈、柳宗元是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借助于恢复先秦两汉散行奇句的古文,反对重形式、轻内容的风靡一时的骈文,以复兴儒学,捍卫儒家的正统地位.韩愈提出了"志在古道"、注重实用、"陈言务去"、"词必己出"、"不平则鸣"及德、文兼修等一系列古文理论;柳宗元则提出了"文以明道"并"及乎物"、"有乎内"与"饰乎外"之结合、人品与文品并重及文人相亲的古文观点.较之于韩愈,柳宗元的文道内容则更宽泛更丰富,更重视"道"的现实性问题,在文章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人品与文品的统一方面,则更为强调.韩愈、柳宗元共同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唐代古文理论体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胜利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韩愈、柳宗元的赠序散文是他们二人作品集的重要组成部分。韩柳在继承赠序文体传统的同时,将议论大量引入其中,并用"古文"取代"骈文"。在赠序所必需的三个文体要素——人、事、情中,韩柳之作分别着重突出了其中的"事"与"人";韩作的文体风格倾向于"雄奇",柳作则呈现为"峻洁"。  相似文献   

6.
初唐陈子昂所引领出来的古诗运动,确实影响到古文运动的发展,这是因为初唐文人继承汉儒经学传统,重视《诗经》导扬讽谕的功能,且形成了一个写作群体。从陈子昂、杜甫、白居易、柳宗元一脉相承的《诗》学观念看来,他们将美刺讽谕、反映现实的"比兴"手法,视为儒家诗教的主流思想,并具体落实在创作中,成为一股改革文风、功不可没的力量。柳宗元比韩愈更能运用比兴观以从事古文讽谕写作。他肯定"文有二道",其中之一是"导扬讽谕,本乎比兴者也。"因而大量创作讽谏当世的《种树郭橐驼传》、《捕蛇者说》等文章,他所谓"本之《诗》以求其恒"的"恒",正是来自《诗经》的传统而后创作出具有永恒感染力的古文作品。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的文章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游记散文中的一朵奇葩,其艺术魅力历久弥新.而<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最负盛名的一篇.在这篇不到200字的作品中,作者以细致入微的手法,对潭水、岩石、藤蔓、竹树、游鱼等进行生动刻画,并把自己抑郁失意的隐痛巧妙地寄寓于凄清幽邃的自然景物中,使情与景达到高度的和谐和统一,集中表现了柳宗元既忘情于山水又抑郁苦闷的矛盾心情.  相似文献   

8.
近来有学者对陈子昂的诗论持否定态度,但"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是陈子昂对当时宫廷应制、粉饰太平之作所发的感慨,并不是完全否定了那个时期所有诗人的创作.陈子昂的出现是唐前期诗歌理论及创作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陈子昂提出的恢复汉魏并不是停止不前,其本身便是一种创新.我们拿陈子昂的诗放在当时活跃于文坛的所谓"宫廷诗人"的诗中去比较,一眼便可看出陈子昂诗作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9.
柳宗元与韩愈友善。柳宗元死后,韩愈为其撰写了祭文和墓志铭后,又写了《柳州罗池庙碑》一文。由于此文包含大量荒诞不经的内容,后人因此或者指责韩愈或者为其辩解。这些评论大都是错误的,都不是韩愈写作此文的真正心态,其实质是对韩愈思想的误解。  相似文献   

10.
韩愈、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最杰出的散文家,也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散文家,与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中学语文教材中就选了他们的多篇文章。在他们的文章中经常提及"古文"和"古道",如韩愈《师说》:"李氏子蟠,年17,好古文","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相似文献   

11.
<六国论>不是借古讽今之作,而是借古喻今之作.它表现了作者对宋朝的忠诚和爱护,表达了希望统治者能够放弃与外族和谈、贿赂的愚蠢策略的良好愿望.<六国论>是一篇结构谨严、推理缜密、语言精练深刻的优秀策论文.在当今时代,<六国论>仍然有借鉴、启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柳州师专学报》2020,(1):40-46
韩愈称柳宗元"不自贵重顾籍",成了后世文人菲薄柳宗元的口实。然究其实,这个评价是被后世文人断章取义误读的结果。韩愈作为柳宗元的同僚兼挚友,他对柳宗元的文章成就和人格品性都是高度肯定、不曾质疑的。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峻洁"正是他高洁人品的投射,是他所倡导的"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为文经验的典型体现。  相似文献   

13.
韩愈和柳宗元关于"史官"之职产生争论,实际是柳宗元对韩愈产生误会所致,韩愈回信说明原委,柳宗元理解并心悦诚服。二人均是心怀坦荡,坚持正义之君子。韩愈终于完成《顺宗实录》之编撰,对于客观记载那段轰轰烈烈之历史原貌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元两代对柳宗元文章的评论不多,但也有王若虚、辛文房和刘谧等人的重要评论。此时期虽部分延续了前代的韩愈优于柳宗元的主流说法,但也出现了柳宗元胜于韩愈的新论。由于特殊的时代性,两朝文人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小,他们对柳宗元文章的评价,大多是从文章本身出发,较为开放、宽松,从某个侧面折射了金元文人特殊的愿望和追求。  相似文献   

15.
<柳子厚墓志铭>(苏教版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文选>),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韩愈任袁州刺史时作.这篇被誉为"昌黎墓志第一,亦古今墓志第一"(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卷十三)的文章,叙述了柳宗元一生事迹,赞扬了柳宗元的文章学问、政治才干和高尚道德,对柳宗元长期遭贬、穷极困顿的经历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是了解柳宗元事迹和韩、柳关系的一篇重要作品.  相似文献   

16.
论韩柳--韩柳哲学、政治、文学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愈、柳宗元同是中晚唐学界哲人,官场名宦,文坛巨子.在哲学上韩、柳互为论敌;政治上则有同异;文学上同为“古文运动”主将.韩、柳同开宋明学术之先河,韩愈推明"道统",抵制佛教,巩固封建统治,符合当时统治者需要,其历史影响大于柳宗元.但柳宗元之哲学观和政治观又有长于韩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抒情特点出发,比较韩愈《祭十二郎文》和柳宗元的《钴姆谭西小丘记》,得出两位散文大家在行文方面的异同。韩愈、柳宗元情郁于中,必泻于外。韩愈写人世亲交私情,触目成悲。柳宗元怀才不遇,寓情于景。韩文强烈,柳文内敛。韩文创新,柳文修辞富有形象性。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杰出的代表人物,文学成就不相上下.但在柳宗元生前身后,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抑柳扬韩"的事实.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抑柳扬韩"现象产生的原因,对我们正确评价柳宗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纠正人们对柳宗元的偏见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张署行年考     
唐诗人张署,史书无传。韩愈集存与署赠答诗十余首,柳宗元亦有寄赠之作。署卒后,韩愈为作墓志铭,并作祭文。本文据以上文献线索,作精密考索。考定其生年为肃宗至德三年(758),卒于宪宗元和十二年(817),享年六十。张署与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均有交往,与韩愈尤为亲密,故对数人行迹,尤其是韩愈行迹,同时有精密考索,可补前人研究之阙失。  相似文献   

20.
唐代的古文运动,不仅是一场文体、文风的革新运动,同时也是一次文学语言的大变革。韩愈和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领袖和倡导者,只是柳宗元逻辑思维严密、性格谦和,文章以峭拔见长;而韩愈则好名利、有霸气,文章以气势和新奇取胜。在散文语言的革新上,韩愈的主张及实践均取得了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