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2,(8):70-72
孩子做数学题,老师说:算错了。重做;编辑看稿子,一个重要的基本功就是挑错字;生活工作中。我们都极力避免出错。对邮政部门来说,办理业务也是如此,谁也不想某个环节出问题。但有心无心的。错,还是出现了。  相似文献   

2.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2,(11):62-64
集戳乐继上期戳趣园"表扬"了新疆喀什邮局对邮友的热情接待后,本期继续将"表扬"进行到底—浙江宁波邮友张建伟在张家界的盖戳经历,令他由衷地发出了"张家界景美,张家界风景日戳更美"的感叹。但是,在这些"表扬"的背后,我们也不禁产生了一丝隐忧:何时"表扬"能成为一种常态,我们再也不用为得到一枚邮戳而费尽周折了?  相似文献   

3.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3,(3):61-63
最近,戳趣园收到江苏太仓邮友蔡虎平的来稿,详述了一枚邮政副戳“寄件人自行封补”背后的故事。故事发展可谓一波三折,结果更值得反复深思。尤其是邮政相关部门,如何在政策出台和服务大众之间求得一个平衡,恐怕将是需要今后长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3,(5):62-63
大地回春,正是出游好时节,各地的邮友们是不是也蠢蠢欲动了呢?春天是无私的,尽管因地域辽阔,我国南方、北方风景会有差异,但遍洒的春光却是我们共同拥有的,所以,其实也不必去远方看风景,只要你走出家门,就在身边不远处,春天正向你招手;而在赏春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3,(2):65-67
上期戳趣园介绍了几枚2012年12月12日的数字趣味戳,截至发稿,仍然陆续收到各地邮友发来的类似趣戳,可见这个难得的日期组合给大家带来的收集新乐趣。集邮活动是持续进行的,刊物则有固定的出版周期,按说这枚趣戳已经失去了刊登的时效性,但一位老作者最近寄来的一篇手写稿却打动了我们。稿子不长,读起来却趣味十足;虽非电子版,却工工整整,字面整洁。这位老作者,也是我们的老读者,就是今年已96岁高龄的郭润康先生,打动我们的不仅  相似文献   

6.
戳趣园     
正贵州也有"P.T."戳2014年第三期《集邮博览》刊登了一篇有关国内邮资已付戳上"T.P."错刻为"P.T."的文章,作者文中提到"这种类似的错戳是否在其他省市局亦有发现……"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贵州也有。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彭茂吾先生所著《中华人民共和国邮资已付日戳志》一书,专门有"P.T.戳"一节,"‘T.P.’是法文邮资已付的缩写,刻成‘P.T.’就不知是什么意思了"。仔细看所附的邮资已付戳,为贵州贵阳使用,时间是1993年2月5日(图1)。由此看来,"P.T."戳还有不少。(甘肃周轶超)  相似文献   

7.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8,(2):64-66
每一枚戳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1月5日《戊戌年》邮票首发,1月10日《拜年》邮票首发,集邮圈的开年总是这么热闹,每年的这个时候,戳趣园自然也会迎来一大波"生肖戳"、"拜年戳"。今年是狗年,说实话,全国各地带"狗"字的地名着实不多,于是,各地纷纷启用"临戳",这也好理解,生肖可以说是邮迷们最关注的一套邮票题材了,为此讨个好彩头何乐不为?  相似文献   

8.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3,(7):70-71
如今,常听人们说起"地球村",意指在沟通方式越来越便利的情况下,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其中,互联网更是功不可没。这张无形的"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某些生活方  相似文献   

9.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2,(12):57-60
集戳乐集戳是需要点儿精神的。为什么这么讲呢?看了北京邮友杨赤兵收集同城快件筒箱戳的经历你就知道了:北京的同城快件业务始于2007年8月1日,由于其邮件无须面交,只要投入红信筒即可,故又称为信筒同城快件。这种红信筒正面红色,背面绿色,可分别用来投交同城快件和平常信函。投筒邮件一般均加盖有该开筒班的专用箱筒戳记。  相似文献   

10.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09,(12):59-59
《戳趣园》诚征近期各种风景戳、宣传戳,欢迎投稿,"戳"聚一堂,与同好共赏。  相似文献   

11.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0,(1):62-62
  相似文献   

12.
13.
戳趣园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戳趣园也重新"包装"了一下:增加一些戳的简要介绍、点评,更加突出戳趣园的"趣"字。不过,调整的仅仅是形式,不变的是我们对戳共同的爱好,还望各位同好继续支持,让戳来得更猛一些吧。  相似文献   

14.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1,(5):64-66
人们常把邮票称为小型百科全书,那与邮票时刻相伴的邮戳又是什么呢?百科全书的注脚?抑或陪衬?其实,这都小看了它。它所蕴含的信息总是在不停地流动变化中,当某个时间节点与一段邮递流程相遇,一枚邮戳也许就记载了一段历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邮戳亦可称为一本小巧的编年体史书吧。  相似文献   

15.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8,(3):70-71
每一枚戳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年春节在二月中旬,所以第3期的编辑工作在年前就基本告一段落了,在整理这一期戳趣园的稿子时,发现不少有时效性的戳还是岁末年初的,不过,邮戳记录事件,什么时候都不晚。先给大家奉上一套“大戳”,这是2月16日,也就是正月初一推出的“山东邮政戊戌年春节拜年纪念邮戳”(图1),一套20枚,“大戳”之称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16.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1,(2):62-63
自从戳趣园开办以来,我们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戳趣园的“趣”字究竞从何而来?最近,收到郭润康先生的一篇小稿,说是小稿,郭老在信封上就已标明“内有小稿一件”,拆开,果然,一张寥寥数语的手写稿纸而已,但一气读罢,却不得不叹服:这分明是小中见大的一篇大稿啊。  相似文献   

17.
18.
19.
戳趣园     
《戳趣园》诚征近期各种风景戳、宣传戳,欢迎投稿,"戳"聚一堂,与同好共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