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集邮》2001,(5):7-9
1989年 1月7日-1月14日 举办第4届集邮活动日,继续采取主会场与分会场结合,内容有工作报告、集邮演讲、邮品交换与拍卖、邮识竞赛、集邮展览、学术研究等。 1月20日-1月29日 印度举行世界邮展(India’89),刘广实为实习评委,周光复《航空发展史》获镀银奖,傅湘洲《中信版“细16分邮票”版式研究》获铜奖。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集邮图书的出版局面堪称“喜忧参半”,具有高质量内涵的集邮图书品种较少,其中诸如那些有关中外集邮史料、海内外珍邮赏析与介绍、集邮家传记等内容的优秀读物也很难见到。  相似文献   

3.
1997年在重庆举行的全国邮展上,我第一次见习国家级评审员,有机会仔细阅览了吴宝国同志组编的《华东区军邮(1945-1952)》邮集,那次他荣获了镀金奖。4年过去了,一些集邮看到邮市日益低下,卖掉邮票,远离了集邮。但他仍在执地努力,不停地搜寻积累,不断地在报刊上发表邮学研究章,用几年心血换来新邮品,重新创作了一部《人民军邮(1945-1953)》邮集,并于2001年在南京举行的全国邮展上以88分夺得大镀金奖。这部邮集的成功之处很多,因限于篇幅,恕不赞誉,笔仅就如何改进提高,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4.
鲁凌 《上海集邮》2000,(4):18-18
今年香港的全特区邮展HONGPEX 2000已于2月如期举行,现续本刊今年第2期,再对展品作一简介。 这次邮展除8框非竞赛性的特邀展品外,共有37部142框展集和8部文献展品参加竞赛性展出,其中包括首次单列一类的7部一框展品。 评审委员会顾问是FIAP主席郑炳贤,香港特区首位FIP国际评审员林仕理(Malcolm Hammersley)任  相似文献   

5.
对于集邮者来说,最有凝聚力和吸引力的是集邮展览。无论是哪一个级别的邮展,都能犹若节日一般让集邮者感到欢欣鼓舞。比如,十年前,在中国第一次举办的世界邮展时,北京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况空前。那些时日,人头攒动;七天展览,日日鼎沸。无疑显示出邮展就是集邮者  相似文献   

6.
7.
新千年伊始的今天,全国各地出现了进军大西北开发热,只是邮币卡为主的收藏市场还未热起来,可能应了我在1997年5月31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里提到的下一个邮市高潮期为2001年秋至2002年夏之间(最迟不迟于2003年)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我喜欢“遵义会议”邮票,几十年来,为收集、研究有关“遵义会议”的票、戳、封、片等邮品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编组了《伟大的转折——遵义会议》邮集,并参加了全国邮展,还获得了铜奖。我还利用有关票、戳、封、片制作了颇有纪念意义的邮品。  相似文献   

9.
周祥林 《上海集邮》2002,(11):22-24
我从1952年22岁开始集邮,受邮学家钟笑炉的启发与引导,白1958年开始收集和研究解放区邮票,一直到1991年在当地邮协动员下,才跨出组集第一步,参加基层邮展。1993年起,我把华北、华东两个解放区的邮票组成一部展集,以几枚苏区邮票打头,定名为《华北、华东解放区邮票》,先后参加省内邮展、1997年的重庆全国邮展、2000年的曼谷第13届亚大邮展等,取得了较好成绩。并且,在对这部邮集不断调整与充实过程中,逐步加深了对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邮票的了解,有了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0.
2011年9月下旬,随团旅游到陕西,少有闲暇顾及自己喜欢的集邮,但在脑海里一时一刻也不曾忘记。每到一地,总是把贴好邮票、写好地址的封片带在身上,在景点遇到邮箱或邮筒,随手投进去;在住地,则千方百计打听附近的邮局位置,不辞辛苦去寻找。  相似文献   

11.
不少名画邮品,由于另有发行目的.往往对画名、作不予标明。如我国1932年的《西北科学考查团纪念》(国1),以元代快名的《平沙卓歇》为图,票上没有画名。这些邮票理应属于名画专题,但集邮限于知识面.很可能遗漏,从而影响了收集的广度和研究深度,甚至造成邮集中不应有的空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邮集”,是指一部完整地表现某种主题思想,由邮票和与主题相关的封、戳、明信片、邮简等邮品组成的集子。集邮由一页页的贴片组成,每一页贴片表现了整部邮集的一部分主题思想。一部小邮集只有12—32页贴片,大的邮集达100多个贴片。编组一部邮集,尤其是专题邮集,要求集邮应对邮集的主题内容及相关的邮品非常  相似文献   

13.
倪郁烈 《上海集邮》2002,(12):29-32
我读小学时就迷上了集邮,并把不少与语、史地、自然等课程内容有关的邮票编成集子,虽说只是“照猫画虎”地瞎摆弄,却还在邮展上露了脸。或许真是这样的经历给了我底气,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组集兴趣不但未被湮灭,而是越发起劲,到学生时代结束,还真正走上了搞专题邮集之路。  相似文献   

14.
15.
集邮是件有趣的事.它让我们精神愉悦,生活丰富。当然,这更体现了我们的一种追求。十年磨剑露锋芒,百尺竿头迎挑战。面对我们多年来收藏的邮票,把他们整理、编组成邮集,进而参加邮展,成为集邮爱好者的目标追求之一。  相似文献   

16.
李树明 《收藏》2009,(5):133-133
在收藏世界里,集邮的人数最多,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如果能收集到错体邮票,就欣喜若狂了。由于错体邮票罕少、有趣、升值高,一向是邮品投资者追寻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00,(8):25-26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是本世纪最后一次集邮联代表大会,正因集邮联上届理事会任期内,在我国相继成功地举办了“中国’96”亚洲国际邮展和“中国’99”世界邮展,又因本届大会规划的蓝图大部分将在新世纪之初实现,故而这次大会便显得格外耀眼。我们衷心祝愿,通过这次大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我国集邮事业必将取得进一步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2年9月7日,国家邮政局等主办的题示邮票首发式在雁荡山化展览中心举行。杨清、李德福、阎炳武、黄里、曾孝濂在现场为集邮签名。同时举办邮展,展品近100框,有多部全国邮展获奖邮集。当日风雨交加,但邮迷热情不减。  相似文献   

19.
郭润康 《收藏》2000,(3):10-10
  相似文献   

20.
《上海集邮》2000,(11):47-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