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8中华全国新人新作集邮展览”给人的感觉是充满朝气和活力,发现了一批初步具备参加世界邮展竞赛实力的新人新作,值得庆贺。传统类《中国海关邮政(1878—1896)》邮集,展示了清代海关邮政19年间大龙、小龙、万寿的珍品,荣获本次邮展最高分,吸引了大批参观者的视线。邮政历史类《中华邮政国际挂号资费(1912—1949)》和《爱尔兰古典邮政(17—19世纪)》使人耳目一新。极限类《拉丁美洲1897—1946》名列前茅。而青少年类的《杠杆》、《影子》等则以全新的选题、合理的编排,赢得人们的赞誉,预示着我国集邮事业的希望和未来……  相似文献   

2.
我对桥情有独钟,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飞跃发展,一座座风采各异的大桥在各地架起,更催生了我把所收集桥题材邮品组编一部邮集的念头。先是搞专题邮集《桥的自述》,后来则专注于极限邮集《桥》,后者的展集原来准备参加2000年首届广州全国极限集邮邀请展,但因故未能前往,到2002年第2届(更名为"全国极限集邮展览")才了却这番遗憾,竟然还获大镀金奖,在这期间,这部展集曾获2001年浙江省展镀金奖,应邀参加杭州西湖博览会邮展,尤其是在省展上的得奖,以及评审员给予的"《桥》集有发展前途"的评价,增添了我的组集兴趣与信心,以及继续努力的动力。下面是我来自对《桥》极限邮集组编及3次参展前作修改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2008年9月,在"学习世博,宣传世博"口号的推动下,在一些朋友的鼓励下,我萌发出组编一部有关世博会邮集的念头。于是就着手学习世博会知识,了解世博会历史上发行过哪些邮品,制定组编计划,同时开始收集邮品。经过一年的努力,完成一部《走进世界博览会》的5框专题类邮集,参加上海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迎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集邮展览",荣获镀金奖。  相似文献   

4.
张立 《上海集邮》2007,(7):19-20
“便览”是旨在介绍某一行业或某一地区情况的小册子,其表述或简或繁,目的都是使人一册在手,了然于胸,方便办事。《邮政便览》即为其中之一。以下介绍笔者所藏的两种。  相似文献   

5.
李军 《集邮博览》2012,(10):32-33
我编组的一片邮集《钻戒》,在“北京2012全国一片集邮邀请展”上获得二等奖(85分),这是邮展主办方、评审员和集邮界师友对我的褒奖和鼓励。我很感激。  相似文献   

6.
王晓舟 《上海集邮》2013,(10):27-30
2010年,在杭州举办的全国邮展上,继《桥》后我的第二部5框专题展品《摄影——一曲工业革命与视觉艺术的乐章》获得了镀金奖(84分)。这是它首次参加国家级邮展,奖级虽然较之高奖还有距离,但是,我依然感到很高兴,因为展品的"出师沾金",就是对自己20多年来在《摄影》专题集邮上苦心付出的一种肯定。  相似文献   

7.
高路 《集邮博览》2011,(11):34-37
我的专题邮集《嘴》在2010年的杭州全国邮展中,获得了大镀金奖加特别奖,虽然在展场上《嘴》还是一部新邮集,但从构思、邮品收集到成集已有近20年的时间了。较长时间的邮品积累,为我在邮集素材选择方面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余地,现借《集邮博览》的一角之地,和专题集邮的同好们共同分享—下自己在邮集素材使用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王志刚 《集邮博览》2011,(11):29-31
自2001年9月首次面世。参加在南京举办的全国邮展,至今年8月在日本横滨参加世界邮展,专题邮集《图书》已走过十个年头。从全国金奖到世界金奖2001年9月,《图书》邮集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全国集邮展览,获得了专题类的金奖。虽然《图书》在选题、处理、知识和素材等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和潜力,但首次参加全国邮展就获得金奖,还是让作者和许多人稍感意外。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图书》邮集又多次参加全国邮展(包括选拔展和邀请展),均获金奖;不过其参加国际邮展的成绩却“波澜不惊”。2002年《图书》参加在汉城举办的韩国世界邮展,获镀金奖;2003年,参加在绵阳举办的第16届亚洲国际邮展,仍获镀金奖。之后的五年时间,《图书》除2005年代表我国邮集参加马来西亚国家邮展做示范性展出外,再未参加过任何级别的竞赛级集邮展览。  相似文献   

9.
陶彦 《上海集邮》2014,(4):24-27
(续上期)邮集的组编 我在组编《帆船》邮集时,贯彻了八个基本准则:1.选题要有吸引力,并能很好地表现出来,在这个选题中,有相应的集邮素材可以支持。  相似文献   

10.
郭胜 《集邮博览》2011,(6):41-43
我的《新中国之晨》三框开放类邮集,曾参加2010杭州中华全国集邮展览获一等奖。现将自己编组邮集的几点粗浅体会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1.
《你的极限人生》是一部以专题叙述的方式,完整呈现了极限明信片从1872年到1909年形成过程的脉络,生动形象地表现极限集邮理论研究实绩的邮集,这部邮集在2014年第17届上海综合邮展中获得了竞赛类最高分92分,并摘下了一框类的唯一金奖,在长沙第16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上又取得了一框类镀金奖的好成绩,对我个人而言,它们既是成绩的突破,更是在组集经验方面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一、组集的动机 1947—1949年间,我在大学读书,尝尽了物价飞涨的苦头。因家贫只能靠奖学金维持学习与生活。第一学年我考了全校第一名,获专项奖学金300万元法币,这在当时是个很可观的数目,但时过一个多月才领到钱,已贬值为原来的几十分之一,只够买把计算尺,此  相似文献   

13.
由吴晓秋编著的《贵阳邮政史》已由贵州省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填补了贵州省无邮政史专著的空白。《贵阳邮政史》全书分为七章:一、贵州古代邮传通信概述;二、20世纪初贵阳近代邮政的起步与发展;三、抗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上海城市排水公司的退休工人,主攻极限集邮,自2003年开始,先后组编有多框的《水的自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奥林匹克运动的轨迹》和《博物馆》,以及一框的《百年博览会》等邮集,分别参加过在重庆、太原、潍坊、南昌和杭州举办的全国邮展或选拔展,以及无锡亚洲邮展和不久前的珠海东亚邮展等,其中《博物馆》、《奥林匹克运动的轨迹》两部展品分别获得杭州国展和珠海东亚展的镀金奖。通过多年多次组集参展,自己也从中参悟到组编邮集过程的一些奥妙与体会。如我的《奥林匹克运动的轨迹》邮集在2006年初开始组编时,题为《体育运动的轨迹》,并经上海市体育邮协报名参加了当年为北京奥运会邮展在盘锦举办的国内选拔展。当时,展品的主要章节包括:人类  相似文献   

15.
我自幼热爱绘画。高中开始集邮。数十年收集中外绘画题材邮品。20世纪90年代末迷上绘画题材极限片,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经过10年努力,在古稀之年才迈出组集参展的第一步。我的《罗可可绘画艺术》一框极限邮集在2010年10月举办的广州全国极限集邮展览上获得镀金奖;  相似文献   

16.
朱国平 《集邮博览》2012,(12):32-33
京剧是国粹,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从小酷爱集邮也喜欢京剧,所以从1997年开始着手编组《京剧》专题集邮。十几年来,确实让身处山区县城的我历经了磨砺,由于素材的制约使得我几次也想到过放弃。然而,兴趣是力量的源泉,通过建立京剧专题集邮网站、参加各种邮品拍卖会、网购以及邮市等途径,凭着自己的执着和坚持,收集到一批有份量的素材,  相似文献   

17.
古城苏州自甲申年(2004年)开始,因连续举办生肖邮票首发式而闻名中外,更因从2001年起,多次举办全国生肖集邮展览,吸引着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的生肖邮迷。今年的第四届全国生肖邮展,报名之众、规模之大、水平之高均刨下了生肖邮展的历史之最。许多邮集在制作水平和研究深度上都有提高,在邮品搜集难度上也有突破。  相似文献   

18.
我们夫妇俩编组的专题邮集《桥》,在2008南昌全国邮展上获得了镀金奖。十年磨剑,首次沾金,感慨良多。往事回顾上世纪80年代,梁鸿贵老师一篇介绍专题集邮的文章,引发了我们对专题集邮的兴趣。从专业熟悉的角度出发,我们当即选定"桥"并开始收集素材。退休后组集,首次亮相于1999年广州全国老年邮展,得了大银奖(78  相似文献   

19.
“航空邮简”部分收录从1948年英皇乔治六世“(AG00001)至1999年10月18日发行的“1999风景邮简(AG00034)。从1954年4月8日发行“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邮简起。加注邮资图由谁绘像及邮资图名称或邮简主图名称,让人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20.
在4月19-21日于山东潍坊举行的2008中华全国新人新作集邮展览中,我参展的《儿童的梦想》专题邮集荣获二等奖。回顾这部邮集的产生过程,感想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