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钊  赵仁龙  孙硕飞 《收藏》2021,(1):66-67
很多花钱中带有花卉图案和吉祥文字,有着浓厚的民俗色彩,使人难以忘怀。现在有不少泉友在收藏花钱中考虑的只是它的价格,往往忽略了它的内涵,其实花钱可以从历史、艺术和思想文化等来欣赏和收藏,这也在无形中提高了花钱的价值。麒麟送子荷叶挂花钱通高65毫米清代铸品其铸造精良,挂环为荷叶状,形象逼真。正面为麒麟送子,麒麟栩栩如生,孩...  相似文献   

2.
李将 《收藏》2008,(2):121-121
花钱是民间对所有不作流通钱品的统称。收集、鉴赏和研究花钱,可以直观地了解古代民俗文化,特别是对了解地域性的民俗民风有着宝贵价值。在笔者收藏的花钱中有一枚双面图案的龙凤花钱,颇具代表性,也较少风。  相似文献   

3.
刘存忠 《收藏界》2014,(2):83-85
国内现今玩收藏的人士大致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一掷千金、财大气粗的成功人士,或收入不忧、花钱爽快的有权之人;另外一类是赚钱不易或收入不多,退休后工资不及退休公务员的升斗市民。  相似文献   

4.
樊中其 《收藏界》2012,(6):76-76
笔者热爱中国古钱币文化艺术,在古钱币收藏研究的同时,也收藏一些珍贵的古代吉语大花钱。有:"福禄寿"吉语大花钱、"长命富贵"八卦钱、"龟鹤齐寿"大花钱等等。  相似文献   

5.
花钱以其较高的艺术价值,丰富吉祥的内涵,以及和古钱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中国古代民俗文物中的一个独特板块。花钱中的字文图案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称其为古代袖珍"铜版画"并不过分。正因为花钱有多种亮点,花钱收藏队伍中不但包括了古钱收藏者,也包括了民俗文化和艺术品爱好者。就其品种而言,花钱中最走红的是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0,(8):28-28
“长命富贵”吉语花钱品种很多,约有几十种,并不稀奇,但正面“长命富贵”,背面“水波纹”,直径6厘米的明代大花钱您见过吗?笔者收藏花钱数十年,藏品近千,也是首次遇到,当时眼前一亮,直觉告诉我这是枚好钱。  相似文献   

7.
南方云 《收藏界》2014,(6):125-125
当下,收藏古钱币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想收藏到更多的古钱币,但由于精力有限,要想收尽天底下的古钱币,那是不现实的。笔者也是一名古钱币收藏爱好者,在多年的收藏中,总结出了一套方法,尽管花钱不多,但趣味盎然,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8.
老董观泉     
《收藏界》2009,(3)
一、双龙戏珠花钱董老师:您好!近些年来不断得到您的教导很是感谢,望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得到您的支持与关爱。随信给您寄去本人收藏的一枚青铜花钱双龙戏珠照片,由于花钱在断代方面很难决定,故请您给鉴定一下。  相似文献   

9.
比之于花钱收藏研究的一派繁忙热闹,银花钱受重视的程度现在似乎还没有那么炽烈。殊不知,作为花钱与中国银饰中的一个艺术门类,银花钱有着强烈的地域性、繁复的装饰性、纹样的独特性以及所承载的民俗性。  相似文献   

10.
程远 《收藏》2001,(11):53-53
笔者几年前收藏到一枚“花钱”,正面为行楷“按察使奖”四字,背面为“寔心寔政”四字。从内容看,又似乎是一枚上级官员对下属奖励的“奖章”或纪念币。该币直径约64毫米,穿空约6毫米,厚约3毫米,重58.1克。  相似文献   

11.
宋康年 《收藏》2021,(3):138-139
花钱虽不是流通货币,但却属古钱币收藏中一个独特的体系。其中有一种吉语钱,代表了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和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富有极为深邃的文化内涵,值得去研究和收藏,故自古以来一直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与追捧。  相似文献   

12.
丁晨 《中国收藏》2024,(1):22-23
<正>在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上,一个名为“传承与发展:花钱上的传统文化”的专题展格外引人注目。本次展览由中国钱币博物馆主办,呈现了9位藏家珍藏的179枚花钱实物,年代从汉代跨越至清代,其中不乏珍稀品种,部分展品更是首次显露,可谓集中展示了民间收藏的雄厚实力。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中当你做错一件事,或把烟头扔了满地,或花钱不当,或外出有事不打招呼,都可能招来妻子的不满,引来一阵唠叨。当然了,妻子若在外受了委屈,或心情不快时也可能唠叨不休。这时作为丈夫该如何是好呢?从健康的角度来说,那就尽管任她去唠叨,当其怒气消散之后再作必要的开导,解释或道歉。  相似文献   

14.
实力和水平大幅度提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加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民间收藏已经涌现出了大批实力和水平十分可观的收藏家。其中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各种民间收藏博物馆的大量创建。民间收藏博物馆的藏品内容,既有传统收藏门类,也包含许多“新、奇、特”门类,现以号称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20,(9)
正清代由于地域文化之差异,各地所铸花钱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如苏炉花钱以图案秀美、文字笔画严谨而出名;浙炉花钱以白描图案见长;云炉花钱以钱文笔画硬朗挺拔、铜质精黄为多;粤炉花钱常以四字吉语的厚实小型钱币传世。这些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花钱构成了蔚为大观的清代花钱收藏体系。笔者藏有一枚云炉双书体吉语大花钱(见图),直径59亳米,厚2毫米。其整体皮壳包浆熟旧,正面为篆书"修道养寿",背面为楷体"百岁壮容"。  相似文献   

16.
程思明 《收藏》2014,(7):120-120
清代川炉所铸花钱素以铸工精湛和工艺独到而闻名,其中以祈求多子多福为题材的吉语花钱更因其寓意吉祥、书法精美而备受藏家的青睐。笔者收藏的这枚"五男二女"合背吉语花钱(见图),直径25.5毫米,厚1.5毫米,正背两面均书有"五男二女"楷书字样,书法隽秀俊朗,颇具功底;铸工精湛,铜质细腻,形制规范,包浆熟旧,且穿口干净利落,与同时期川炉花钱铸造工艺特征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7.
有人称"收藏的最大乐趣在发现",这句话堪为心得之言。当然所说的"发现",并非是指偶然之得,而是指通过"挖掘"所获。笔者之所以这样来理解这句话,可从笔者收藏二十多年的一件郭晴湖先生的书联谈起。  相似文献   

18.
华友 《收藏界》2010,(4):129-129
近年来再度兴起的收藏热是值得每一个国人倍感欣慰的,毕竟收藏热的背后是国力的增强和国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当然,伴随“收藏热”而来的还有“鉴定热”,“专家热”以及和“专家”鉴定结论密切相关的无休止的争议。  相似文献   

19.
范维奇 《收藏》2012,(11):87-87
笔者收藏的这枚正德通宝背龙凤纹花钱,直径53.5毫米,厚20毫米,为传世品,黄铜质,色泽自然,铸造精美。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世界上足球联赛商业运作最成功的联赛,英格兰超级联赛吸引着无数球迷的目光。作为英超球迷的我当然在收藏小球会球衣时特别关注这块领地。今天向大家介绍最近一段时间收藏到的英伦联赛的球衣。在欧洲有一句名言"读地图是英格兰男人的基本能力"。在收藏小球会球衣时我从中了解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