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二氧化碳性质是九年级化学的重要内容,我对课本上有关其性质的两个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使实验成功率高,现象明显,现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实验的改进倡导简单易行,可采纳以下途径:用生活用品代替实验药品,让实验更“可亲”;将实验仪器替换或简单处理,让实验更省心,现象更明显;研究影响实验成功的因素,改进操作方法,让实验更易成功;以探究的理念改进验证性实验,让实验真正富有“探究味”;减少药品用量,简单处理废液,让实验轻轻松松变“绿色”。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在对蜡烛及其探究实验中安排了一个步骤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采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如图1。此实验在具体操作过程不易成功,其有如下不足:在实验时白烟易被实验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十册《二氧化碳》一课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二氧化碳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书中的三个实验要力求准确,操作稍有疏忽,都会影响实验效果。例如实验一:二氧化碳的制取。在一个瓶里放入一些碱的粉末,倒入一点水,使其湿润,再倒入一些醋,瓶里就会产生二氧化碳。大家都知道许多农村小学只能买到料醋,由于各地料醋品种不同,以及质量的差异在实验时多少会影响制取的效果。实验二:由于二氧化碳和空气都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无法看到二氧化碳能像倒水一样“流入”杯底,而倒的动作不规范也有可能使杯中燃着的蜡烛熄灭,影响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1设计意图 如何把物质的性质更简单明确有趣地探究出来,是很多编者和教师时常考虑的问题,也是学生探究和思考的重要内容。沪科版教材在让学生探究物质的性质时,大多使用实验室里和生活中最常见的器材和物品,尽量避免使用性能专一不常用的器材,以便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能更顺利地开展下去,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快速健康成长。但沪科版和人教版教材中关于“二氧化碳使蜡烛火焰熄灭”实验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7.
木炭还原氧化铜是初中化学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但又是一个不易成功的实验。分析实验易失败的诸多原因,结合自身的实践,从药品的比例选择、加热仪器的改装、试管外部的特殊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演示效果明显,实验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对实验用的试管进行加工,制成薄壁球泡试管,提高加热效能,缩短加热时间。  相似文献   

9.
对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设计进行了改进,不仅缩短了实验时间,而且取材方便,简单易行,提高了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课本中,关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有1项是检验蜡烛燃烧产物的。书中介绍的方法是:取1只洁净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然后迅速把烧杯翻转过来,滴加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相似文献   

11.
利用分液漏斗的"结构"与"功能"优势,巧做"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实验,具有操作便捷、现象明显、实用性强等优点。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科学创新与探究精神,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2章第3节关于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会发现,需要的二氧化碳的量比较多(特别是性质实验)。由于制取时用的是稀盐酸,而不能用浓盐酸(否则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所以反应进  相似文献   

13.
14.
按现行教材要求,进行银镜反应实验的程序是: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质量分数)的稀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通常叫银氨溶液)。然后在此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醛(或含醛基的物质),振荡后,将此试管置于水浴装置(图1)中加热。几分钟后可见试管壁上附着光亮的银镜。  相似文献   

15.
正初中化学课本上有两种爆炸实验,一是粉尘(固体颗粒)爆炸实验,二是气体(氢气、甲烷等)爆炸实验。但绝大多数化学老师都绕开不做这两个实验,为什么呢?主要是老师自己有很大的畏惧心理。一是怕实验不能成功,在学生面前下不了台;二是怕爆炸的巨大力度,把自己都吓着了。于是只能照本宣科,或放视频,让学生了解一下爆炸的原理,但效果远不及做出来的好。本人每学期都做这两个实验,均获得成功。在今年暑期实验培训中,44个学员进行爆炸实验的设计,能有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化学中讲到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对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反应,由于验证实验较难,所以在教学中常常只讲不做,师生都感到遗憾。笔者经过反复试验验证,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将实验操作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1 常规实验的困难在本实验中 ,通常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 ,把测力计的示数作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由于支面上各处的粗糙程度不同 ,人对物体运动快慢的判断也不准 ,因此 ,很难使物体匀速前进 ,从而产生较大的实验误差。2 改进实验的方法方法一 :制作控制装置如图 1所示 ,将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物体上 ,正面向外 ,位于水平方向 ;再将一个微型电动机 (2 2 0伏、4瓦、45转 分 )通过木板固定在滑板的右端 ,在电动机的轴上系一根弹性不大的细线 ,细线的另一端系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接通电源 ,电动机转动 ,即可拉物体匀速前进 ,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作…  相似文献   

18.
1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是各种版本初中化学教材中都出现的一个演示实验,且教材都是按照图1所示进行实验的。图1我认为该实验做法有以下不足:①细木棍系上纸袋后,装置体积太大易受风的影响,平衡杆不停摆动,很难调节平衡;②由于二氧化碳是气  相似文献   

19.
改进装置如图 1图 12 实验用品仪器 :铁架台、注射器、橡皮塞、干燥管、导管、烧杯、橡皮管。药品 :液溴、铁粉、苯、CCl4、水、AgNO3 、NaOH溶液、浓NH3 ·H2 O。3 实验步骤①按图 1装置准备仪器 ,并安装好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烧杯中先注入NaOH溶液至浸没干燥管Ⅱ的下端 ;取下带针头的橡皮塞 ,向干燥管Ⅰ内加入少量铁粉并注入 2mL的苯 ;最后将注射器里吸入液溴后 ,将橡皮塞塞好。③推注射器的活塞 ,将液溴注入干燥管Ⅰ内即可开始反应。④反应完毕后 ,把干燥管Ⅰ内的反应液倒入烧杯中 ,充分振荡后分液 ,即可得较纯的溴苯。4…  相似文献   

20.
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补充实验实验装置:见图1。实验步骤:①U型管中放入碳酸钙,并在其管的一端放入少量玻璃纤维。②在玻璃纤维上放入少量过氧化钠粉末。③向U型管另一端注入适量盐酸,浸没碳酸钙。④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