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国家旅游事业的发展,收集旅游门券的人也越来越多,门券种类也不断增加,形式也在不断创新。这里笔者介绍的“团体附减优惠门券”就是其中之一。何谓“团体附减优惠门券”?其实它是一种集普通门券和团体优惠门券于一身,身兼二职(不优惠与优惠)的新奇创意门券。运种门券清  相似文献   

2.
2004年8月22日 星期日 天气 晴 早上离开景县不久就进入山东省境内,来到德州市人民公园门。收集门券也是我此次远行的任务之一。门券以其精美的设计,反映了该景区标志性建筑或自然风光,受到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的钟爱加以收藏。在我收藏的门券中,范围遍及全国各地,而这些门券中,不  相似文献   

3.
董宁平 《收藏》2001,(4):60-61
人们常见的旅游门券多是纸质或塑料券,其形状多为长方形。其实旅游门券千姿百态,下面撷取一些有意思的旅游门券,供读者欣赏。  相似文献   

4.
《收藏》2009,(4):170-170
为了重振地震后四川旅游业,投资8万余元,经过近一年精心编辑的门券收藏书籍《汉风蜀韵——成都历史文化博物馆门券收藏博览》,由四川出版集团美术出版社发行。本书由门券收藏家胥昌同主编,  相似文献   

5.
运用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对拳捷骁武的邺下著名武僧、少林二祖稠禅师和邺下寺院僧人的尚武风习进行了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北朝与隋唐时期佛教寺院武僧的产生和发展.结果表明:我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的最早出现有众多武僧的寺院是邱下寺院,佛门僧人中的武术活动源自于我国民间古老的尚武传统.  相似文献   

6.
收藏世界,无奇不有,五花八门。俗话说:“萝卜白菜,各人喜爱。”当别人陶醉于集邮、组建或收集封片简戳之时,我却偏爱上了门券,它不是一般普通的风景门券,而是“集邮展览门券”。一枚设计上乘而精美的邮展门券,是一种艺术的展观;同时,也是一种艺术的熏陶或艺术享受,让邮人乐趣无穷。  相似文献   

7.
门券收藏的发展门券收藏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一项民间收藏活动。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门券收藏发展的重要时期,其间成立了全国门券收藏联谊协调组,并在北京、杭州、成都、西安、南  相似文献   

8.
邺下高僧对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的贡献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爱民 《体育学刊》2003,10(3):52-55
从对历史献和实物资料的记载分析北魏以来邺下寺院与少林寺之间的交流以及对少林寺僧人形成尚武活动传统的影响,论证邺都地区历史上的佛教寺院武僧与少林寺的相互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9.
刘永禄 《收藏》2001,(6):70-70
继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藏品市场先后出现民国时期门券并为收藏者所搜求,日前,四川收藏者寻觅多年的民国时期门券终于浮出。  相似文献   

10.
“分券”指门券中的面值不足“元”单位(金额)门券。“分券”随着历史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珍稀门券之一,它体积小,字券多,印制简单,从观赏角度看不屑一顾,然而从收藏价值看,则是身价百倍的珍稀“宝”券。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名皇家园林颐和园使用的门券,历来是门券爱好者集藏、鉴赏的热门票种之一。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2000年5月1日,颐和园启用了一套印制精美的5图8枚系列门券。图案分别是万寿山与知春亭、佛香阁、石舫(清宴舫)和十七孔桥。按票价不同门券图案分别为知春亭、万寿山圆形图案二种:一为  相似文献   

12.
杜明明 《集邮博览》2012,(10):38-38
在参观旅游景点时,可以将使用过的明信片式邮资或无资门券,贴上相关题材的邮票,盖上风景戳或纪念戳,将彼时的心情寄回家。但这种明信片因为承载了门券的功能,均有明显的副券形式,对制作成极限片的主题信息具有一定的干扰性,如果将其裁切或打孔,其品相的完整性又难以保证,若为制作极限片而留得完整的门券,又显得价格昂贵许多。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上海举办2004桃花节,此次桃花节门券用马踏飞燕片加印而成,由上海邮政局信函广告有限公司发行,编号为2004(0900)-0014。此枚门券加印图案主体色为桃红色,既明艳又不  相似文献   

14.
唐新 《收藏》2009,(7):90-91
邓州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接界,地理位置优越,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遍布着众多的文化遗迹。 在邓州城区大十字街西南方,原来有一座佛教寺院——福胜寺。  相似文献   

15.
普陀山牌坊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的一个小岛,岛上名胜古迹众多,寺院、庵堂、殿篷星罗棋布。曾有二百四十余座。最著名的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院,规模宏大,建筑考究,是我国清代典型的建筑群。普陀山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且以观音道场为首,被誉为“震旦第一佛国”。普陀山已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  相似文献   

16.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经汉魏、六朝的漫长时间,传布日广。《维摩诘所佛教自之乱后,均印度传入中田制完全破土后,经汉坏,庄园经魏、六朝的济迅速地发漫长时间,展起来。唐传布日广。寺院由于朝《维摩洁所何~二,一..一~~祠人‘翻承~韶代廷救赐田说经·方便品》中“博弈戏处,辄以度庄、贵戚争营佛寺,僧侣巧取豪夺,寺院人,的主张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藏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佛教传入中国一千多年期间对藏族影响极深。藏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以寺院教育为主体形成政教合一的体制。在解放前,藏族主要教育的体制即寺院教育。一所寺院相当一所综合大学,它一般分显宗学院(这是主体教育,一般至少要学十五年以上,学习十三个年级的课,显宗重理解为正宗教育),密宗学院(密宗重修棒,又分为许多单科如  相似文献   

18.
观景 《集邮博览》2003,(1):55-55
近日,我的一位朋友因公出差去了延安,回来后送给我2枚由延安市邮政局与延安市园林管理部门联合印制的枣园与杨家岭旧址的邮资门券。这两枚门券印制颇为精美。其中枣园故居一枚主图选用的是毛主席旧居,背景衬以宝塔山及延河。杨家岭一枚选取的是党的七大会址中央大礼堂外景,背景也是衬以宝塔山和延河。美中不足的是因入园参观时,在副券上打了个孔。这两枚邮资门券为B、C两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20,(10)
正为了巩固统治,元朝统治者接受了以"汉法"治文理化天下的政治理念,重视汉文化,给商人,尤其阿拉伯人提供了良好的经商环境,同时又优容各种宗教。例如,当成吉思汗意识到佛教对于统治西夏的重要性之后,便免除了僧人差税、兵役,礼遇佛教僧人。从忽必烈开始,在经济文化中心——元大都开始则大规模修建寺院,举办各种佛事活动。蒙古族的原始宗教是萨满教,与外表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苯教"风格的藏传佛教相近,并因藏传佛教深厚的思想哲学与汉传佛教有许多互通之处,便于蒙古人统治汉地,因此,忽必烈对藏传佛教青睐有加。随着藏传佛教寺院遍布全国,藏传佛教盛行于天下。当然,这一过程,还得益于许多精通"工巧明"绘塑雕刻艺术的高僧("工巧明"是指工艺、技术、历算之学)。  相似文献   

20.
赵荣贵 《精武》2005,(5):5-6
佛教是泰国的国教,90%的人信奉佛教。几百年来,无论是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和建筑等各方面,几乎都和佛教有着密切关系。在泰国,凡是信佛教的男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要一度削发为僧,连王室和贵族也不例外。到泰国旅游,处处可见身披黄色袈裟的僧侣,以及富丽堂皇的寺院。因此,泰国又有“黄袍佛国”的美名。佛教为泰国人塑造了道德标准,使之形成了崇尚忍让、安宁和爱好和平的精神风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