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教材文本所具有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因此,文本互读要基于语用的视角,寻求文本彼此之间的桥梁,体验风行水上的阅读感受。在教学中,要回应关照、彼此印证、强化夯实等,让学生在互读中关注文本类型、行文特点、精彩语段,以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文本参读就是以教材文本为圆心,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文本或者内容相近,或风格相似的其他文本,让学生在群文彼此之间相互印证、相互阐发、不断交融的过程中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过程,在拓展学生阅读空间的基础上,形成对教材文本更加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正>文本参读就是以教材文本为圆心,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文本或者内容相近,或风格相似的其他文本,让学生在群文彼此之间相互印证、相互阐发、不断交融的过程中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过程,在拓展学生阅读空间的基础上,形成对教材文本更加深入的理解。一、在背景参照阅读中质疑问难入选教材的文本很多都是经典范文,但由于时代的差异和地域的不同,很多文本的实际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这就给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形成了较大的  相似文献   

4.
"聊读"是教师以儿童阅读立场解谈文本,以适合儿童的、师生轻松聊谈和个性朗读等手段指导阅读,达到师、生、文本深度碰撞、互融互长的和谐效果。最适合"聊读"方式的应为儿童文学。在"聊读"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创造并交流共读。逐步驾起儿童阅读初步体验、认知升华、深入阅读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把握教材特点、文本内容、学情,是教学设计的前提;读透文本字面意思,课堂教学难以让学生阅读得到增值;要读透文本背后的故事,读透文本的情感意蕴,才能深入挖掘文本内涵,体会文本的情思,调动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下面以《背影》教学设计为例,阐述读透文本在教学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互文性阅读有助于拓宽文本广度、触及文本深度,为学生阅读理解提供多元视角。在普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应用互文性理论,适当引入历时或共时的文本群,与教材文本共同构成相互关联的互文本;在互文本的相互映照下,引导学生积极与教材文本对话,实现“用教材教”。  相似文献   

7.
发展学生的语文学力,应立足于开放的教材文本,采用立体的教学方式。 一、立体读:回归文本阅读 读是立足于文本的学习方式。一些语文课堂里缺少文本阅读,充斥着词句的碎片、理性的辩答。回归文本阅读,就是更多地渎文章本身,不读或少读参考书。“立体地读”,就是在不同的层面、用不同的方式去阅读文本、亲近文本,让文本还原到真实的立体状态。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读书方法回到阅读文章本身,以《天鹅的故事》一课教学为例。  相似文献   

8.
批注阅读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一种读与写、想与悟相结合的高效阅读方式,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目前,语文课堂的批注阅读陷入了游离文本主旨、偏离文本重点、缺乏文本思考的误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文本内容进行批注阅读,让批注阅读回归文本主旨、回归文本重点、回归文本思考。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批注阅读在文本对话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裸读是文本阅读的一种方式,强调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阅读,避免受到外界的干扰。裸读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文本,引导他们感知文本的内容美、语言美和经验美等,这样有助于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自由互文阅读是非线性、多向化的互动阅读,是在"单篇"与"群文"教学之间寻找到的"第三种阅读"。基于"自由互文"的阅读价值、类型与阅读呈现,构建自由互文阅读教学策略,让儿童在双重语境阅读中,以闲暇价值为取向,以互文方式呈现,以敞亮的心灵自由对话,突破文本樊篱,丰厚文本内涵,深化阅读体验,敞亮语文世界,抵达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11.
<正>随文练笔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发掘文本训练点,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句式、结构、修辞等进行仿写,对文本情节进行补白或者对课文进行续编的一种练笔形式。在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与习作之间的联系,以读促写,以写助读,二者互促互融,促进学生阅读与表达能力的提升。那么,在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训练如何在课堂中实施与落实呢?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材的文本如同姹紫嫣红的园圃,学生阅读感悟文本的过程是他们生命之花在课堂中绽放的过程。让生命花朵在阅读感悟中绽放,需要学生在具体的阅读感悟中深读教材、自悟教材,并进行延伸阅读,需要教师做出比较丰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怎样才能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并产生智慧的“火花”呢?我觉得“读”是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距离的最好途径。张志公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求悟,有助于让学生在与文本“亲密接触”中感悟文本的魅力。以趣激学,初触文本。良好的阅读期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为了能让学生兴致勃勃地走进文本,我在教学《贺年片》(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一环节的学习生字新词中,有意识地让学生用“希望”和“祝愿”两个词造句。执教这课时,恰好临近元旦,学生通过练习,把新年的祝福送给  相似文献   

14.
<正>美读既是感知课文教材的主要方式,也是获得文本美感的主要途径。在美读中,它将无声的文学变有声的语言,也将文本中的人、物、情、景等展现出来,以达到美育之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阅读与欣赏的互相渗透,让学生从文本中学到、悟出文章之美,在美读中寻找、发现其美妙信息,加以品析,提高阅读的情趣。一、感受文本整体之美阅读文本,第一整体感知。对文本的整体感悟不错,则能有效地吸引读者。文本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的  相似文献   

15.
群文阅读是指以教材中的文本为支点,拓展补充与教材文本相关的类型文本,并紧扣能够统领所有问题的议题,借助精读、粗读或比读等方式,进行感悟分享、探寻发现的一种教学策略。群文阅读是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四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对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要重视朗读指导,培养他们的朗读习惯和朗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个人读、小组读、比赛读,课内朗读和课外朗读相结合等方式,让学生认识文本、走进文本、享受文本,让孩子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以从傅莱区易读性公式(Flesch Reading Ease)作为研究工具,定量分析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文本难易度,试图解决教师在选择学生自主阅读材料时,对文本难易度把握上的困难,以帮助教师基于教材更加科学有效地选择学生英语自主阅读材料。另外,教师还应从学生主体出发,将文本难易度与学生兴趣相结合,为学生选择有趣的、难度适中的自主阅读材料,让学生想读、爱读,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依课本不同章节的难易程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可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一、学生通读课文,依次分述段意对一些内容较简单,层次较分明的章节,课上让学生先进行阅读,然后分别让他们说出每一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再启发学生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或寻找段与段之间的内  相似文献   

19.
正一、解读文本,呈现回归价值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应当是教材的再度开发者。笔者认为,教学文本的解读区别于一般的文本解读,因为教学文本的解读是以为学生阅读服务为前提的预设解读,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准则,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升学生阅读素养为宗旨的多元解读。教师要思考学生哪些地方能读得懂,哪些地方读起来有困难,哪些地方是学生阅读的盲点,遇到困难需要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去引领,从而让学生进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语文学科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有限,难以全方位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师要以教材文本为基础挖掘课外资源,从多个维度为学生提供阅读参照。课内外阅读的联动式教学,能让学生在兴趣延伸、阅读方式延伸中夯实阅读基础,丰富语言艺术与文化内涵,这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