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厌学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实问题,其本质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缺陷。家长的教育观、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方法等家庭教育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观、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抓住家庭教育因素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学生厌学问题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2.
当学生的厌学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病症”时,会严重影响学习的顺利进行。我们应正确分析厌学问题学生厌学的具体表现、产生的原因,从高校学生工作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厌学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4.
周代加 《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7,4(4):67-67
家庭.社会的细胞;家长,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学生厌学风的冲击下,细胞发生了裂变。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我国的社会教育十分薄弱;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指导;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之间的结合也存在不少问题。从家庭教育及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配合方面看,除少数学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少数家长能和学校配合默契以外,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厌学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教育界的问题,一直广受关注。近年来,受金融危机、就业形式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高职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普遍,引起了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相关学者、专家和各级教育工作者针对各种厌学现象提出了不少解决办法和措施,起到了一定的预防和调节作用,但依旧没能彻底解决学生厌学这一难题。本文认为要解决好学生厌学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厌学"问题的界定办法,其次对各种具体的厌学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最后根据不同类型的厌学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小学生厌学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且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厌学势头更加严重。这些学生在学校里经常感到心情不畅、悲观、失落、孤独,甚至自暴自弃、破罐破摔,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厌学或者辍学,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面对这样的厌学问题,教师们都感到头痛。有的教师无计可施,只好听之任之;有的教师虽绞尽脑汁,由于方法不当,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8.
9.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18,(1)
问题学生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教育的方式也应不拘一格。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都应顺应他们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灵活对待。只要家长尊重科学,合理施教,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谈谈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0.
11.
目前,很多学生都表现出厌学情绪,并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学生厌学的现象常常表现为:讨厌学习读书,一看书就心烦意乱;公然在课堂上看课外书、讲话、睡觉;做作业不认真,或抄袭作业;常流露“读书无用”的言论,表现得贪玩或出现早恋。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和探索,从心理学角度对学生厌学问题作以下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12.
高守良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15(7):35-35,37
学生行为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家庭教育失当是突出的,也是对学生影响的最大的因素。现实生活存在许多失当的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导致了学生不良行为的萌生。因此,要做好学生不良行为的转化工作,首先必须要改进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3.
徐跃仙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3):118-121
幼儿园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是家园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的一项常规工作。本文在对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现状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认为,幼儿园只有努力提高教师的家教指导能力,不断改进家教指导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家园合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中学生“厌学”的危害,分析了厌学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教育策略,最后提出了两点教育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魏玉娟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10,6(2):18-18
孩子的教育问题,除了教师外,是当前每个有孩子的家长都感到头疼的问题。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有时觉得自己束手无策,甚至有时又感到很无奈。于是我们常说,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于是我们抱怨:“真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但当我们静下来反思我们给了孩子什么的时候,就会发现造成孩子现状的很多责任在于我们——家庭、学校和社会。 相似文献
16.
17.
本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对造成学生厌学的社会因素从学校、家庭和社会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十三亿人口,两亿五千多万个家庭,三亿九千多万名少年儿童,其中一部分就处在城乡结合部,由于种种原因,这部分孩子的家庭教育往往问题很多。尤其在城市化的今天,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从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师能够采取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学生厌学的背景下,我们不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生理问题。要改变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学生主动去学,具有好学的能力。要教会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保证学生的学习在一个快乐、和谐的环境中进行,从而使他们养成终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