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的心理偏见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它是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育情感的大忌。因为心理偏见不但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全面认识,甚至会阻碍学生智力、思想、心理等基本素养的发展,产生教育的逆向效果。形成教师心理偏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偏于一方面的见解,至使对学生产生成见。清除心理偏见要对“症”施“治”,现介绍以下方法: 一、抹掉“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指学生留在教师头脑里的初次迹象,往往带有偏面性、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要消除由“第一印象”产生的心理偏见,教师要尽量避免“先入为主”的消极影响,不轻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向“学”转移,不但使学生“学会”,而且让学生“会学”,使教师的教学真正转化为学生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我们在教学中积极进行了分层递进的教学尝试,创造了一种和谐、奋发向上的激励机制。一、合理分层,目标激励小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点,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可变性,他们的可塑性较大,学习  相似文献   

3.
许多教育工作者面对教改和课改新形势,提出了要使学生变得“会学”和“我要学”的观点。笔者认为,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变得“会学”和“我要学”,教师首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脉搏,即:教学中要启迪学生的心灵。一、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在教学中启迪学生的心灵面对有思想感情、会进行思维活动、有个性心理特征的学生,教师应研究和分析他们的心理活动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教育计划、手段和方法,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实现教育目标。要注重研究和了解学生。环境影响与教育条件对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必须通过其心理的内部矛盾来实现。因…  相似文献   

4.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圆满状态”。过去一提到健康,人们往往只注重于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上也往往忽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的教师角色中,教师除了要担当传统的“传道、受(授)业、解惑”的角色外,还应该担当起学生的“心理保健者”的角色,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对那些心理不健康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呵护,正确地引导他们实现心理健康。在中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有:1.思维异常。这些学生大多有…  相似文献   

5.
提起纪律教育,有些教师就会想起规规矩矩、文质彬彬的学生来。这些学生顺从、听话,教师对他们感到得心应手。而对那些不听话、调皮的学生则感到头疼,总想用“不准”“不行”之类的话语去限制他们,结果适得其反。其实,随着学生身心的发展,他们接受教育会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最初是听话阶段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心理发展表现为依赖性大,依赖父母、教师,特别是教师的话对他们来说就是“金科玉律”,不可违抗。他们总是说“:这是老师说的“”这是老师要做的”……他们的言行,完全以教师的要求为标准。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权威作用…  相似文献   

6.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要求当代教师必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尤其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杜甫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如果能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灵活运用“心理效应”的正面影响,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断取得教育教学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逐步培养学生会看、会想、会说、会做及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得到全面、主动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只看教师的讲授水平如何,还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一、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参与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  相似文献   

8.
康丁财 《学周刊C版》2010,(3):207-208
何渭教师?很多人会想起唐朝韩愈《师说》里的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以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为特征的当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已超越了做“传做人之道,授求知之业,解学习之惑”的经师标准。今天,我们强调教师不但要品学兼优、为人师表,而且要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育心理学本应含“学习心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三部分。而传统的教育心理学则只注重“学习心理”和“学生心理”,忽视了对教师心理的研究。五十年代以后,无论是西方还是苏联,都加强了对教师心理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固然可供我们借鉴,但由于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这些研究结果很难为我们直接采用。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不但能全面而且能主动地发展。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对全体学生,不但要培养他们的共性,更应该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培养。尤其是我们的班主任,在其工作中,对所有学生应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对后进生尤应关心和爱护,更要对他们的成功加以肯定,因为他们的成功实属不易,决不能对他们加以排斥、挖苦、讽刺,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伟大的教育家陶行之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给学生以期待,让他们都具有“成功心理”。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11.
对学生的教育 ,如同婴儿学步一般 ,教师在这个自身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过程中 ,并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其间虽然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 ,但也必定会碰到许多棘手的事情 ,这是因为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的特殊重要阶段 ,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于许多东西都喜欢自己去尝试 ,而不愿旁人来监督控制 ,以至于常易犯错。为此 ,也许有许多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教育。大家都知道 ,在对学生的引导教育时不能盲目地采取惩罚措施 ,这样不但起不到满意的教育效果 ,反而会产生相应的负作用。我认为 ,在处理这些事情之前 ,应该先对自己进行一…  相似文献   

12.
林水旺 《成才之路》2012,(20):27-27
不少学生怕写作文,对作文有一种畏惧、厌烦心理,他们对写作缺乏兴趣,写出来的文章多虚情假意、胡编乱造,没有什么亮点。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多次提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为文之道,先要会思、会说,会说又敢说的学生,一般就比较会写,而且会写得不错。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学会引导学生“说”作文,有利于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3.
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丽华  梁伟 《湖南教育》2005,(11):34-35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指的是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它不仅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且影响师生双方的心理及个性的发展,特别对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社会权威,他们重视教师的程度,甚至超过对父母的重视。因此,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自然更大。一、影响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对自己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就是自我概念,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心理学认为,个体只有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才会逐渐形成对自己的看法,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心理健康的重…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师生间的“固化”状态常常会自然或不自然地表现出来:一方面教师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学生不但不接受,反而产生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学生却时刻在呼唤老师的理解。这种“固化”是德育工作中的一种负现象,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会造成一种压力。论其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教师的方法欠妥,选择的教育时机不够适当,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接受能力不够了解;二是学生误解教师的良苦用心,不理解教师的教育思路。如何改变这种“固化”状态,以期德育的正效应,笔者在学校德育中引入心理相对论,取得了很好教育效果。  …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小学生见多识广,思想活跃,自我意识也非常强烈。教师对他们的教育单纯采用传统式的批评训斥或者慈母似的苦口婆心的方式,已经过时了,因为那样不但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还会招致学生的反感。教师必须结合他们心理、个性特点,运用一些可行的教育手段和措施,进一步鼓励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尤其是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增强自己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从而正确认识自己,调动他们参与班级内各项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最终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6.
韦忠茂 《广西教育》2009,(11):11-12
何谓“封闭式管理”?简而言之,就是除双休日外,学生不但学习在校,而且吃、住在校,平时不得外出,是一种学校管理中带有硬性规定的管理办法之一,“寄宿式”学校常常是封闭式管理。可是举国上下都在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科学文化、身体心理、  相似文献   

17.
纠错是一门艺术。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而且要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用“爱育”引导他们走出迷惘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诚挚的爱,本身就是一种崇高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谈起教师角色,我们自然会想到“知识传授者”、“课堂管理者”“班级领导者”等,但是,通过探究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心理需求,我们发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仅扮演以上几种角色是远远不够的。在此,笔者试从青少年心理发展需求浅谈一下中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当的以下几种角色。 1.朋友和知己。 渡过天真、无忧的童年,中学生迎来青春期的心理发展。他们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却又不轻易表露出来,在心理上呈现出闭锁性特点。他们渴望寻求“志同道合”者以倾吐心声,却又面临“同龄者中谁能成为真正知己”的寻求之苦。因…  相似文献   

19.
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常常被忽视,而且许多教师还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做出各种伤害学生心理的行为,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对学生的心理伤害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但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中,教师与学校环境的作用不可低估。当前高职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失衡、焦虑、压抑、紧张、渴望、失控心理,不仅对教师本身和教育教学的质量造成了危害,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也造成了危害。因此,必须高度关注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增强他们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调适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