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上期) 二、教育境界说的拓展 根据美育的一般规律(美的规律)和特殊规律(美育规律),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加深了对教育的一般规律(实践规律)和特殊规律(教育规律)的认识,使之从"照章办事"的机械唯物论走向"自由创新"的辩证唯物论.  相似文献   

2.
胡兴松 《新高考》2005,(3):53-54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是指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重中之重,它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人会思维,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指能正确地综合运用各种思维规律、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并能取得预期的思维成果的思维. 现代思维科学揭示,人的思维规律不只是抽象(逻辑)思维规律.除抽象(逻辑)思维规律外,还有形象(直感)思维规律、灵感(顿悟)思维规律、社会(集体)思维规律等.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思维客体以及大脑的破译程度,可能还会总结出其他的思维规律.纵观人类思维史,人在思维时不只用单一的思维规律,而常常是多种思维规律并用,只不过因思维对象不同使用某一种思维规律比较突出而已.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 价格和市场 1 重点掌握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重含义及其与价格的关系 (2)价格与价值规律的关系,为什么价格在量上经常偏离价值? (3)供求规律的含义及供求规律与价值规律的关系: ①供求规律和价值规律都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价值规律的实现要借助于供求规律的作用。 ②价值规律对价格的作用表现在价值决定价格,而供求规律对价格的作用表现在影响价格偏离价值的方向和程度。 (4)价格需求弹性及价格供给弹性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5)价格竞争的基本特点 (6)价格体系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思想科学化当前教学改革强调首先要端正教学思想,按教学规律进行改革,重视教学思想科学化,认为这是教学改革全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各地教改都注意抓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更新改造,注意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用现代教育教学的科学理论来武装头脑,来指导教改,摒弃陈腐的、落后的、片面的、僵化的教学思想。在探索教学规律方面,人们在教改中普遍重视了如下的一些教学规律:(一)教学的教育性规律。(二)教学的发展性规律。(三)教学的双向性规律。(四)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规律。  相似文献   

6.
1.互余关系互余关系的意思是:若某个物理量按余弦(或正弦)规律变化,则其变化率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同时,与变化率成正比的其它物理量也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这可由微分法证明,  相似文献   

7.
探索规律的过程就是发现数学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探索数的规律(数的性质、数的运算规律)、探索图的规律(图形的特征、图形的测量)、"探索规律"专题学习三个方面入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 价格和市场1 重点掌握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重含义及其与价格的关系 (2)价格与价值规律的关系,为什么价格在量上经常偏离价值? (3)供求规律的含义及供求规律与价值规律的关系: ①供求规律和价值规律都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价值规律的实现要借助于供求规律的作用。 ②价值规律对价格的作用表现在价值决定价格,而供求规律对价格的作用表现在影响价格偏离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提出的效果规律(Law of effect)、练习规律(Law of trial and error)和准备规律(Law of readiness)在教学中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所谓效果规律,就是当有良好的结果出现时刺激与反射的联系就会加强。练习规律指的是学习者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尝试,最终达到解决困难、获得真理的目的。准备规律就是指学习者对新知识的反应取决于对该知识的准备和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10.
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连锁与互换规律,是中师《生物学》中的遗传三大规律。本文略谈三大规律题解归类。一、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用分离规律: 1、已知亲代的基因型,求子代的基因型。例:有芒水稻(A A)与无芒水稻(aa)杂交,其F1的基因型?F2的纯合有芒水稻占全部个体的多少?解:由题意知:纯合的有芒(AA)与无芒(aa)杂交,F1的基因型为杂合有芒(A a)。F1自交分别产生2种类型的雌雄配子,比例为1:1,雌雄配子结合,F2的基因型为:A A 2 A a as,纯合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2005,(4)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反应的先后规律在溶液中如果存在多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当向溶液中加入一种还原剂(或氧化剂)时,还原剂(或氧化剂)先把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氧化剂(或还原剂)还原(或氧化)。如:已知溶液中存在AgNO3、Cu(NO3)2,向此溶液中加入Fe粉时,Fe粉先与AgNO3反应,当AgNO3完全反应后,剩余的Fe粉再与Cu(NO3)2反应。(2)电子守恒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此规律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3)邻位转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价格和市场1 重点掌握(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重含义及其与价格的关系(2)价格与价值规律的关系,为什么价格在量上经常偏离价值?(3)供求规律的含义及供求规律与价值规律的关系:①供求规律和价值规律都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价值规律的实现要借助于供求规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思想政治工作(简称思政工作)规律的纵向序列来看,有人的思想行为规律(受教育者自身的思想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规律),思政工作规律(教育者实施思政教育的规律),思政工作的管理规律(党组织对教育者进行管理的规律).从思政工作规律的横向分类看,又可分为辩证唯物论的思想行为规律,唯物辩证法的思想行为规律和马克思主叉认识论的思想行为规律.该文是以思政工作的横向分类为框架,以纵向分类为展开论证的.  相似文献   

14.
略论修辞学的基本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修辞学的定义 在《汉语修辞学》(北京出版社1983年)中,我们说过: 修辞活动中的规律,即提高语言表 达效果的规律,就是我们说的修辞。 所谓修辞学,就是研究提高表达效 果的规律的科学。(6页) 在《修辞学新论》(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中我们又说: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课中,我与学生进行练习时,有一道反映递增(1,3,5,7)递减(8,6,4,2)规律的题。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阐述了什么叫单数、双数,并且说出了单数加1变双数、双数加1(或减1)变单数的规律。学生还发现单数与双数是交替出现的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具有以下内在规律性:(1)整体性规律:单个城市公共物品与城市群公共物品供给的整合,单个城市公共物品供给自身的整合;(2)自组织规律: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在来自产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持下不断地自我完善与发展;(3)层次性规律:等级不同的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层次性,城市内部公共物品供给的多级结构层次;(4)动态性规律: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时空变化和人口规模的变化,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动态地变化着;(5)多样性规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以及不同类型城市和公众的不同需求导致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植树问题”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变化的规律。(3)使学生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过程性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4)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使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  相似文献   

18.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明确提出的。它一提出就引起我国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展开了长期的研讨。在这过程中,虽然我国相当部分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社会科学词典中都认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经济规律,但在“一五”计划期间就有人提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根本不是客观经济规律。前不久,胡培兆同志也撰文认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并不存在,它是斯大林的主观规律。之所以这些针锋相对意见交错并存,我们认为它首先导源于我国经济理论界对“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一、依语言规律猜读大家都知道,文言文的语言是十分精炼的,又很讲究近义词替用,联用,反义词(或相对义词)对用等,且古今汉语语法规律相差又不大,我们完全可以依照一些规律进行猜读。例如:(1)二月,草已芽。(《采草药》)(2)卒廷见相  相似文献   

20.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高中物理教材《光的反射和折射》一章的重点、难点内容 ,利用计算机技术把透镜成像规律动态地呈现出来 ,有利于揭示规律 ,降低难度 ,提高课堂效率。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研究方法1 .1 凸透镜成像规律a .物、像位置 (物距、像距 )关系 ,不同物距的成像性质 (成像或不成像 ,像的正立、倒立、放大、缩小 ,实或虚 )。b .物像移动问题 (移动方向、速度关系、物像间距变化问题 )。以上两点都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重点内容。本章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透镜成像作图法 ,即利用特殊光线研究物体成像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上面的规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